-
公开(公告)号:CN114777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91049.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nventor: 刘杨庆 , 鄢峻雯 , 涂诗华 , 刘展鹏 , 覃文宇 , 石家星 , 黄梓扬 , 邱俊豪 , 陈跃聪 , 黄进毅 , 欧子安 , 陈威文 , 曾冠豪 , 赵小也 , 李海锋 , 关森懋 , 颜智恒 , 关世裕 , 黄建柏 , 陈永海 , 陈庆丰 , 周健 , 韦义锋 , 覃平俊 , 崔乔儒 , 李世柱 , 陈永康 , 梁文汉 , 谭宇宏 , 梁兴文 , 谭建钊 , 黄国聪 , 赵国全 , 练海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设备温度检测装置及其监控方法,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固定座、自锁旋转机构、多组滑动机构和基座,自锁旋转机构的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与基座连接。基座与滑动机构连接,在基座设置有与各组滑动机构配合使用的锁止机构,滑动机构设置有旋转座,旋转座与第一伸缩杆的底部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温度检测模块用于采集设备的温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装置进行显示。通过在固定座上安装有可以拉伸旋转的自锁式旋转机构,从而调节基座的旋转角度。在基座上安装多组滑动机构改变第一伸缩杆的伸缩范围,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场景需要灵活调整监测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3677.5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nventor: 刘展鹏 , 周健 , 韦义锋 , 覃平俊 , 李昊鹏 , 黄进毅 , 刘龙洋 , 李世柱 , 曾冠豪 , 黄建柏 , 石家星 , 谭宇宏 , 李振捷 , 涂诗华 , 钟敏飞 , 邱俊豪 , 刘杨庆 , 范志睿 , 颜智恒 , 旷映宇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自动化终端信息监测系统,用于解决目前县区局配网自动化班无法在系统监控蓄电池的相关信息,导致可能因为蓄电池问题最终导致配网自动化开关未能正确隔离故障的技术问题:监测服务器和监测终端;监测终端包括数据处理及显示模块、采集模块和内阻测量模块;数据处理及显示模块通过现场总线模块与采集模块、内阻测量模块连接;数据处理及显示模块通过4G通信模块与监测服务器连接;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配网自动化终端的蓄电池电压和蓄电池电流;内阻测量模块,用于测量配网自动化终端的蓄电池内阻;数据处理及显示模块,用于采用蓄电池电压、蓄电池电流和蓄电池内阻生成监测信息;监测服务器,用于根据监测信息进行故障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27219.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断路器的数据采集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设备,该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硬件保护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双向通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和硬件保护模块连接,硬件保护模块还用于与智能断路器的脱口单元连接。该装置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实现双微处理器的方式工作,两个处理器之间起到相互工作相互监督的作用,将会大大增加整个智能断路器运行的可靠性;无论控制模块程序是否正常运行,通过硬件保护模块实行跳闸保护为智能断路器提供最后的安全保障,将智能断路器的使用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解决现有智能断路器采用微处理器进行数据采集和跳闸保护,可靠性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1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18530.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耐张线夹的分流器,涉及耐张线夹技术领域,包括引流主板、主跳弓、引流辅助机构、信号处理器、电流互感器、跳线和导线连接件,架空线路的导线固定安装于导线连接件,导线连接件中部与引流主板一端连接,引流主板另一端与主跳弓一端固定连接,主跳弓另一端与跳线连接,引流辅助机构通过绝缘连接机构安装于引流主板两侧,导线连接件一端与电流互感器连接,电流互感器、信号处理器与绝缘连接机构之间通过连接电线连接,信号处理器用于根据电流互感器采集的电流值与预设的电流阈值的比对结果,控制引流辅助机构与引流主板的连接或断开。解决了耐张线夹烧损修复故障后易出现发热烧损,降低了配网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46364.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架空线路跨越装置及控制方法,涉及配网架空线路辅助装置技术领域,通过两个跨越架分别设置在作业位置的两侧,每个跨越架均包括控制器、固定座、升降机构和导线跨越台,通过控制器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请求,获取控制请求对应的作业高度信息和延伸长度信息;通过控制器控制伸缩组件进行升降运动,带动卡接在折叠组件上的顶部安装台升高至作业高度信息对应的作业高度;通过控制器控制液压延伸组件进行伸缩运动,延伸至延伸长度信息关联的延伸长度并进行导线展放线作业,本发明具有轻便携带、节约空间、易组装、智能化高的优点,缩短了施工时长,提高了工作效率,跨越装置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较强,杜绝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0397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0868.X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网架空线路保护装置,包括:线路支架;所述线路支架包括:电杆、故障指示器、固定套与两个夹块;两个所述夹块相互扣接以套接于所述电杆上,用于供导线穿过;所述故障指示器设置于所述夹块上,用于检测架空线路是否故障;所述固定套套接于所述导线外,且内部设置有:电机与两个切刀;两个所述切刀设置与所述导线的两侧;所述电机与所述故障指示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故障指示器检测到架空线路故障时控制两个所述切刀相向运动以切断所述导线。通过设置切刀与电机,可以在电杆倾倒时切断导线,避免电杆大面积倾倒。
-
公开(公告)号:CN10858391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557591.0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PC: B64D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照明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两个第二支架,第一支架通过两端的固定结构设置在无人机的支脚上,两个第一支架相对设置,第二支架两端的连接孔通过螺栓锁紧在两个第一支架同侧的固定板上,两个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支架与两个第二支架组成一个“口”字形结构。本发明是直接安装在精灵系列无人机上,实现夜间照明的功能无需更换摄像头,成本低,同时平衡安装在无人机本体的支脚上,使无人机均衡受力,不会因受力不均导致个别旋翼的过负荷运行,无需对无人机进行任何改造,可随时快速进行安装或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21157250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22004920.1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塔外延站立平台,包括固定扣件以及平台部件,所述平台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扣件上;所述固定扣件包括连接件以及卡扣,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卡扣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卡扣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插槽;所述平台部件包括平台、支撑件以及与所述插槽相适应的插件,所述插件以及所述支撑件均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铁塔外延站立平台在搭载过程无需使用其他工具,简单方便,通过铁塔外延站立平台,作业人员可随意设置工作时的站立点,使人机功效达到最好,作业过程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以及降低了相关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8307005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843571.5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IPC: B64D4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照明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支架、两个第二支架,第一支架通过两端的固定结构设置在无人机的支脚上,两个第一支架相对设置,第二支架两端的连接孔通过螺栓锁紧在两个第一支架同侧的固定板上,两个第二支架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支架与两个第二支架组成一个“口”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是直接安装在精灵系列无人机上,实现夜间照明的功能无需更换摄像头,成本低,同时平衡安装在无人机本体的支脚上,使无人机均衡受力,不会因受力不均导致个别旋翼的过负荷运行,无需对无人机进行任何改造,可随时快速进行安装或拆卸。(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