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67134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66697.9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止同步补偿器参与电力系统自动电压调节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在接入点电压发生变化时,当电压与额定电压偏差较小时,使静止同步补偿器处于恒无功控制模式或者稳态调压控制模式,若此时接收到自动电压调节系统的远方控制信号,则在保证接入点母线电压合格的前提之下,参与整个系统的无功电压调节;当接入点母线电压与额定值偏差较大时,使补偿器处于暂态电压控制模式,若接收到自动电压调节系统的远方控制信号,则保证接入点母线电压水平,不响应自动电压调节系统的远方控制信号。本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晰、实现简单、性能优异,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个系统的电压稳定水平和整个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8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69057.3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止同步补偿器与站内电容器组协调控制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当接入点母线电压偏离额定值小于10%时,STATCOM运行于稳态电压控制模式时,STATCOM与站内电容器组协调控制的方法。考虑STATCOM与电容器无功响应速度的差异,在稳态电压控制时,尽可能由电容器组输出无功功率,置换出最大的动态无功备用容量,以应对电网暂态故障时的暂态电压稳定控制需求。该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晰、实现简单、性能优异等特点,本方法应用于系统电压稳定控制及动态无功功率储备时,可有效的维持系统电压水平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保持系统储备有大量的动态无功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3498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369057.3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止同步补偿器与站内电容器组协调控制的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领域。当接入点母线电压偏离额定值小于10%时,STATCOM运行于稳态电压控制模式时,STATCOM与站内电容器组协调控制的方法。考虑STATCOM与电容器无功响应速度的差异,在稳态电压控制时,尽可能由电容器组输出无功功率,置换出最大的动态无功备用容量,以应对电网暂态故障时的暂态电压稳定控制需求。该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明晰、实现简单、性能优异等特点,本方法应用于系统电压稳定控制及动态无功功率储备时,可有效的维持系统电压水平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保持系统储备有大量的动态无功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16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231225.8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止无功补偿器在电网非对称故障下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考虑了电网并网点电压不对称时串联单相桥式静止无功补偿器内三相产生环流的条件以及环流对直流电容电压的影响特性,采用按照各相电网电压的比例设定无功参考电流的方法,防止电网发生非对称故障时静止无功补偿器三相电容电压失衡以及过流,确保装置持续稳定运行。该方法物理意义明晰、实现简单、性能优异,所涉及的静止无功补偿器在电网非对称故障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大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控制时,可在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安全运行范围,提高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16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31225.8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清华大学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静止无功补偿器在电网非对称故障下的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的电网稳定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考虑了电网并网点电压不对称时串联单相桥式静止无功补偿器内三相产生环流的条件以及环流对直流电容电压的影响特性,采用按照各相电网电压的比例设定无功参考电流的方法,防止电网发生非对称故障时静止无功补偿器三相电容电压失衡以及过流,确保装置持续稳定运行。该方法物理意义明晰、实现简单、性能优异,所涉及的静止无功补偿器在电网非对称故障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大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控制时,可在提高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安全运行范围,提高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10842.6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相失败概率信息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交流电网的不同电气节点的故障信息、各节点信息、交流母线信息、以及交流电网的各结构信息的结构数据信息,并构建交流电网的电网结构模型;识别每个电气节点的故障信息对应的交流母线的各目标故障信息,并生成交流母线的仿真测试工况清单;识别每个电气节点的各故障信息的故障概率,并基于每个电气节点的各故障信息的故障概率,确定交流母线的各目标故障信息的故障概率;仿真交流母线的仿真测试工况清单,得到交流母线的换相记录信息,并上述信息,生成交流电网的目标换相失败概率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识别的换相失败概率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64728.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直流制氢电源、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所述模块化直流制氢电源,包括升压电感、m个多隔离输出降压单元、非隔离调节电路;所述非隔离调节电路包括n个非隔离模块;所述升压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制氢电源的正输入端,各个所述多隔离输出降压单元的输入侧均串联在所述升压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制氢电源的负输入端之间,各个所述多隔离输出降压单元的n路输出对应并联后分别连接所述的n个非隔离模块;各个所述非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口并联、独立或部分并联后作为所述制氢电源的输出。本发明可实现多种类电解槽混合接入,提高新能源消纳率的同时提升系统可靠性,进而实现高效、高可靠地可再生能源制氢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9765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284894.7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系统配置电路、方法及系统。所述电路包括HCC单极阀体,所述HCC单极阀体包括HCC高压阀组和HCC低压阀组,所述HCC高压阀组与HCC低压阀组串联;所述HCC高压阀组包括至少两个高压阀段,所述高压阀段包括三条相互并联的第一支路;所述HCC低压阀组包括至少两个低压阀段,所述低压阀段包括三条相互并联的第二支路。本发明针对新型的HCC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因其采用可关断器件IGCT,具备关断功能,因此其熄弧角可以比基于晶闸管的高压直流输电小很多,就可以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交流滤波器和无功补偿组配置的方法可能会与基于晶闸管的常规高压直流输电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19652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1196001.3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系统主动关断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在换流阀晶闸管恢复期间,当换流阀桥臂电压正偏且换流阀全控型器件已完成恢复过程时,由全控型器件优先承受正偏电压;或在换流阀全控型器件恢复期间或换相过程中,当换流阀桥臂电压正偏,且电流未超过全控型器件最大可关断电流时,关断相应的桥臂,进行强迫换相;上述任一种情况中,在每个换流阀中配置独立的阀控,换流阀主动关断策略设置在极控或阀控中,换流阀中晶闸管和全控型器件按照设定的比例设置。能够使得晶闸管处在零压恢复阶段,为晶闸管争取更多的恢复时间,从而避免换相失败,克服换相失败造成的多种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5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54888.9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飞轮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飞轮储能系统电性连接于母线,且包含交流/直流变换器、直流/交流变换器、飞轮、高速永磁电机及控制装置,交流/直流变换器具有第一交流侧和第一直流侧,第一交流侧电性连接于母线,交流/直流变换器与母线之间的连接处构成并网点,直流/交流变换器具有第二交流侧和第二直流侧,第二直流侧电性连接于第一直流侧,高速永磁电机电性连接于第二交流侧,驱动飞轮运转,控制装置采集并网点及第一交流侧的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控制和补偿,以提供至少一调制信号,并根据至少一调制信号控制交流/直流变换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