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热释光控联合控制自动洒水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30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52654.7

    申请日:2018-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5/04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热释光控联合控制自动洒水降尘装置及降尘方法,属于矿井巷道降尘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全断面喷雾机构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由电控机构和热释光控传感器组成,电控机构包括主机和与主机连接的电动球阀,主机的电源引自关联设备的开关,以确保主机与关联设备同步运行;电动球阀的一端连接供水单元,另一端连接全断面喷雾机构,当电动球阀开启时,供水单元供水,并且全断面喷雾机构运行;反之,全断面喷雾机构停止运行;所述热释光控传感器安设在所述全断面喷雾机构的两侧,用于检测行人通过并将所得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送给主机。本发明在达到有效降低粉尘浓度的同时,能实现自动化控制。

    薄煤层巷旁充填无煤柱护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779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056284.1

    申请日:2013-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煤层巷旁充填无煤柱护巷方法,其巷内支护为在原有的锚网支护基础上,补打锚索和增设单体液压支柱以加强支护,巷旁支护为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在充填体顶板位置打两排锚杆,以维持充填体上方顶板岩层的完整性;充填体与顶板间楔入木楔子,确保充填体接顶严实;充填体在荆芭和充填袋的作用下成型。本发明填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留巷效果好等优点,即很好地控制了巷道变形,又封闭了采空区,有效地消除了因漏风引起的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

    薄煤层巷旁充填无煤柱护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779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56284.1

    申请日:2013-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煤层巷旁充填无煤柱护巷方法,其巷内支护为在原有的锚网支护基础上,补打锚索和增设单体液压支柱以加强支护,巷旁支护为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在充填体顶板位置打两排锚杆,以维持充填体上方顶板岩层的完整性;充填体与顶板间楔入木楔子,确保充填体接顶严实;充填体在荆芭和充填袋的作用下成型。本发明填具有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留巷效果好等优点,既很好地控制了巷道变形,又封闭了采空区,有效地消除了因漏风引起的采空区自然发火隐患。

    基于3D打印与三维全息的岩体动态渗流可视化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3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85474.X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与三维全息的岩体动态渗流可视化观测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3D打印与三维全息的岩体动态渗流可视化观测方法,采用加载渗流系统、光学发射记录系统和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可视化相似模型建立;步骤2、三轴渗流;步骤3、光学全息记录;步骤4、全息图处理;步骤5、全息图投影。本发明的基于3D打印与三维全息的岩体动态渗流可视化观测方法,可以实现全程可视化地观测液相流体在岩石孔裂隙结构中的动态渗流过程,能够分析和掌握岩体裂隙网络中的流体动态分布规律。

    煤层注液原位改性脱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39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66667.8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注液原位改性脱硫装置,在煤层掘进巷道向煤层水平钻设有一排进液孔和一排出液孔,进液孔与出液孔上下一一对应,进液孔和进液孔相距3.0±0.5m,煤层注液原位改性脱硫装置置于煤层掘进巷道中;保护运移系统包括保护箱体、移动轮和液仓,变压注液系统包括出液管路、压力传感器、第一传输线缆、可调节压力泵、进液管和排液管路,超声波震荡系统包括超声波发生器、第二传输线缆和超声波换能器;还公开了一种煤层注液原位改性脱硫方法;能实现煤炭开采前原位脱硫,简化工艺流程,降低投入成本。

    一种采空区经纬状充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183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96060.4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空区经纬状充填方法,涉及井下充填开采技术领域,步骤包括:自开切眼开始,工作面推进后在工作面后方布置走向充填体,工作面推进距离达到周期来压步距之前构筑倾向充填体,工作面持续推进继续构筑走向充填体,循环布置倾向充填体,直至工作面推进至停采线,完成经纬状充填体的构建。该方法可依靠一种采空区经纬状充填系统实施,充填系统包括矸石膏体输送管、搅拌机、充填泵、液压支架、走向充填管、倾向充填管、木桩、走向挡板、倾向挡板,充填泵通过膏体输送管和走向充填管和倾向充填管相连。该方法操作简便,充填体构筑成本低,采空区顶板不垮落有效控制地表沉陷,还可以保护含水层,提高煤炭资源的回采率。

    一种基于中心点法的井下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483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395141.8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心点法的井下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包括1)将锚杆的间排距都设置为同一值,即间距和排距均为a;锚杆的锚固力锚杆悬吊的松散层重量Q2=γ*H*a2;锚杆支护功能函数方程G(H,a)=Q1‑Q2,极限状态方程为G(H,a)=0;2);2)由中心点法计算得,可靠性指标得出本设计方法从可靠性理论方面,给出巷道支护的可靠性依据,实现精确锚杆支护参数的精确设计,既能避免传统设计的不必要浪费,还能提高井下巷道支护的安全性,降低矿山开采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中心点法的井下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048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395141.8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心点法的井下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包括1)将锚杆的间排距都设置为同一值,即间距和排距均为a;锚杆的锚固力锚杆悬吊的松散层重量Q2=γ*H*a2;锚杆支护功能函数方程G(H,a)=Q1‑Q2,极限状态方程为G(H,a)=0;2);2)由中心点法计算得,可靠性指标得出本设计方法从可靠性理论方面,给出巷道支护的可靠性依据,实现精确锚杆支护参数的精确设计,既能避免传统设计的不必要浪费,还能提高井下巷道支护的安全性,降低矿山开采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种复合顶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0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581396.4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一种复合顶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巷内超前工作面挂菱形网后补打锚索梁加强支护;超前工作面1.6m,开帮6.0m宽,开帮形成的开帮段挂菱形网后采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巷旁设置临时支护段,在所述临时支护段挂一层4.5m长菱形网,然后采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临时支护;巷旁充填架设木垛时,一边回撤巷旁支柱一边充填矸石袋;所述木垛中心距靠巷帮采空区侧支柱1.85m,相邻两木垛间距8.0m,木垛长1.5m,宽1.5m,高与工作面机尾采高等高,木垛之间采用矸石袋充填。

    一种复合顶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0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81396.4

    申请日:2012-12-28

    Abstract: 一种复合顶板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方法,巷内超前工作面挂菱形网后补打锚索梁加强支护;超前工作面1.6m,开帮6.0m宽,开帮形成的开帮段挂菱形网后采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巷旁设置临时支护段,在所述临时支护段挂一层4.5m长菱形网,然后采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临时支护;巷旁充填架设木垛时,一边回撤巷旁支柱一边充填矸石袋;所述木垛中心距靠巷帮采空区侧支柱1.85m,相邻两木垛间距8.0m,木垛长1.5m,宽1.5m,高与工作面机尾采高等高,木垛之间采用矸石袋充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