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煤弱化的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57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98750.4

    申请日:2014-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煤弱化的化学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镜质组反射率Ro,max<0.6%且顶煤坚硬、完整,难以垮落的煤层;向煤层中打钻孔,然后封孔;配置碱溶液,并向钻孔中注入配置好的碱溶液,并浸泡一段时间;按照常规放顶煤开采工序组织后续生产;与传统注水致裂或者松动爆破等物理措施比较,检验化学方法提高煤层放顶的效果。本发明利用注入的碱溶液不但会使煤层产生裂缝,同时碱溶液与煤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急剧降低煤层的力学强度,明显改善煤层的冒放性。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好,且成本低廉,顶煤弱化效果好,有效解决了低阶煤顶煤垮落困难、采出率低等问题。

    煤层生物气成藏过程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885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86614.6

    申请日:2017-0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生物气成藏过程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模拟煤层与菌液相互作用的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模拟控制煤层埋藏深度的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模拟观测煤储层中产生的甲烷气体量、气体成分和同位素分析、甲烷菌活性测定的菌液循环及生物气检测系统,实现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恒温控制的温度调控系统;所述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温度调控系统、菌液循环及生物气检测系统分别与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连接,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以及温度调控系统外接上位计算机。该装置及实验方法可探索生物气生成随着煤层抬升和下降的成藏过程,同时通过对煤层变压、控温、注入菌液,模拟煤层生物气的生成和赋存规律。

    煤层生物气成藏过程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5885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710586614.6

    申请日:2017-0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层气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生物气成藏过程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模拟煤层与菌液相互作用的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模拟控制煤层埋藏深度的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模拟观测煤储层中产生的甲烷气体量、气体成分和同位素分析、甲烷菌活性测定的菌液循环及生物气检测系统,实现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恒温控制的温度调控系统;所述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温度调控系统、菌液循环及生物气检测系统分别与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连接,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以及温度调控系统外接上位计算机。该装置及实验方法可探索生物气生成随着煤层抬升和下降的成藏过程,同时通过对煤层变压、控温、注入菌液,模拟煤层生物气的生成和赋存规律。

    一种煤层气井裸眼化学造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17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003331.6

    申请日:2013-01-06

    Abstract: 一种煤层气井裸眼化学造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镜质组反射率<0.6%的煤储层;通过钻井作业方式形成抵达煤层的通道;在地面配制碱溶液,沿通道泵注到煤层段,浸泡一段时间;通过洗井作业方式把坍塌的煤屑返排到地面;重复浸泡?洗井作业并循环多次,根据返排的煤屑重量计算煤层坍塌直径,直至煤层段坍塌形成设计的洞穴规模;组织后续生产;与传统裸眼造穴方法对比,检验化学造穴的应用效果。本发明根据镜质组反射率<0.6%的煤储层一旦与碱溶液作用,大量有机物即被抽提,煤体的力学强度急剧降低,形成煤屑,煤壁坍塌形成洞穴,这种裸眼化学造穴方法对增加洞穴规模、消除近井污染带和降低裸眼洞穴施工成本均有重要意义。

    一种煤储层的生物增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00411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210417802.3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储层的生物增透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中低阶煤储层;(2)、通过钻井或者其它方式形成向煤层注入液体的通道;(3)、选择并培养适宜厌氧环境且能有效利用煤的微生物菌种;(4)、通过水力压裂或者其它方式把含有微生物菌种的营养液注入煤储层;(5)、根据煤阶不同,确定关井时间;(6)、按照常规煤层气井排采或瓦斯抽采工序组织后续生产;(7)、效果检验。煤储层增透技术是煤层气资源开发和煤矿瓦斯治理的关键环节,本发明针对中低煤阶储层提出了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增透工艺,通过微生物对煤的降解,达到增加煤储层渗透性的目的,为提高煤层气资源开发和煤矿瓦斯抽采有重要意义。

