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稳压注水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12538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111600336.8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稳压注水系统,包括注水单元、补水单元和稳压控制单元;补水单元包括稳压储水箱、稳压补水泵、气压罐、补水管路;稳压控制单元包括重力阀、阀前水压传感器、阀后水压传感器和PC接收终端;气压罐内竖直居中安装有气囊,气囊的顶部通过第二补水管路与稳压储水箱相连,气囊的底部通过“U”形折弯的第一补水管路与注水管路相连,重力阀安装在第一补水管路前端靠近注水管路的位置处,重力阀上端的阀前水压传感器用于对注水管路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重力阀下端的阀后水压传感器用于对补水管路的水压进行监测。能避免“跑水”、“超低流量”、“超低水压”等现象对煤层注水防灾效果的影响,稳定注水压力。

    钢结构模块建筑自复位可拆卸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38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939798.6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模块建筑自复位可拆卸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方钢管梁和方钢管柱,方钢管梁和方钢管柱焊接固定以形成为钢骨架;与钢骨架连接的波形钢板墙,波形钢板墙通过可拆卸连接组件与其对应一侧的方钢管梁或方钢管柱连接;结构还包括设置于钢骨架的相对的两个侧面的自复位耗能支撑组件,自复位耗能支撑组件具有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拉索。本发明的结构通过波形钢板墙的支撑件与对应一侧的方钢管柱/方钢管梁的支撑件以安装组件的形式连接构成可拆卸连接组件,便于实现钢结构模块建筑的可拆卸维护功能,并通过自复位耗能支撑组件实现了耗能与自复位的功能。

    旋转扰流板柱体抑振俘能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9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84048.9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一种旋转扰流板柱体抑振俘能装置及方法,装置中,内部固定套筒附着在柱体上,内部固定套筒上下两端固定有滚动轴承。中部固定套筒套设在内部固定套筒外,中部固定套筒设有一对凹槽,永磁体设于凹槽中。外壳套套设于中部固定套筒外并经由内部滚动轴承可实现连接和自由轴向转动。铜线圈设于外壳套内侧。扰流板自外壳套朝远离柱体的方向延伸,扰流板为柔性板且设有压电片且整体可与外壳套拆离,水流带动扰流板进行旋转以去除涡振现象,且外壳套绕柱体转动,永磁体和铜线圈构成定转子转动产生感应电流且压电片经受弯曲进行压电发电。装置能够消除涡振现象且电磁压电混合驱动发电。

    基于煤层间隔水力梯度测算的顺层精准加压注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21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610239.4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煤层间隔水力梯度测算的顺层精准加压注水方法,涉及矿井防灾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以注水钻孔为中心,在注水钻孔两侧设置测压孔,并设置监测装置对测压孔内应力进行实时测量;之后在煤层注水过程中,实时获得注水孔及每个测压孔内的压力变化情况,并对不同位置处的测压孔的压力变化节点进行计时,测算注水过程中间隔水力梯度,获得压力水的沿程动力损失;最后据不同注水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压差变化情况,以及测压孔的压力变化节点,在进行同煤层注水过程中,在对应时间节点,及时增加煤层注水压力。本发明方法既可以有效避免因注水初期压力过大造成的跑水现象,又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压力水动力损伤。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91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20032.2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级电容器,以经过脱钙覆膜处理得到的水泥基材料作为电极片,以玻璃纤维膜为电极间的绝缘隔膜,封装得到超级电容器。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将电极材料放置在铵盐溶液中浸泡,进行脱钙处理,降低水泥基材料中的碱离子含量,聚苯胺分子能更好地吸附;将电极材料真空浸渍于聚苯胺溶液中,再养护实现对聚苯胺分子的进一步固化,然后真空浸渍于导电氧化石墨烯溶液,实现以聚苯胺为作用位点的导电氧化石墨烯固化,大面积覆膜于水泥基材料孔道壁。本发明制备的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优异,储存性能大大提高,且具有更高导电率与能量密度。

