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077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911269380.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配网无功优化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构建了计及不确定性的输配网二阶段鲁棒无功优化模型,并针对所构建模型结构特点,给出了采用benders分解法将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并进行求解的步骤和流程。本申请通过有效计及新能源发电及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增强无功优化决策结果的抗扰动能力,并且方法系统全面地考虑了输配电网的各种无功补偿和无功支撑元件,同时本发明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所得结果为最优解,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8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29926.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恢复配电网负荷为目标建立应急恢复的第一目标函数;对所述第一目标函数,设置配电网的运行约束;以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故障点的维修为目标建立资源配置的第二目标函数;对所述第二目标函数,设置维修路径约束、维修资源约束以及维修时间约束;结合所述第一目标函数与所述第二目标函数,建立协调应急恢复和资源配置的第三目标函数,得到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方法以及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配置方法,解决了目前缺少利用现有应急资源快速实现配电网全面恢复的方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8077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269380.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配网无功优化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构建了计及不确定性的输配网二阶段鲁棒无功优化模型,并针对所构建模型结构特点,给出了采用benders分解法将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并进行求解的步骤和流程。本申请通过有效计及新能源发电及负荷预测的不确定性,增强无功优化决策结果的抗扰动能力,并且方法系统全面地考虑了输配电网的各种无功补偿和无功支撑元件,同时本发明所提模型和求解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所得结果为最优解,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9647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11424246.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故障后暂态稳定性实时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电网发生故障时,通过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采集电网受扰轨迹数据;采用电网受扰轨迹数据,计算所有机组对分别对应的响应能量指标;采用所有机组对分别对应的响应能量指标构建机组对能量特征图数据;将机组对能量特征图数据输入预设已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电网故障后暂态稳定性预测结果。本发明将电网受扰轨迹数据转换为机组对响应能量指标,并生成机组对能量特征图,采用机组对能量特征图作为输入量,结合含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暂态稳定信息在模型中的流动,可以快速、简单地对电网故障后的暂态稳定性进行实时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72720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94966.4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GTDO数字输出板卡电路,包括:电源回路、继电器扩展回路和GTDO回路;继电器扩展回路与GTDO回路均与电源回路连接;继电器扩展回路与GTDO回路连接;继电器扩展回路包括第一导通二极管、继电器、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发光二极管串联;第一导通二极管和继电器并联,且和第一限流电阻所在支路并联。采用本申请中提供的GTDO数字输出板卡电路,能够对RTDS系统的通道数量进行扩展,在继电器回路的作用下,达到了与二次设备强电回路相匹配的效果,避免了额外配置GTDPI卡造成成本升高的问题,既能用低成本解决RTDS通道不足的问题,又能实现与二次设备强电回路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2819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424246.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故障后暂态稳定性实时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电网发生故障时,通过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采集电网受扰轨迹数据;采用电网受扰轨迹数据,计算所有机组对分别对应的响应能量指标;采用所有机组对分别对应的响应能量指标构建机组对能量特征图数据;将机组对能量特征图数据输入预设已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电网故障后暂态稳定性预测结果。本发明将电网受扰轨迹数据转换为机组对响应能量指标,并生成机组对能量特征图,采用机组对能量特征图作为输入量,结合含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暂态稳定信息在模型中的流动,可以快速、简单地对电网故障后的暂态稳定性进行实时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88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1229926.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在最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恢复配电网负荷为目标建立应急恢复的第一目标函数;对所述第一目标函数,设置配电网的运行约束;以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故障点的维修为目标建立资源配置的第二目标函数;对所述第二目标函数,设置维修路径约束、维修资源约束以及维修时间约束;结合所述第一目标函数与所述第二目标函数,建立协调应急恢复和资源配置的第三目标函数,得到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本申请公开的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建立方法以及配电网应急恢复的资源配置方法,解决了目前缺少利用现有应急资源快速实现配电网全面恢复的方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44909.0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F30/3308 , G06K9/62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暂态稳定性分析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系统受扰后,通过PMU实时量测发电机的运行数据,运行数据包括:发电机转速和发电机母线电压;基于特征椭球理论,将运行数据映射至多维空间,生成特征椭球;根据特征椭球的几何属性来构造椭球特征量,几何属性包括偏心率、体积、体积变化率和中心点集合;将椭球特征量作为预置决策树模型的输入参量,得到预置决策树模型的输出的暂态稳定性分析结果。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系统规模大,分析特征量构造和选取可观测性较差,导致暂态稳定性分析计算耗时长且不够直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6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34797.8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H02J3/2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压配网储能设备接入点选址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的节点序列,从节点序列中包含的预选节点确定一个基准节点;基于基准节点,结合低压配网台区的线路拓扑,确定基准节点的上游节点;基于基准节点的功率参数、上游节点的电压向量以及线路阻抗参数,结合预设的接入需求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基准节点的接入需求系数。本申请基于配电网支路的电力参数与支路末端节点电压的关联特性,根据配电网支路的功率参数、电压向量以及线路阻抗参数计算出配电网支路的接入需求系数作为判断低压配网储能设备接入点选址客观依据,解决了现有的低压配网分布式储能设备配置安装选址工作,选取误差大,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67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422651.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电场的稳态无功控制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根据预置风速信息计算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合成尾流风速和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有功功率;根据有功功率分别计算系统无功需求量和机组的约束无功容量;根据约束无功容量分别获取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无功控制参考值,并计算分配定子侧无功控制参考值、分配网侧无功控制参考值和补偿无功控制参考值;基于以双馈风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优先,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无功容量为辅的原则,根据双馈风力发电机的无功控制参考值、分配定子侧无功控制参考值、网侧无功控制参考值和补偿无功控制参考值对风电场机组进行综合稳态无功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同时提供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和较快的响应速度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