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5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55353.9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杭州科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剩余寿命在线预测方法,包括步骤:S1,利用电池组循环寿命离线测试数据构建并优化充电量计算模型;S2,利用充电量计算模型,并采用实际工况下的电池组运行数据在线预测电池组的剩余寿命。本发明通过将实验室研究结果与电池实际运行数据相结合,根据电池历史数据在线建模和修正模型参数,并通过循环计算方法预测电池组RUL,实现了对电池组RUL在线预测效果的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在现有商业化应用的电池管理技术基础上,计算力一般的机器,也能准确、快速在线预测电池组的剩余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730124.4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IEC61850的储能分层分级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采用一主多从控制系统架构,可以减轻单个控制器算法执行负担,加快运算效率,而且主从架构分层控制系统对单个的控制器性能要求不高,可以使用嵌入式设备作为控制器,可拓展性强,可有效降低储能站控制设备的成本,同时,基于一主多从的系统架构与IEC61850协议,又中央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指令与状态数据分配各个协控制器的功率数据,再由各个协控制器为各自管理的各台PCS设备分配功率目标数据,以通过算力多级分配方式,实现算力资源综合利用,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储能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82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2598.4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10 , G06F18/21 ,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性能评估方法和评估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评估储能变流器性能的多个准则层指标,并根据多个准则层指标确定多个因素层指标,准则层指标为影响性能的一级指标,因素层指标为影响准则层指标的二级指标;确定各因素层指标在性能评估中的相对重要性,得到综合权重矩阵;建立因素层指标的评分函数,评分函数用于对各因素层指标的指标数据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函数和综合权重矩阵计算得到各因素层指标的最终评分;根据最终评分确定储能变流器的性能优劣。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对储能变流器的性能评估不准确而导致无法及时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维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015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69133.3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故障隔离方法;通过在储能系统中设置有连接在电池簇与公共直流母线之间的第一熔断装置、第二熔断装置,并联在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电容两端的可控硅,以及在功率变换器中增设低压开关器件和功率器件,其中,功率变换电路的第三端口通过低压开关器件分别连接至功率器件的一端和输出电容的一端,功率变换电路的第四端口分别连接功率器件的另一端和输出电容的另一端;采用本储能系统能够在储能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借助可控硅、低压开关器件和功率器件进行过流保护,最终使得第一熔断装置或第二熔断装置熔断,实现故障隔离,且可控硅和功率器件在储能系统正常运行时无损耗,降低了故障隔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54456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30164.9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 , H01M10/6563 , H01M10/613 , H01M10/4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装置的热管理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和介质,通过分布式空调制冷设计,实现每个电池簇制冷及风道风场、温度场独立分区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池管理单元(BMU)+电池簇管理单元(BCMU)”控制的电池簇分层分区控制方法,通过智能算法,实现电池簇内风扇风速动态、差异化调节,显著提升电池簇热管理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最大温差,同时通过这种控制策略的优化控制,在最大程度地保障电池一致性的同时,降低电池簇热管理功耗,提升整个电池储能装置的能量效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对簇内电池模块温差一致性控制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51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84981.5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功率器件栅源极反馈并联均流电路和方法,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实现功率器件并联时的瞬态电流平衡,避免了部分器件因承受过大电流应力而损坏的风险,有效延长了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整个电力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同时,稳定的电流平衡还能减少因电流不平衡引起的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有源栅极控制技术能够根据实际电流情况动态调整电流变化率,使并联功率器件的开关速度更加匹配,减少了开关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了系统的效率。此外,稳定的电流平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降低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纹波,提升系统的电能质量和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460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43671.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户侧储能系统的自适应补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侧储能系统的当前数据;当前数据包括用户变压器的负载数据、储能变流器的运行数据和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根据当前数据,判断用户侧储能系统是否满足补电条件;补电条件包括用户变压器的负载条件、用电低谷时段条件、储能电池的荷电状态条件和用电平段时段条件;在用户侧储能系统满足补电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当前数据,确定用户侧储能系统的补电指令;根据补电指令,控制用户侧储能系统进行补电操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用户侧储能系统的补电控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30124.4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IEC61850的储能分层分级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采用一主多从控制系统架构,可以减轻单个控制器算法执行负担,加快运算效率,而且主从架构分层控制系统对单个的控制器性能要求不高,可以使用嵌入式设备作为控制器,可拓展性强,可有效降低储能站控制设备的成本,同时,基于一主多从的系统架构与IEC61850协议,又中央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功率控制指令与状态数据分配各个协控制器的功率数据,再由各个协控制器为各自管理的各台PCS设备分配功率目标数据,以通过算力多级分配方式,实现算力资源综合利用,能够更好地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储能电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