    一种变压裂液密度控制支撑剂定向运动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8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42972.8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裂液密度控制支撑剂定向运动试验方法,包括主要由注入组件、裂隙组件和固定组件组成的试验装置,所述注入组件用于将带有支撑剂的压裂液注入到裂隙组件内,所述固定组件不仅能实现裂隙组件的支撑固定,还能调整裂隙组件的倾斜角度;还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准备;S2:载荷施加;S3:进行一次压裂;S4:完成第一次压裂;S5:二次压裂;S6:重复试验。通过试验能得到变压裂液密度控制支撑剂定向运动规律,为实际生产中指导支撑剂重复使用从而达到对目标储层分区域分阶段裂隙支撑起到指导作用。

    一种水力加砂压裂后瓦斯抽采致支撑剂运移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13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36593.8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加砂压裂后瓦斯抽采致支撑剂运移试验方法,包括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注入组件、裂隙组件、固定组件和负压抽采组件,所述注入组件用于将带有支撑剂的压裂液注入到裂隙组件内,所述裂隙组件用于模拟带有裂隙的岩体在注入液体后的反应,所述固定组件不仅能实现裂隙组件的支撑固定,还能调整裂隙组件的倾斜角度,所述负压抽采组件用于模拟瓦斯抽采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准备;S2:载荷施加;S3:进行压裂;S4:完成压裂;S5:负压抽采;S6:重复试验。真实地模拟在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后瓦斯负压抽采导致支撑剂运移的情况,从而为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后在瓦斯负压抽采后,煤层内裂缝出现的状态及再次进行水力压裂提供依据。

    一种岩体裂隙面强度影响支撑剂嵌入与运移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42882.9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裂隙面强度影响支撑剂嵌入与运移试验方法,包括主要由注入组件、裂隙组件和固定组件组成的试验装置,所述注入组件用于将带有支撑剂的压裂液注入到裂隙组件内,所述固定组件不仅能实现裂隙组件的支撑固定,还能调整裂隙组件的倾斜角度;还包括以下步骤:S1:试验准备;S2:载荷施加;S3:进行压裂;S4:完成压裂;S5:重复试验。通过更换不同材质的裂隙板,实现裂隙面与岩层强度的改变,使其能模拟不同强度岩层裂隙的支撑剂裂隙渗流试验,从而能观察不同强度岩层在水力加砂压裂过程中及压裂后支撑剂嵌入与运移规律,为进一步的压裂施工作业提供可靠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一种犯罪风险多空间尺度联合建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914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58178.1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犯罪风险多空间尺度联合建模的方法,属于地理信息科学、空间数据建模领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联合建模的不同空间尺度;统计不同空间尺度上各地理单元的犯罪发案数;利用贝叶斯建模技术进行多空间尺度联合建模;实验结果分析。本发明方法可用于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地理单元对犯罪风险的影响;所提方法基于贝叶斯建模技术,通过为随机效应项指定先验分布并引入空间关系,利用临近空间单元的信息,有效解决数据的空间自相关、过离散和小数量问题,实现对犯罪风险更稳定更精确的预测;本发明方法可识别上一空间的地理单元对下一尺度地理分析单元的整体影响;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可将不同空间尺度上环境因子的影响包含在内。

    一种压差式活塞增压蓄能脉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953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82723.3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油气田压裂增渗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差式活塞增压蓄能脉冲装置,包括入口、射流泵、两位四通换向主阀、增压液泵、弹性蓄能系统、溢流阀;装置入口后侧与射流泵连通,通过入口、射流泵配合驱动两位四通换向主阀、增压液泵往复运动,增压液泵与弹性蓄能系统连通并向弹性蓄能系统中输送液体,弹性蓄能系统中压力随着输入液体的增多而逐步上升,弹性蓄能系统与溢流阀连通,弹性蓄能系统通过溢流阀向出口输出高压液体;该装置通过射流驱动压差下大面积比活塞的高增压和高压气体的高蓄能,实现了大幅提高单次脉冲幅值和增加作用时间的目的,进而大幅提高了高压脉冲波的致裂及增渗增透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