    煤层生物气成藏过程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352864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0872096.X

    申请日:2017-0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层气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生物气成藏过程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模拟煤层与菌液相互作用的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模拟控制煤层埋藏深度的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模拟观测煤储层中产生的甲烷气体量、气体成分和同位素分析、甲烷菌活性测定的菌液循环及生物气检测系统,实现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恒温控制的温度调控系统;所述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温度调控系统、菌液循环及生物气检测系统分别与生物气生成与储存系统连接,压力控制与监测系统以及温度调控系统外接上位计算机。该装置及实验方法可探索生物气生成随着煤层抬升和下降的成藏过程,同时通过对煤层变压、控温、注入菌液,模拟煤层生物气的生成和赋存规律。

    一种煤层气近井地带化学解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1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474424.7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近井地带化学解堵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由于煤储层近井地带污染严重、产气量明显下降或者不产气的煤层气井;(2)、在煤储层近井地带的煤层段注入适量乙醇;(3)、依据煤层段的煤阶不同,选择浸泡时间和次数,然后返排乙醇;(4)、效果检验,对比作业前后煤层气井的日产气量变化和作业成本。本发明通过清除近井有机物污染和煤粉堵塞,对煤进行萃取和抽提,提高煤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使煤储层的裂缝系统与井筒连通,解除煤层气近井地带堵塞问题,经济投入小,并能提高煤层气井产气量。

    煤层底板水平分支井松动爆破抽采瓦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8575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074230.9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煤层底板水平分支井松动爆破抽采瓦斯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瓦斯含量大于8m3/t且坚固性系数f<0.5的煤储层;选择煤层底板1-2m为主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所在层位;根据主水平井段层位,确定地面井口和造斜点位置;井身结构采用三开结构,主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均采用裸眼井;在选定的煤层底板岩层内施工主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在分支水平井段布置炸药点,炸药点之间通过线路相互连接;通过地面引爆所有的炸药;安装瓦斯抽采设备,进行地面瓦斯抽采;在采煤阶段还继续负压抽采瓦斯,起到一井多用的作用。本发明可实现软煤地面瓦斯抽采、达到区域消突,最大限度降低瓦斯突出灾害,兼具开发瓦斯(煤层气)资源。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实验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5835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21828.1

    申请日:2011-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实验模拟装置,包括煤样室和气压加载设备,所述煤样室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煤样的煤样型腔,气压加载设备包括瓦斯气瓶和与瓦斯气瓶连接的加压气体通道,加压气体通道与煤样室中的煤样型腔相连通,煤样室上设置有工作时与煤样型腔连通的煤与瓦斯喷出口,在煤与瓦斯喷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喷出口导通的控制装置,煤样室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煤样室内部压力的压力采集设备,在煤样室外设置有用于对煤样型腔内部煤样拍照的第一照相机,煤样室上设有与第一照相机相对应的透明部分,在煤样室外对应于煤与瓦斯喷出口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拍摄煤与瓦斯喷出的第二照相机,在煤样室下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煤样室上下震动的震动器。

    化学反应防治煤层冲击地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1766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10316.4

    申请日:2013-01-11

    Abstract: 化学反应防治煤层冲击地压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存在冲击地压灾害且镜质组反射率<0.6%的煤层;在煤层中选择一定区域进行钻孔;将钻孔的孔口封堵;配置碱溶液;把配置的碱溶液泵注到钻孔中,浸泡一段时间;采用微震、电磁辐射或者钻屑方式进行监测,确保消除冲击倾向性,重复浸泡多次,直至完全消除冲击倾向性;与传统物理方式防治冲击地压措施进行比较。本发明与传统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相比,不但防治冲击地压效果好,而且施工方便、安全性高,消除冲击倾向性速度快且彻底,成本低廉,避免了传统注水吸收速度慢的弊端,为低阶煤层冲击地压提供了一种新的防治方法,在低阶煤层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