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20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556422.2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挤板材履带式仿真脱模布花纹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加压模块,每个所述加压模块均包括钢带辊筒、钢带、履带;两所述钢带辊筒分别设置在两侧,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钢带绕设在两所述钢带辊筒上,所述钢带外表面设置有与脱模布纹理一致的花纹;所述履带设置在两所述钢带辊筒之间,用于将钢带压至拉挤板材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拉挤板材履带式仿真脱模布花纹装置通过履带和钢带在拉挤板材表面压出近似脱模布花纹的图案,既可以满足表面粗糙度要求,又能避免脱模布的实用,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99360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152373.0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预浸料加热装置,料带从导向组件导出后依次通过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压辊组件,第一加热组件用于对料带中的离型纸一侧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组件用于对料带中碳纤维预浸料一侧和吸附平台的吸附表面同时进行加热,压辊组件用于将碳纤维预浸料平铺在吸附平台上。料带通过第一加热器后实现预热后再由第二加热器对碳纤维预浸料一侧直接加热,使加热更加充分。第二加热器还同时对吸附平台的吸附表面进行加热,碳纤维预浸料铺平在吸附平台表面之前提前加热台面,使碳纤维预浸料与吸附平台表面之间更容易粘黏。第一辐射面和第二辐射面均设置为圆弧面,通过其收拢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热辐射的散失。
-
公开(公告)号:CN107775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71444.1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6D1/15 , B23Q3/08 , B23Q7/00 , B26D7/02 , B26D7/0683 , B26D2007/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割牵拉设备,包括切割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切割台板、横向驱动气缸、竖向驱动气缸、滑动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切割台板的底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板;所述横向驱动气缸驱动切割台板横向位移;所述滑动机构设于安装板上;所述切割机构安装在滑动机构上;所述竖向驱动气缸驱动切割机构沿滑动机构向上位移并伸出切割台板的顶面切割料件;所述牵引装置牵引料件通过切割台板的顶面。本发明机构巧妙,切割装置连续式切割大大提高了效率,切割稳定,精确,切割装置与牵引装置配合实现全自动化切割,大大节约了人工切割的成本,控制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775677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63745.X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9C5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桁生产设备的折弯装置,包括安装座、模具组件、夹持机构、推板机构以及驱动安装座垂直位移的位移机构;所述模具组件、夹持机构和推板机构均在安装座的两侧上对称设有一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模具组件的下方;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气缸和夹板;所述夹持气缸驱动夹板与模具组件夹住料件;所述推板机构包括推板和驱动推板从安装座的一侧内伸出的推板气缸。本发明结构巧妙,自动化程度高,应用在长桁生产设备上通过与其它装置配合能够大大加强了成型长桁的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加工步骤,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73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110207172.6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预浸料分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浸料窄带收卷机构,包括:导丝辊、宽度检测传感器、张力测试组件、摆臂、放卷组件和收卷组件;其中,预浸料窄带包绕所述导丝辊经过所述宽度检测传感器,包绕所述张力测试组件经所述摆臂后缠绕在所述收卷组件上,所述放卷组件上的离型膜经所述摆臂后与预浸料窄带贴合后一并缠绕在所述收卷组件上;本发明通过将收卷组件中的收卷辊横向往复移动设置,在移动的同时收卷,并且通过摆臂与收卷轴弹性紧密连接,通过摆臂自由端的导丝轮的转动设置,减少了预浸料窄带与离型膜之间的摩擦力,与现有技术中收卷轴不动往复摆动预浸料窄带收卷的方案相比,提高了对预浸料窄带缠绕的控制精度,从而减少预浸料窄带与薄膜层之间的错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56430.7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9C5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挤板材辊筒加压式仿真脱模布花纹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加压模块,每个所述加压模块均包括:分布在两侧,且能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钢带辊筒;绕设在两所述钢带辊筒上,且外表面带有花纹的钢带;设置在两所述钢带辊筒之间,用以对所述钢带施压的施压辊筒;用以调节所述施压辊筒对所述钢带施压大小的压力调节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拉挤板材辊筒加压式仿真脱模布花纹装置,通过钢带辊筒带动钢带转动,通过施压辊筒将钢带上的花纹压至拉挤板材上,使拉挤板材表面变得粗糙,增大连接时的粘接力,同时,由于钢带可以循环利用且无需像脱模布一样收放,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08851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510584823.8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4B2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轴向混编编织物的生产方法,步骤一:第一层0°经纱制备;步骤二:第二层0°经纱~第N层0°经纱制备;N为自然数,≥2;步骤三:第N+1~N+N层纬纱制备;且任意一层纬纱与经编机的工作台之间的角度为‑90°~+90°,所述相同角度的纬纱为一层或者多层相同或者不同材质的纬纱;步骤四:捆绑线制备;步骤五:将步骤一至步骤四制备的材料进行铺放、混编得到多轴向混编编织物;步骤六:切割、收卷。本发明的方法能确保混编织物各区域内纤维的均匀分布和厚度的一致性,实现复合材料性能和成本的可设计性,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4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1163742.6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3/02 , B29C43/32 , B29C43/36 , B29C2043/36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帽型长桁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其中帽型长桁生产设备包括摇臂翻转装置和模具机构;所述摇臂翻转装置对称设有一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下模组件、左上模组件以及右上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设于两个摇臂翻转装置之间;所述左上模组件和右上模组件为两侧贴合并可分离设置;所述左上模组件和右上模组件设于下模组件的正上方,并且能够向下位移与下模组件闭合;所述两个摇臂翻转装置分别驱动左上模组件和右上模组件分离。本发明结构巧妙,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模具闭合挤压料件成型,大大加强了成型长桁的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加工步骤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90102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93765.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6B3/46 , E05D15/06 , E05F15/638 , E05F15/655 , B6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车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开度内塞拉车门结构;包括动力机构、连杆机构、导向板;若干个连杆机构,用于连接车门和动力机构;导向板设置有导向槽和若干个卡槽;卡槽与导向槽呈一定角度,卡槽一端与导向槽连通,且一个卡槽与导向槽的一端连通;其中,连杆机构包括滑动块,在车厢上沿车厢方向直线移动;门连接杆一端与车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上设置有在导向槽内滚动的滑轮;中间连杆一端与滑动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门连接杆转动连接;动力机构带动所有滑动块同步运动;车门关闭时,滑轮滑入对应卡槽中。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开度内塞拉车门结构,平均车门的受力,提高碳纤维车门结构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993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110152373.0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预浸料加热装置,料带从导向组件导出后依次通过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和压辊组件,第一加热组件用于对料带中的离型纸一侧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组件用于对料带中碳纤维预浸料一侧和吸附平台的吸附表面同时进行加热,压辊组件用于将碳纤维预浸料平铺在吸附平台上。料带通过第一加热器后实现预热后再由第二加热器对碳纤维预浸料一侧直接加热,使加热更加充分。第二加热器还同时对吸附平台的吸附表面进行加热,碳纤维预浸料铺平在吸附平台表面之前提前加热台面,使碳纤维预浸料与吸附平台表面之间更容易粘黏。第一辐射面和第二辐射面均设置为圆弧面,通过其收拢结构能够进一步降低热辐射的散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