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板料电磁成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713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0819011.0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板料电磁成形系统,包括电磁成形机、板料电磁成形机器人控制装置、板料夹持装置和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分别与电磁成形机、板料电磁成形机器人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板料夹持装置设置在板料电磁成形机器人控制装置前方,并将待加工板料定位夹紧。首先板料夹持装置夹持待成形板料;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机械臂运动,将集磁器前端针对待成形部位,其轴线与待成形部位外法线方向一致且保持与板料间合理的初始距离;电磁成形控制系统控制电磁成形机充电并放电进行板料电磁成形。最后重复上述步骤按预先设定的成形路径进行板料的依次逐点电磁成形。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且能实现柔性的板料成形等优点。

    一种用折弯结构铝合金丝制备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3472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10228639.0

    申请日:2020-0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纤维多孔材料领域,公开一种用折弯结构铝合金丝制备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是将折弯结构铝合金短丝置于特制模具中均匀分布,然后将该特制模具施加压力为0.1~1T后,真空状态下,在540~580℃烧结,降温至100~200℃后,随炉冷却制得。本发明的金属纤维多孔材料具有孔隙率可控且质量轻、强度高、具有连通孔隙。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于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和生产领域。

    一种具有复合材料衬层的蜗壳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06587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562188.8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复合材料衬层的蜗壳结构,包括蜗壳基体和用于减少表面粗糙度的复合材料衬层;所述蜗壳基体内腔设有用于加固复合材料衬层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为网格状;所述复合材料衬层设置在蜗壳基体内壁的上方,与含有加强筋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蜗壳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难度低,复合材料衬层能够有效降低蜗壳基体内腔的粗糙度,减少叶轮运转时的流体流动空气阻力;通过成型获得的具有复合材料衬层的蜗壳内腔形状尺寸精度高,能精确控制叶片与蜗壳之间的均匀间隙,可以明显提高泵、风机或压缩机运转的效率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多向磁场力驱动的阶梯状筒形件制作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80482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1387209.8

    申请日:2017-12-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向磁场力驱动的阶梯状筒形件制作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具有阶梯状内腔的凹模,所述凹模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按压部件,用于配合所述凹模的侧壁固定待制作板材,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凹模的侧壁中分别设置有上端部缩径线圈和下端部缩径线圈,用于对待制作板材形成径向向内压缩电磁力,所述凹模的内腔上方具有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对待制作板材产生轴向下压电磁力以形成锥形件的多层平板螺旋轴向拉深线圈或用于对所述锥形件同时产生径向向内压缩电磁力和轴向下压电磁力的多层平板螺旋径向‑轴向拉深线圈,该装置和方法能够避免阶梯状筒形件成形时的起皱失稳和拉裂,提高拉深高度和产品质量,简化成形的工艺。

    一种柔性板料电磁成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713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19011.0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板料电磁成形系统,包括电磁成形机、板料电磁成形机器人控制装置、板料夹持装置和集成控制系统;所述集成控制系统分别与电磁成形机、板料电磁成形机器人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板料夹持装置设置在板料电磁成形机器人控制装置前方,并将待加工板料定位夹紧。首先板料夹持装置夹持待成形板料;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机械臂运动,将集磁器前端针对待成形部位,其轴线与待成形部位外法线方向一致且保持与板料间合理的初始距离;电磁成形控制系统控制电磁成形机充电并放电进行板料电磁成形。最后重复上述步骤按预先设定的成形路径进行板料的依次逐点电磁成形。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实施、且能实现柔性的板料成形等优点。

    一种挤压制坯的中空充钠气门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141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373902.9

    申请日:2016-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制坯摆动辗压成形的中空充钠气门成形方法,该方法根据气门产品的尺寸选用壁厚管作为初始毛坯,对壁厚管进行加热和挤压,使壁厚管的一端成形出中空的气门杆部,然后通过摆动辗压成形工艺,对壁厚管的另一端成形出气门的盘部,接着对气门盘部进行加工和封堵,对气门内部进行加工、清洗、烘干、充钠,然后对气门杆部进行加工和封堵,最后获得中空的充钠气门。本发明提供的成形工艺操作简单方便,使用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来的气门内腔容量更大,散热性能更好。

    一种基于磁场力驱动的阶梯状筒形件制作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7015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711384401.1

    申请日:2017-1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14 B21D37/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磁场力驱动的阶梯状筒形件制作设备和方法,包括第一类装置和第二类装置;所述第一类装置包括具有阶梯状内腔的凹模,所述凹模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按压部件,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凹模的侧壁中分别设置有上端部缩径线圈和下端部缩径线圈,所述凹模的内腔上方还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待制作板材产生轴向下压电磁力以形成锥形件的多层平板螺旋轴向拉深线圈;所述第二类装置包括具有阶梯状表面的凸模,所述凸模的上部周边设置有按压部件,所述凸模上方还设置有多层平板螺旋径向-轴向拉深线圈。该设备和方法能够避免阶梯状筒形件成形时的起皱失稳和拉裂,提高拉深高度和产品质量,简化成形的工艺。

    一种增加三通支管高度的镦胀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3628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942278.5

    申请日:2015-12-16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增加三通支管高度的镦胀成形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轴向推力冲头、第二轴向推力冲头、第一充液阀、第二充液阀、成形模具、背压冲头、管坯、内置芯棒等,管坯设有分别与管坯所设管腔相通的三个端口,内置芯棒放入管坯内,且穿过管坯的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管坯放置在成形模具中,第一轴向推力冲头的一端与管坯的第一端口触接,第二轴向推力冲头的一端与管坯的第二端口触接,第一轴向推力冲头所设腔体及第二轴向推力冲头所设腔体均与管坯的管腔相通,高压液体通过第二充液阀能充液到第二轴向推力冲头所设腔体内,背压冲头装设在成形模具上,背压冲头的一端与管坯的第三端口触接。本发明解决支管胀形时厚度变薄和补料困难以及容易起皱和破裂等问题。

    一种并排三支管的成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21587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94933.2

    申请日:2016-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7 B21D26/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排三支管的成形加工方法及其装置,其装置是管坯置于成形模具的内部,内置芯棒置于管坯的内部;管坯的左右两分别有轴向冲头;两个轴向冲头上分别安装有充液阀、分别设置有内置平衡弹簧,用于固定内置芯棒;内置芯棒上设置有聚料槽和出液口;成形模具上安装有三个背压冲头,分别是左支管的背压冲头、中支管的背压冲头、右支管的背压冲头,通过顺序聚料和分段成形来成形加工并排三支管。本发明可以通过内置芯棒中聚料槽的体积大小控制支管的体积,解决支管胀形补料难的问题,提高支管高度,有效地解决了管材屈曲和起皱的问题,改善壁厚均匀性。

    一种并排双支管镦辗胀复合成形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1586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93090.4

    申请日:2016-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排双支管镦辗胀复合成形装置与方法,其装置将是管坯置于成形模具的内部,内置芯棒置于管坯的内部;管坯的左右两端分别有轴向冲头;两个轴向冲头上分别分别设置有内置平衡弹簧,用于固定内置芯棒;左轴向冲头通过键带动内置芯棒的旋转运动,右轴向冲头上安装有充液阀;内置芯棒上设置有聚料槽和出液口;成形模具上安装有两个背压冲头,分别是左支管的背压冲头和右支管的背压冲头,通过镦辗胀复合成形加工并排双支管。本发明可以解决支管胀形补料难的问题,有效提高支管高度,是一种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并排双支管的成形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