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5742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221760.5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1F23/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回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地热回灌自动化监测装置,包括连接板件与监测管,连接板件上方设有缓冲模块,缓冲模块与连接板件之间连接有扩流模块,缓冲模块底端连接有支撑模块,缓冲模块上设有监测模块,连接板件底端边缘连接有上浮环件,监测管底端穿过缓冲模块、连接板件以及上浮环件,在进行地热回灌时,回灌尾水会落至缓冲板件上,通过缓冲板件的缓冲,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尾水依次通过圆形通孔、支撑管件以及流通槽口落至连接板件顶部,然后由连接板件顶部边缘汇入回灌井内的水液中,在尾水汇入量小于尾水回灌量时,通过扩流模块,为缓冲板件顶部的尾水提供额外的汇入方式,提高尾水汇入量,防止缓冲板件上尾水堆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33344.1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降监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激光测量靶标及其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反射面,由高反射率材料制成,用于高效反射激光测量信号,确保测量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内置传感器模组,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靶标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变化,以提供全面的环境参数数据;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传感器数据并计算环境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以校正激光测量值;本发明通过靶标内置的传感器模组能够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压力变化,为测量提供了全面的环境参数数据。数据处理单元则负责接收这些数据,并通过算法模块计算环境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对激光测量值进行校正,进一步提升了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7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61728.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F24T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井换热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底端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铜管,所述外壳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外壳的底端包裹有封闭盖。本发明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可以上下运动的移动杆,将移动杆向上拉动,可以通过竖齿条驱动齿轮轴一旋转,进而带动横齿条移动,使连接杆带动锁销离开锁槽进行解锁,将装置向上拉出即可实现将外壳取出,并且通过插杆插入两个夹块内,可以实现对封闭盖的固定,使封闭盖对外管的底端进行封闭,反之在安装外壳时,在安装的到位后,松开移动杆,可以实现横齿条反向移动将锁销插入锁槽内进行锁止,操作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21760.5
申请日:2024-09-02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1F23/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回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地热回灌自动化监测装置,包括连接板件与监测管,连接板件上方设有缓冲模块,缓冲模块与连接板件之间连接有扩流模块,缓冲模块底端连接有支撑模块,缓冲模块上设有监测模块,连接板件底端边缘连接有上浮环件,监测管底端穿过缓冲模块、连接板件以及上浮环件,在进行地热回灌时,回灌尾水会落至缓冲板件上,通过缓冲板件的缓冲,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尾水依次通过圆形通孔、支撑管件以及流通槽口落至连接板件顶部,然后由连接板件顶部边缘汇入回灌井内的水液中,在尾水汇入量小于尾水回灌量时,通过扩流模块,为缓冲板件顶部的尾水提供额外的汇入方式,提高尾水汇入量,防止缓冲板件上尾水堆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161728.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F24T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井换热装置,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底端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铜管,所述外壳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外壳的底端包裹有封闭盖。本发明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可以上下运动的移动杆,将移动杆向上拉动,可以通过竖齿条驱动齿轮轴一旋转,进而带动横齿条移动,使连接杆带动锁销离开锁槽进行解锁,将装置向上拉出即可实现将外壳取出,并且通过插杆插入两个夹块内,可以实现对封闭盖的固定,使封闭盖对外管的底端进行封闭,反之在安装外壳时,在安装的到位后,松开移动杆,可以实现横齿条反向移动将锁销插入锁槽内进行锁止,操作简单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01149.1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6T7/11 , G06T7/12 , G06T7/136 , G06T7/13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调查中裂缝轮廓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地质图像,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包含的噪声超像素块去除,确定中心超像素块,获取延展后的中心超像素块,并得到延展后的中心超像素块的归属参数,根据归属参数进行归类并得到裂缝区域。本发明通过对采集到的裂缝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后,排除噪声超像素块对裂缝轮廓检测的影响,而后排除杂草和小石块的超像素块对中心超像素块的干扰,得到中心超像素块,并得到中心超像素块的延展中心超像素块,使得对裂缝轮廓延展量化更准确,而后通过确定归属参数进一步得到属于裂缝轮廓区域的超像素块,使得最终对裂缝轮廓提取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4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07042.4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神经网络的山地林草生命共同体损毁程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山地生态区域的灰度图像构建初始灰度直方图,将灰度图像中的像素点划分为波谷像素点和波峰像素点;基于各波谷像素点对应的窗口内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各波谷像素点的细节信息丢失程度,基于各波峰像素点的预设邻域内波峰像素点的灰度值的种类数,确定各波峰像素点的灰度过增强程度,进而得到各像素点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影响程度;基于影响程度和初始灰度直方图中各灰度级上像素点的数量得到目标灰度直方图,对目标灰度直方图均衡化处理获得增强后的遥感图像,进而确定损毁程度。本发明提高了山地生态区域损毁程度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2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01149.1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IPC: G06T7/11 , G06T7/12 , G06T7/136 , G06T7/13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调查中裂缝轮廓提取方法,包括:获取地质图像,对其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包含的噪声超像素块去除,确定中心超像素块,获取延展后的中心超像素块,并得到延展后的中心超像素块的归属参数,根据归属参数进行归类并得到裂缝区域。本发明通过对采集到的裂缝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后,排除噪声超像素块对裂缝轮廓检测的影响,而后排除杂草和小石块的超像素块对中心超像素块的干扰,得到中心超像素块,并得到中心超像素块的延展中心超像素块,使得对裂缝轮廓延展量化更准确,而后通过确定归属参数进一步得到属于裂缝轮廓区域的超像素块,使得最终对裂缝轮廓提取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45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07042.4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神经网络的山地林草生命共同体损毁程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山地生态区域的灰度图像构建初始灰度直方图,将灰度图像中的像素点划分为波谷像素点和波峰像素点;基于各波谷像素点对应的窗口内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各波谷像素点的细节信息丢失程度,基于各波峰像素点的预设邻域内波峰像素点的灰度值的种类数,确定各波峰像素点的灰度过增强程度,进而得到各像素点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影响程度;基于影响程度和初始灰度直方图中各灰度级上像素点的数量得到目标灰度直方图,对目标灰度直方图均衡化处理获得增强后的遥感图像,进而确定损毁程度。本发明提高了山地生态区域损毁程度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622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19409.4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土地储备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监测及标准化模块,数据交流和共享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各项地质灾害数据,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采集到的各项数据;所述数据标准化模块对不同的数据格式进行统一;所述数据交流和共享模块用于地质险情的预测,包括调查评价单元,群测群防单元,大数据存储单元和机器学习单元。本发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用专业的方式采集地质灾害数据,建立地质灾害详查数据库,对地质灾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提高地质灾害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有效性,对提高有效防治地质灾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