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2410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008592.7

    申请日:2013-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5/14 F04D29/601 F24F7/013 F24F13/32

    Abstract: 一种换气装置,包括面板部、内装有送风机的风洞部和法兰部,所述风洞部向风洞内侧凹陷形成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凹部,每个凹部内都设有引导螺栓,该引导螺栓可从室内侧被转动;所述的收纳区域内设有安装片,在安装片上的基板上一体分别形成与法兰部平行的连接片和折弯片;当正向旋转引导螺栓时,所述的折弯片从所述的收纳区域内转出、从风洞部向风洞部圆柱的径向方向突出,并通过引导螺栓的牵引,穿过引导区域向平板侧移动,与法兰部一起夹住平板的两侧;再当反向旋转引导螺栓,所述的安装片通过引导螺栓的牵引,穿过引导区域回到并收纳在收纳区域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简单地进行换气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换气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92410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008592.7

    申请日:2013-0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5/14 F04D29/601 F24F7/013 F24F13/32

    Abstract: 一种换气装置,包括面板部、内装有送风机的风洞部和法兰部,所述风洞部向风洞内侧凹陷形成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凹部,每个凹部内都设有引导螺栓,该引导螺栓可从室内侧被转动;所述的收纳区域内设有安装片,在安装片上的基板上一体分别形成与法兰部平行的连接片和折弯片;当正向旋转引导螺栓时,所述的折弯片从所述的收纳区域内转出、从风洞部向风洞部圆柱的径向方向突出,并通过引导螺栓的牵引,穿过引导区域向平板侧移动,与法兰部一起夹住平板的两侧;再当反向旋转引导螺栓,所述的安装片通过引导螺栓的牵引,穿过引导区域回到并收纳在收纳区域中。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简单地进行换气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混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混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5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2300.8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外空气温度及室外空气相对湿度的室外空气温湿度检测步骤,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及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室内空气温湿度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室外空气与所述室内空气在混风装置中被混合形成的混合空气的混合空气温度的混合空气温度检测步骤,记录不同温度对应的饱和含水量的表格,所述控制方法根据所述室外空气温度、所述室外空气相对湿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及从所述表格取得的多个温度对应的饱和含水量,控制所述混合空气中的所述室外空气与所述室内空气的比例,以防止进入所述混风装置的空气结露。本公开在抑制结露的同时确保室外空气的进气量,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混风装置
    4.
    发明公开
    混风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3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7581.6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风装置,包括:框体,构成外廓;第一进风口,设于框体上、供空气进入框体内;第二进风口,设于框体上、供空气进入框体内;出风口,设于框体上、供框体内的空气吹向框体外;混合部,设于框体内部、混合从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前处理部,设于混合部的上游侧;前处理部包括:多条第一进气风路,分割从第一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并将其引导至混合部;多条第二进气风路,与第一进气风路相互独立、分割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并将其引导至混合部;以及,混合出风口,由多条第一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与多条第二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相互层叠形成、面向混合部。本发明可以抑制结露。

    送风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65943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48410.2

    申请日:201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形成箱状的机体,在所述机体相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所述左侧面和所述右侧面相夹的任一侧面上设有点检板和接线盒盖,在所述设有点检板和接线盒盖的点检侧面上设有覆盖所述点检侧面的保温盖,所述保温盖面向所述点检侧面的内壁设有保温材料。本发明在提高防结露和防结霜效果的同时,安装方便,安全性高,并且可以防止保温盖安装错位。

    混风结构和应用其的送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3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811620194.X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风结构,包括:分割从室外吸入的空气的多条室外进气风路;分割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并与所述室外进气风路互相独立的多条室内进气风路;供室外的空气进入所述室外进气风路内的室外进气开口;供室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室内进气风路内的室内进气开口;在多条所述室外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和多条所述室内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以互相层叠的状态形成的混合出风口。本公开可以抑制送风装置内部结露。

    混风装置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37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811625548.X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风装置,包括:构成外壳的框体;设于框体上、供室外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室外进风口;设于框体上、供室内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室内进风口;设于框体上、供框体内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的室内侧出风口;设于框体内部、混合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和从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的混合部;设于室内侧出风口,并与设于框体外部的送风装置连接的连接部;设于混合部上游侧的前处理部,其包括:分割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的空气的多条室外进气风路;分割从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并与室外进气风路互相独立的多条室内进气风路;在多条室外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和多条室内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以互相层叠的状态形成的,面向混合部的混合出风口。

    混风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5548.X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风装置,包括:构成外壳的框体;设于框体上、供室外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室外进风口;设于框体上、供室内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室内进风口;设于框体上、供框体内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的室内侧出风口;设于框体内部、混合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和从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的混合部;设于室内侧出风口,并与设于框体外部的送风装置连接的连接部;设于混合部上游侧的前处理部,其包括:分割从室外进风口吸入的空气的多条室外进气风路;分割从室内进风口吸入的空气,并与室外进气风路互相独立的多条室内进气风路;在多条室外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和多条室内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以互相层叠的状态形成的,面向混合部的混合出风口。

    混风结构和应用其的送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620194.X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风结构,包括:分割从室外吸入的空气的多条室外进气风路;分割从室内吸入的空气,并与所述室外进气风路互相独立的多条室内进气风路;供室外的空气进入所述室外进气风路内的室外进气开口;供室内的空气进入所述室内进气风路内的室内进气开口;在多条所述室外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和多条所述室内进气风路的下游端开口以互相层叠的状态形成的混合出风口。本公开可以抑制送风装置内部结露。

    混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混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801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811622300.8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外空气温度及室外空气相对湿度的室外空气温湿度检测步骤,检测室内空气温度及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室内空气温湿度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室外空气与所述室内空气在混风装置中被混合形成的混合空气的混合空气温度的混合空气温度检测步骤,记录不同温度对应的饱和含水量的表格,所述控制方法根据所述室外空气温度、所述室外空气相对湿度、所述室内空气温度、所述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及从所述表格取得的多个温度对应的饱和含水量,控制所述混合空气中的所述室外空气与所述室内空气的比例,以防止进入所述混风装置的空气结露。本公开在抑制结露的同时确保室外空气的进气量,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