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2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176677.X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土壤改良方法,该连续式土壤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原料、铺设原料、铺设石硫合剂、投放土壤膨松剂、处理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复合微生物菌剂、降低土壤盐浓度,该连续式土壤改良方法,通过在土壤上挖设基坑,并铺设秸秆、鸡粪以及石硫合剂,在可以提高土壤肥沃程度,石硫合剂在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作用下形成硫黄微粒,气化产生硫蒸气,可干扰病原菌或害虫呼吸过程中氧的代谢而起毒杀作用,因此防治效果同气温呈正相关,但在较高的气温下对作物也易产生药害,主要用于防治多种白粉病、麦类锈病、果树的炭疽病和红蜘蛛、粉蚧等,也可用于防治畜禽寄生螨,可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653037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73983.2
申请日:2023-04-05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旱稻萌发、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方法,属于旱地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改性纤维素和生物炭按照质量百分比为0.55%~0.6%添加到土壤中,通过将改性纤维素与生物炭配施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旱稻生物量,降低土壤水分流失量,降低土壤硬度和紧实度,增加土壤硝态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具有增加土壤养分的潜力和趋势。因此,改性纤维素与生物炭配施,不仅可显著增加旱稻的萌发效果,还可有效保持土壤的水分及养分,对旱地土壤改良、缓解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60843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62946.4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6F3/04815 , G06T19/00 , G06Q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质公园的文旅展示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与各旅游景点对应的各虚拟景点,建立各虚拟景点与各仿真景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游览端的游览位置,根据游览位置确定所处的当前仿真景点,并向当前游览端发送与当前仿真景点具有对应关系的当前虚拟景点;响应于当前游览端对当前虚拟区域的交互,对当前虚拟区域进行基于与当前游览端对应的预设颜色的区域标记,并控制与当前虚拟区域具有对应关系的当前仿真区域处的指示灯基于预设颜色进行指示;基于当前游览端在仿真公园中的游览路线确定各途经仿真景点,根据各途经仿真景点生成游览视频并发送至当前游览端进行展示。本发明至少提高了游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32499.9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1C13/00 , B64U10/13 , B64U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质公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根据管理端输入的引导点得到无人机在地质公园的第一引导路线;确定第一引导路线上的多个一类数据点,生成对应的二类数据线;生成二类数据线上的二类数据点,基于二类数据点对相应一类数据点进行替换处理,生成各一类数据点的一类编号,以及各二类数据点的二类编号;根据二类编号确定二类数据线上的二类起始点和二类终止点,基于二类起始点、二类终止点和二类数据线生成替换路线,根据替换路线对第一引导路线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引导路线,基于第二引导路线上的一类数据点和/或二类数据点对相应的采集视频进行管理。本发明能够基于无人机对地质公园进行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2499.9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1C13/00 , B64U10/13 , B64U10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质公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根据管理端输入的引导点得到无人机在地质公园的第一引导路线;确定第一引导路线上的多个一类数据点,生成对应的二类数据线;生成二类数据线上的二类数据点,基于二类数据点对相应一类数据点进行替换处理,生成各一类数据点的一类编号,以及各二类数据点的二类编号;根据二类编号确定二类数据线上的二类起始点和二类终止点,基于二类起始点、二类终止点和二类数据线生成替换路线,根据替换路线对第一引导路线进行更新得到第二引导路线,基于第二引导路线上的一类数据点和/或二类数据点对相应的采集视频进行管理。本发明能够基于无人机对地质公园进行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608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62946.4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6F3/04815 , G06T19/00 , G06Q5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地质公园的文旅展示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与各旅游景点对应的各虚拟景点,建立各虚拟景点与各仿真景点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当前游览端的游览位置,根据游览位置确定所处的当前仿真景点,并向当前游览端发送与当前仿真景点具有对应关系的当前虚拟景点;响应于当前游览端对当前虚拟区域的交互,对当前虚拟区域进行基于与当前游览端对应的预设颜色的区域标记,并控制与当前虚拟区域具有对应关系的当前仿真区域处的指示灯基于预设颜色进行指示;基于当前游览端在仿真公园中的游览路线确定各途经仿真景点,根据各途经仿真景点生成游览视频并发送至当前游览端进行展示。本发明至少提高了游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029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04190.3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麦轮作区秸秆处理的方法,涉及秸秆还田技术领域。该方法针对鲁南稻麦轮作区,通过在水稻插秧前提高小麦秸秆的粉碎程度,并通过增施尿素和秸秆腐熟剂混合抛撒,可以对还田的小麦秸秆进行快速腐解;在秧苗返苗后及时脱水露田,可以及时排出腐解秸秆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减少对水稻的根系的损害;降低孕穗期氮肥用量,避免水稻生长中后期氮肥过多导致群体过大及贪青晚熟产量下降等问题,提高了稻米的品质。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在稻麦轮作区由于秸秆还田而产生的水稻容易出现僵苗、黑根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6765793U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20402957.9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Inventor: 王志炜 , 刘春强 , 李佳 , 张志鹏 , 马荣强 , 陈峰 , 刘宏元 , 张士永 , 房文文 , 张勇 , 解磊 , 王月霞 , 徐白 , 张玉燕 , 杨晓娟 , 赵娜 , 刘伟 , 曹景山
IPC: E02B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渠道渠口的挡水装置,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该应用渠道渠口的挡水装置包括主管道,所述的主管道包括横向管道和垂直于所述的横向管道向后侧延伸的纵向管道。所述纵向管道的后端部设置有夹板,安装时,所述的纵向管道位于渠道的渠口内,所述渠道的侧壁被夹持在所述的夹板和横向管道之间。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从渠道流向田间的水直接对作物造成冲刷,挡水效果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