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5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0429835.9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E03B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制水塔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离心脱附式空气制水塔,包括电机、亲水吸附内芯、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塔筒,塔筒的下端开口处固定有支架,塔筒的上端开口处固定有出风口,电机固定在出风口处,亲水吸附内芯转动安装在塔筒内,电机的输出端与亲水吸附内芯传动连接,亲水吸附内芯上固定有风叶,亲水吸附内芯呈上端小下端大的圆锥状,本发明可利于湿度大的空气进入到塔筒内,且亲水吸附内芯上风叶的设计,使亲水吸附内芯在脱水的同时,还能通过风叶进行引流,使更多的空气从塔筒底部的进风口进入到塔筒内,从而提高制水效率,且结构紧凑,在确保吸附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亲水吸附内芯体积,不会造成材料浪费,缩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479187.8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机外部换热器双排布置结构,包括前排换热器组和后排换热器组,前排换热器组和后排换热器组均固定在机舱外侧的顶部,前排换热器组位于后排换热器组的后侧;前排换热器组包括若干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分布的前换热器;后排换热器组包括若干沿第二直线方向间隔分布的后换热器,相邻两个后换热器之间形成空气狭道,空气狭道和后换热器一一对应,空气狭道和与其对应的后换热器正对,本发明采用后排换热器组中的后换热器与前排换热器组中的空气狭道正对,通过节流效应使得通过空气狭道的风速显著增大,增大了后换热器的迎面风速,进而实现后排换热器组的换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以此提高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539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614180.2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浸没式液冷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浸没式喷雾冷却换热器,包括基体及冷却液外循环散热装置,基体中具有充满冷却液的静压腔及充满冷却液的工作腔,分隔筒的内壁围合成喷雾混合腔,分隔筒的外壁与工作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回流腔,基体上固定有进液管,进液管延伸至喷雾混合腔内,且进液管底端固定有若干喷嘴,本发明采用喷嘴的设计,大幅度的提高了浸没式液冷传热系数,且冷却液基体在内部循环流动,促进冷却液自身的能够相互充分混合,有利于冷却液之间的热量传递,提升冷却液携带热量的能力,换热效率高,同时冷却液大部分储存在基体内,减少与管道的接触,降低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13175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29841.4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侧喷雾冷却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导热板,并通过导热板分隔为相互隔绝的热侧喷雾腔和冷侧喷雾腔,其热流体和冷流体均采用喷雾的方式喷射到导热板上,热流体通过热侧喷头在喷雾的瞬间,热流体雾化成高速运动的小液滴,撞击到导热板的热面,冷流体通过冷侧喷头在喷雾的瞬间,冷流体雾化成高速运动的小液滴,撞击到导热板的冷面,故而热流体所雾化成的小液滴会与冷流体所雾化成的小液滴进行剧烈的流动换热,以此增强表面换热效果,提高传热系数,换热效率高;且换热器结构紧凑、减少用材,便于制造,与传统的间壁式换热器相比,极大地提高换热系数,减少了换热面积,缩小了换热器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01396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431100.X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摇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充电智能摇步器,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撑件、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件之间的摆动架以及用于驱动摆动架发生往复摆动的动力机构,其利用倾斜槽结合预紧弹簧的设计,可在手机向下插入到摆动架与限位杆之间时,限位杆沿倾斜槽下移,预紧弹簧受力伸长,待手机的底部被托板托持后,预紧弹簧会略微将限位杆向上拉回,直至手机与限位杆精密贴合,从而实现自适应的将手机压紧在摆动架上,并能够将限位杆对手机的压紧力控制在设计范围内,使用方便快捷,也不会在摆动架摆动的过程中出现手机松动的现象,确保摇步器使用过程中手机不会发生损坏,亦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手机,市场前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2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40231.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采油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能互补海上采油供热平台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动力系统、海水源蒸发系统和海水源加热系统,海水源加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预热系统、海水源热泵系统及锅炉加热系统,海水源蒸发系统与海水源热泵系统连接,采用海水作为热源,风力发电动力系统与海水源热泵系统连接,将风能转化为动能,为海水源热泵系统提供运转动力;本发明通过对海上采油平台综合热管理,将不同能源统一转化为热能,实现多能源互补、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采用三级加热系统,为海上采油伴热提供热源,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效率,降低采油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03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14966.4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H01L23/473 , H01L23/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倾斜式微喷冷板,包括冷板本体,冷板本体中具有内腔,隔板将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的静压腔和位于下方的喷雾腔;喷雾腔腔底的中间部位向上凸出有换热平台,喷孔组包括若干贯穿隔板的扁平喷孔,扁平喷孔的横梁截面呈方形,本发明采用将扁平喷孔倾斜设置,扁平喷孔喷出的喷雾锥倾斜撞击到换热平台的上表面,以促进液体工质在换热平台上表面的流道,从而防止换热平台的上表面产生滞止区,同时扁平喷孔的横截面呈方形,使其喷出的喷雾锥大致呈四棱锥结构,从而在相邻两个喷雾锥不交叉干扰的情况下,基本覆盖住换热平台的上表面,覆盖率高,进而实现能够对换热平台下方的热源进行均匀、高效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24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840231.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采油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能互补海上采油供热平台系统,包括风力发电动力系统、海水源蒸发系统和海水源加热系统,海水源加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预热系统、海水源热泵系统及锅炉加热系统,海水源蒸发系统与海水源热泵系统连接,采用海水作为热源,风力发电动力系统与海水源热泵系统连接,将风能转化为动能,为海水源热泵系统提供运转动力;本发明通过对海上采油平台综合热管理,将不同能源统一转化为热能,实现多能源互补、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采用三级加热系统,为海上采油伴热提供热源,在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效率,降低采油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754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479368.0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F03D80/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机外部换热器弧形排布结构,包括第一换热器组,所述第一换热器组中包括若干沿弧形间隔分布的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均固定在机舱外侧的顶部;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外部换热器弧形排布结构采用将若干第一换热器沿弧形间隔分布,使第一换热器组整体呈弧形结构,当空气流向第一换热器组时,排布呈弧形结构的第一换热器组可减少两侧的逃逸空气,利于第一换热器的捕风,提高总进风量;同时,单个第一换热器的迎面风速基本相同,第一换热器彼此之间的换热系数差异小,故而各个第一换热器运行状况稳定,各个第一换热器之间的运行工况相差不大,有利于进行系统运行优化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1946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475328.9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喷雾冷却表面强化换热导流器,包括基座,基座上表面的中心部位设有散流凸台,散流凸台的高度由中心至外周逐渐变低;基座的上表面沿散流凸台的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导流片,相邻两个导流片之间形成液膜流动区,本发明喷雾冷却表面强化换热导流器利用散流凸台可对喷射到其上的液体工质进行引流,而后流向四周的液膜流动区,促进了各液膜流动区内液体工质的流动,从而避免产生滞止区,防止局部换热失效,提高换热效率及换热的均匀性,同时通过一定高度的导流片的阻挡作用,撞击到基座上表面的高速工质液滴反弹后大部分将二次撞击到导流片的侧面,不仅减少了溅出的液滴,还增大了实际换热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