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24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40591.8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P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控器件的交流励磁系统,包括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励磁调节器控制励磁功率单元的励磁电流的输出,励磁功率单元包括励磁机励磁系统、励磁机励磁绕组、励磁机和变流器,励磁机励磁系统的输出端与励磁机励磁绕组连接,变流器的输入端与励磁机的机端连接,励磁机励磁系统为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流,励磁功率单元还包括斩波器,变流器采用全控变流器,全控变流器的输出端与斩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斩波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发电机的励磁绕组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全控变流器,不存在换相失败问题,可靠性高,励磁能力良好,提高了发电机容量,有效防止灭磁失败,降低了系统造价,减小了调节系统的等值时间常数,提高了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279641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46219.8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对除发电机外复杂电力系统进行多模态动态等值的方法:S1将待研究发电机组外部系统等值为无穷大母线与N台动态机组的并联系统:无穷大母线表示为台动态等值机组表示为: S2在稳态情况下,进行潮流计算或者在线测量获得系统的初始稳态值;S3施加扰动,记录所得响应量:S4采用频谱分析或prony方法,分析待研究发电机机端重要变量的模态个数N,确定动态等值机组总台数N;S5根据多模态等值模型,利用上述数据,选用适当辨识方法辨识需等值参数,获得动态等值结果。本法更好地反映了待研究发电机外部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励磁控制器优化设计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67311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410464836.7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安然然 , 盛超 , 张哲 , 尹项根 , 何茂慧 , 王奕 , 胡玉岚 , 唐萃 , 隆茂 , 张健 , 李田刚 , 张远 , 罗勇 , 翁洪杰 , 张俊峰 , 赵艳军 , 朱良合 , 王玲 , 孙闻 , 马明 , 陈锐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塔双回线路故障选相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序电压和相间电压判别故障类型和故障相别,并根据故障类型采用不同判据判别本线实际故障相:两相接地故障采用相间阻抗判据和接地阻抗判据;两相不接地故障采用相间阻抗判据和阻抗方向判据;三相故障采用三相阻抗判据。本发明原理简单可靠,在单回线故障及跨线故障下都能正确选相,为同塔线路保护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行的选相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02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310140591.8
申请日:2013-04-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2P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控器件的交流励磁系统,包括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励磁调节器控制励磁功率单元的励磁电流的输出,励磁功率单元包括励磁机励磁系统、励磁机励磁绕组、励磁机和变流器,励磁机励磁系统的输出端与励磁机励磁绕组连接,变流器的输入端与励磁机的机端连接,励磁机励磁系统为励磁机提供励磁电流,励磁功率单元还包括斩波器,变流器采用全控变流器,全控变流器的输出端与斩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斩波器的输出端用于与发电机的励磁绕组连接。本发明采用了全控变流器,不存在换相失败问题,可靠性高,励磁能力良好,提高了发电机容量,有效防止灭磁失败,降低了系统造价,减小了调节系统的等值时间常数,提高了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6731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64836.7
申请日:2014-09-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安然然 , 盛超 , 张哲 , 尹项根 , 何茂慧 , 王奕 , 胡玉岚 , 唐萃 , 隆茂 , 张健 , 李田刚 , 张远 , 罗勇 , 翁洪杰 , 张俊峰 , 赵艳军 , 朱良合 , 王玲 , 孙闻 , 马明 , 陈锐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塔双回线路故障选相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序电压和相间电压判别故障类型和故障相别,并根据故障类型采用不同判据判别本线实际故障相:两相接地故障采用相间阻抗判据和接地阻抗判据;两相不接地故障采用相间阻抗判据和阻抗方向判据;三相故障采用三相阻抗判据。本发明原理简单可靠,在单回线故障及跨线故障下都能正确选相,为同塔线路保护提供了一种实际可行的选相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12169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10277214.3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杨汾艳 , 张跃 , 曾杰 , 盛超 , 陈晓科 , 李峰 , 刘正超 , 林冬 , 孙闻 , 赵艳军 , 唐景星 , 王钤 , 付聪 , 郑扶民 , 钟红梅 , 刘成功 , 王奕 , 翁洪杰 , 马明 , 李玎 , 朱良合 , 张远
