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光伏变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362481.0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光伏变流系统,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控制器、损耗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和运行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供电区域内的人文经济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供电区域的分配值FP;控制器用于根据供电区域的分配值FP确定供电区域的逆变器配置等级;当光伏电站的逆变器配置完成后,损耗分析模块用于对逆变器的运行进行损耗分析;运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环境数据和工作数据对逆变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逆变器是否运行正常;本发明能够根据供电区域的分配值合理配置逆变器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光伏电站的工作效率;同时当逆变器的运行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预警,提高防护能力。

    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光伏变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2481.0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并网的光伏变流系统,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控制器、损耗分析模块、报警模块和运行分析模块;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供电区域内的人文经济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供电区域的分配值FP;控制器用于根据供电区域的分配值FP确定供电区域的逆变器配置等级;当光伏电站的逆变器配置完成后,损耗分析模块用于对逆变器的运行进行损耗分析;运行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环境数据和工作数据对逆变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逆变器是否运行正常;本发明能够根据供电区域的分配值合理配置逆变器数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光伏电站的工作效率;同时当逆变器的运行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预警,提高防护能力。

    一种DC-DC多绕组反激式电池均衡拓扑单元均衡拓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519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8214.0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串联锂离子电池组的主动均衡领域,特别是一种DC‑DC多绕组反激式电池均衡拓扑单元均衡拓扑结构。包括逆变单元,多绕组变压器,以及M组电池均衡拓扑单元。通过将电池组的电压经过变换器后给欠压电池补充电能,以达到均衡目的。与现有反激式均衡技术相比,开关频率提高到10MHz的超高频,极大的提升了均衡的响应速度,同时采用软开关技术,使全控开关零电压开通,二极管零电流关断。随着开关频率的提升,其无源器件可以缩小成为小容量的贴片封装,例如变压器可采用平面空芯变压器,从而有效提高功率密度。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有快速的响应能力,无源器件少,电路损耗小,拓展性强和稳定输出直流电流的优点。

    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837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362427.6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包括光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信息推送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光伏模块用于接收太阳光照,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光照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以及灰尘采集单元,通过光照采集单元采集光伏模块上的光照数据,并在系统内预设时间轴,将时间轴与太阳直射角进行对应,当光伏模块上每个子区域的平均光通量超过系统预设光通量值时,则获取相应的时刻,并将光伏模块的向阳面调整至相应的时刻所对应的角度;通过灰尘检测单元获取光伏模块上的灰尘数据,从而获取到光伏模块上的灰尘量,当灰尘量超过系统预设灰尘量值时,则对光伏模块表面进行除灰。

    一种用于微电网电流转换的控制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9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66203.5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电网电流转换的控制算法,涉及微电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处理器、电网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执行控制模块、智能分析模块、后台监控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本发明设置了数据分析模块,该设置根据负载检测数据判断交直流混合微电网需要切换的模式,并生成对应信号发送至执行控制模块,所分析的数据全面,有助于保证模式切换的准确性;本发明设置了智能分析模块,该设置通过预测模型对运行模式进行预测,有助于将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切换的模式提前展示给后台管理人员,方便后台管理人员提前做准备。

    一种除湿机及蒸发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061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06824.4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机及蒸发器。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外壳,所述蒸发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分为流通方向相反的正向流通通道和反向流通通道,所述正向流通通道和反向流通通道沿着上下方向依次交替叠放布置,任意相邻的正向流通通道和反向流通通道之间均通过导热板间隔开,正向流通通道出口和入口的连线方向与反向流通通道出口和入口的连线方向交叉布置,所述蒸发器外壳上还设置有供制冷剂流通的多个制冷管路,各制冷管路均穿过各流通通道、并同时密封穿设在蒸发器外壳和各导热板上。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蒸发器避免了能量的浪费,使得压缩机所做的功能够被充分利用,提高了蒸发器对能量的利用率。

    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83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2427.6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模块的电流单极转换系统,包括光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信息推送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光伏模块用于接收太阳光照,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光照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以及灰尘采集单元,通过光照采集单元采集光伏模块上的光照数据,并在系统内预设时间轴,将时间轴与太阳直射角进行对应,当光伏模块上每个子区域的平均光通量超过系统预设光通量值时,则获取相应的时刻,并将光伏模块的向阳面调整至相应的时刻所对应的角度;通过灰尘检测单元获取光伏模块上的灰尘数据,从而获取到光伏模块上的灰尘量,当灰尘量超过系统预设灰尘量值时,则对光伏模块表面进行除灰。

    一种基于新能源并网的高转化率光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8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62398.3

    申请日:2021-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并网的高转化率光伏系统,本发明涉及高转化率光伏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对多余电量进行并网处理导致电能转化的成本升高的技术问题,通过光能转化单元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随后将电能进行使用,太阳光线照射到太阳能阵列后被太阳能阵列表面的界面层吸收,电子与空穴进行融合,电子向带正电的N区和空穴向带负电的P区运动,电子将在P区和N区之间形成一个向外的可测试的电压;随后通过可控硅整流桥将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并将转化结束的交流电发送至用电终端;通过光能转化单元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减少了资源的消耗,通过将转化的多余电量进行并网处理,提高了电能转化的效率。

    一种污泥干燥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87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07414.1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系统,包括干燥腔、循环风路、以及送风机构和热泵单元,热泵单元包括制冷剂管路、以及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蒸发器壳体内设有呈层状间隔布置的换热板,相邻换热板之间的空间形成除湿通道,干燥腔的出风口处设有除尘过滤单元且与除湿通道连通,所述制冷剂管路贯穿换热板插设于蒸发器壳体中,相邻除湿通道的除湿进口和除湿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冷凝管路的两侧交错布置,以使经除湿冷却的空气通过换热板与进入相邻除湿通道内的热湿空气进行二次换热;所述冷凝器包括内部具有加热通道的冷凝器壳体,所述除湿出口与加热通道的加热进口连通,所述干燥腔的进风口与加热通道的加热出口连通。

    一种基于ASTGCN的碳排放因子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10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73514.9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STGCN的碳排放因子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基于不同供电站点的连接关系构建电网拓扑图;采集各供电站点各时刻输入的电量,并根据所述电网拓扑图计算不同供电站点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将所述碳排放因子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数据样本集;向构建的碳排放因子预测模型中输入所述数据样本集,输出预测的各供电站点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得到的各供电站点的碳排放因子数据进行反归一化,得到最终的各供电站点的碳排放因子数据,提高了各供电站点碳排放因子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进一步为电力系统低碳优化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