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半潜和立柱式结构的风机基础、使用方法及风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834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94802.5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融合半潜和立柱式结构的风机基础、使用方法及风机系统,具备了立柱式基础和半潜式基础的优点,通过边立柱与横撑设置为中空结构,边立柱的底端以及横撑内设置压载填充物,采用被动压载的方式,使得主立柱的底端面与边立柱的底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即可满足稳定性的目的,避免了主立柱向水下过度延伸或设置配重设备增加成本的问题;并且,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十字钢板保证了刚度要求;多个阻尼板能够降低海水对边立柱的冲刷,以及在竖直方向上提高了抗倾斜能力,边立柱倾斜设置与多个阻尼板配合能够提高在垂荡、横摇、纵摇及艏摇等多个自由度方向上的减摇效果。

    一种用于海洋柔性管线的密封防弯接头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8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610810.2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柔性管线的密封防弯接头及其组装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所述接头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接头机构,每组接头机构包括接头前端、接头中端和接头末端,所述接头前端设置接头内套,接头中端设有接头外套、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接头末端设有防弯器,所述接头内套的后端上部连接至接头外套的第一端,下部装有第一密封组件,所述接头外套的第二端的上部与防弯器连接,下部装有第二密封组件,柔性管线依次穿过防弯器、第二密封组件和接头外套,其解决了柔性管线密封、接头与管线连接以及管线系统在接头附近容易发生破坏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海上光伏桁架的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08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0704.5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上光伏桁架的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防腐涂料,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甲组分和乙组分的质量比为3~6:1,其中,甲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纳米氧化锌改性环氧树脂A 18~35份,活性稀释剂2~6份,分散剂0.2~1.2份,紫外光吸收剂0.1~0.6份,纳米金红石型钛白10~30份,物理阻隔颜料5~15,体质填料10~20份,触变剂0.5~1.5份,溶剂5~10份;乙组分,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聚酰胺固化剂10~20份,抗老化剂0.5~2份,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0.5~3份,溶剂3~10份;所述活性稀释剂为环氧当量为250‑350g/eq的低分子量环氧化合物。该防腐涂料在满足海上光伏桁架防腐要求的同时,可以提高环氧厚浆涂料的耐候性能,使之在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放置过程中无明显黄变与粉化。

    一种DRU-MMC送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54160.9

    申请日:2023-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RU‑MMC送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建立目标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系统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且表示目标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系统向电网输送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建立多输出PID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所述模型进行dq轴电流控制;对有功和无功功率进行限幅;受端MMC变换器进行无功功率控制,在并网点电压下降时,控制系统发出无功功率,当并网点电压上升时,控制系统吸收无功功率;辅助MMC变换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控制系统传输功率。本发明将多输出PID神经网络,应用于dq轴电流解耦,有效提高电流控制的自适应能力,免除解耦对电路参数的依赖,且提高了控制精度。

    含二极管整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交流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441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91413.4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二极管整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电压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为双端系统,送端为二极管整流器,受端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送端交流侧与新能源电站连接,受端交流侧接入交流电网,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在送端交流侧,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送端的交流电压,当无功补偿器的子模块电压高于指令值时,控制交流电压幅值的指令值增大,当无功补偿器的子模块电压低于指令值时,控制交流电压幅值的指令值减小;根据交流电压幅值的指令值,通过对交流电压的dq分量分别做闭环PI控制,控制结果作为电流环的指令值,根据电流环的指令值对电流做闭环PI控制后,控制结果作为三相调制波的dq分量,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一种自稳性浮式风机基础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19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3589.5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稳性浮式风机基础,通过在浮式风机基础中心立柱的底部连接向下延伸的桁架结构并在桁架结构底部连接固体压载物,极大的降低整机重心,使重心位于浮心之下,形成自稳性结构;为方便拖航,将中心立柱与底部固体压载物之间的桁架式连接结构设计为可伸缩结构;该浮式风机基础采用上下两组系泊缆,以限制其在风浪流等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六自由度运动响应。此外,本发明将该浮式风机基础的边立柱向其与中心立柱连线的反方向倾斜,以增大边立柱提供的回复力矩,提高浮式风机基础的纵摇和横摇性能。

    一种500kV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及海上风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3893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03529.3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升压站技术领域,提供了500kV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及海上风电系统。其中,500kV预制舱式海上升压站包括底层为甲板层,且兼作电缆层,布置有一二次电缆及海缆;二层为变电层,中间布置有两台主变压器、两台电抗器及附属设备;三层为设备层,叠在二层变电层上方;所述底层、二层和三层中均布置有若干个预制舱模块;至少两个预制舱模块组合成一个独立的预制舱结构;顶层为平台层,直接在三层设备层水平舱体盖上方布置;所述顶层上安装有起吊设备和天线设备,起吊范围覆盖整个海上升压站吊装区域,天线设备位于起吊范围之外,其通过标准化模块,使各功能舱室标准化,能够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差错率。

    一种DRU-MMC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835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8762.2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RU‑MMC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功率控制方法,其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包括二极管整流单元以及通过直流输电线路连接的换流器,所述二极管整流单元的交流侧通过交流输电线路与新能源电站连接,且通过辅助交流输电线路与交流电网连接;所述辅助交流输电线路用于为系能源电站提供黑启动功率和并网交流电压;所述换流器的交流侧与交流电网连接,其中,所述换流器用于根据流入辅助交流线路的有功功率对直流电压指令值进行调节,通过直流电压指令值的调节实现对流入二极管整流单元的有功功率控制,使流入辅助交流线路的有功功率趋于零。

    一种装配式混合型浮式风机基础及风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69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61279.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机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合型浮式风机基础及风机系统,包括若干连接杆件、分别设置于连接杆件两端的重力块和浮力舱、设置于浮力舱的顶部正中心的中心立柱、呈环形阵列设置在中心立柱周围的若干半潜式边柱以及用于连接半潜式边柱与浮力舱的变截面梁;所述中心立柱,用于固定风机;所述连接杆件采用分段设计,且段数根据重心和浮心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变截面梁与浮力舱的连接处截面面积大于与半潜式边柱连接处的截面积。不仅增加了平台的整体稳定性,实现了在不同水深环境中优异的水动力性能,而且有效避免了横撑和斜撑焊接处的应力集中问题,提高了浮式基础的疲劳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