Abstract: 一种以投资回收期最短为目标的能源供应系统优化配置方法:S1确定优化目标;S2利用计算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S2‑1系统初始化;S2‑2初始化种群P;S2‑3计算初始种群各个体适应度函数值,并执行逻辑排序操作,计算聚集距离;S2‑4,从父代种群中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得子代种群,通过再次仿真,计算种群个体适应度函数值,并执行排序,计算各个体聚集距离,选择生成下一代父代种群;S2‑5,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满足则调用仿真策略,进行数据仿真,输出优化结果;否则返回。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以综合能源供应系统投资回收周期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规划设计方法,采用基于单目标遗传算法对各设备的类型和装机容量进行优化,对系统设备的构成及容量进行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167749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55791.X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陈锐 , 陈迅 , 翁洪杰 , 盛超 , 陈晓科 , 赵兵 , 曾祥君 , 王文 , 王奕 , 张俊峰 , 朱良合 , 张毅超 , 吴晓宇 , 唐酿 , 罗运松 , 赵艳军 , 张健 , 张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电压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配电网中性点与地之间安装一可控电流源;实时测量配电网三相电压和中性点位移电压;当位移电压大于5%额定相电压时,辨识配电网运行状态是否为三相不平衡状态;在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状态条件下,通过可控电流源向配电网注入工频电流搜索最优注入电流相位和幅值,抑制中性点位移电压为零。本发明方法以中性点位移电压为控制目标,通过向配电网注入电流强制中性点位移电压为零,彻底消除了配电网因三相对地参数不对称产生的中性点位移过电压,实现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过电压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71024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210152432.5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3K17/687
Abstract: 一种中高压串联电子开关,包括主电力电子开关模块、由无极性电容(C1)和电阻(R1)串联组成的基本动态均压阻容支路、H桥二极管整流模块、附属动态均压阻容支路、放电电阻以及浪涌吸收模块,H桥二极管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基本动态均压阻容支路相连、输出端与附属动态均压阻容支路相连,附属动态均压阻容支路两端还并联有浪涌吸收模块(MOV),附属动态均压阻容支路由电容(C2)和限流电阻(R2)串联组成,电容(C2)两端还并联了放电电阻(Rp)。本发明可使系统在不增加阻容支路功耗的条件下,既可以满足一般的动态均压要求,又可以满足对短时电压冲击吸收的要求,且寿命长、自适应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1642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359708.7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同塔或平行的多回输电线路综合三相不平衡度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求取各单回输电线路的三相不平衡度r(i),i为回路编号;S2)根据各单回输电线路的特点设定权重ci;S3)根据各单回输电线路的三相不平衡度r(i)及其三相不平衡度的临界值Δ设定惩罚函数f[r(i)];S4)计算多回输电线路的综合三相不平衡度n为所述多回输电线路的回路总数。本发明根据各单回输电线路的特点设定权重,并根据各单回输电线路的三相不平衡度及其三相不平衡度的临界值的关系设定惩罚函数,使计算出的综合三相不平衡度能更准确的反映此多回输电线路相序排列的特点,从而为输电线路规划、设计和运行阶段最优相序排列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评价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40125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30548.0
申请日:2013-06-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厂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低频振荡的预防和控制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协调优化汽轮机功频电液控制系统参数的方法。该方法考虑到汽轮发电机组功频电液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合机组一次调频性能和系统动态稳定裕量需求,通过智能优化算法得出功频电液控制系统参数。该方法能够协调动态稳定与一次调频性能,从而有效防止汽轮发电机组功频电液控制引发的低频振荡,保障大型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