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6622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10111.6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一种移动式隧道施工接力抽排水装置,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连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集水箱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集水箱内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部连接出水管,所述集水箱侧壁上设置有控制潜水泵启闭的控制表盘,所述控制表盘电连接集水箱内的低水位电子式水位开关和高水位电子式水位开关,所述集水箱底部四个角均设有万向轮以及轮子紧固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达到持续排水的目的,用集水箱代替集水坑,突破了集水坑因地形地势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移动、占地面积小,可长期反复使用,并有效地解决了长距离反坡排水问题,提高隧道施工效率。

    一种U型隧道施工通风模拟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7782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61684.X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一种U型隧道施工通风模拟试验平台,包括主隧道和导风筒,所述主隧道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主隧道包括根据实际施工隧道长度、倾斜角度排布、且等比例缩放的下行段、水平段和上行段,下行段、水平段和上行段分别由多段U型隧道模型单元相互密封连接形成,下行段、水平段和上行段之间通过伸缩软管密封连接,所述主隧道内安装有与主隧道长度相匹配的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出口与主隧道封闭端之间设有间距A,所述主隧道内设有测量隧道内风速的多个等截面风速测量系统,本发明用于研究U型隧道施工期间通风流场、通风参数,既可用来防范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安全问题,又可为有限空间的复杂流动现象的研究提供依据。

    一种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

    公开(公告)号:CN10417918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30783.7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包括前、后两排抗滑桩,其特点是前排抗滑桩采用全长式抗滑桩,后排抗滑桩则采用沉埋式抗滑桩,通过降低后排桩受荷段长度,减小后排桩所承担的滑坡推力,从而增大前排桩所承担的滑坡推力。其目的是调节前、后排桩之间的受力与变形,解决前、后排桩受力与变形不均匀的问题,使前后排桩均能充分发挥其抗滑作用。采用中间密、两边疏的布置形式也可使滑坡体两侧的抗滑桩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种抗滑桩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66594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90687.5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申永江 杨明

    Abstract: 一种抗滑桩,所述抗滑桩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抗滑桩面向滑坡体的滑动面一侧设有多个与抗滑桩中部空腔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抗滑桩的空腔的底部设有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的出水口与外界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抵抗巨大的滑坡推力,避免了双排桩或多排桩前后排抗滑桩受力不均的现象,同时,又可以排除地下水位,施工方便快捷,抗滑效率高,节省费用。

    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211227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06882.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梁柱整体式预制节点包括垂直布设的柱连接段和水平布设的梁连接段,柱连接段和梁连接段均由钢管构成,梁连接段固定在柱连接段上,柱连接段和梁连接段用于与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的一侧为连接端,柱连接段和梁连接段的连接端为空心形成用于搭接的空管段、其余部分内预先灌注有混凝土,空管段上预留有注浆孔,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分别与梁连接段和柱连接段的连接端焊接、螺栓连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后通过注浆孔在空管段内灌注混凝土将钢管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分别与梁连接段和柱连接段连接紧固,本装置充分发挥钢管混凝土的工作特点,梁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显著提高,且施工简便可以大大缩短工期。

    一种不同含水率土样/岩样制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1579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30243.3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不同含水率土样/岩样制作装置,主机箱内为一个封闭的空间,主机箱内在中部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重量检测装置,重量检测装置上设有称重用的托盘,托盘将主机箱内空间分为上侧的土样/岩样放置空间和下侧的加湿空间,主机箱的加湿空间内设有水箱,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主机箱在土样/岩样放置空间所在位置设有方便土样/岩样放入和取出的箱门,主机箱内在土样/岩样放置空间的顶部设置有气压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湿度检测装置。本发明使得所得到的土样/岩样含水状态更加均匀,土样/岩样物理力学性质稳定易于控制,且操作过程简便,制备效率高。

    一种监测边坡地下水位的抗滑桩

    公开(公告)号:CN10329085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190143.9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申永江

    Abstract: 一种监测边坡地下水位的抗滑桩,所述抗滑桩的中部设有空腔,所述抗滑桩面向滑坡体的滑动面一侧设有多个与抗滑桩中部空腔连通的集水孔,所述抗滑桩的空腔内在所述集水孔的下方设有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仪,所述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仪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设置在所述抗滑桩外的数据发射装置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远程无线传输,从而可以根据监测的信息对抗滑桩桩位处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和维护,实现滑坡的及时预警。

    一种超长隧道风仓接力压入式多工作面通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9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99416.1

    申请日:2024-0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隧道风仓接力压入式多工作面通风方法,旨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超长隧道多工作面同时施工时风压损失较大,风筒远距离送风难以满足掌子面附近通风需求的难题。为此,本发明提供的超长隧道风仓接力压入式多工作面通风方法,在辅助坑道与正洞交叉口上方设置风仓,并在辅助坑道洞口设置轴流风机,连接可变超大风道至交叉口风仓,通过压入式送风的通风方式将新鲜空气送至风仓,风仓上对应正洞的每个工作面均设有出风口,每个出风口上均连接有延伸至相应工作面处的送风风筒,根据隧道施工组织安排,开启送风风机通过送风风筒向各工作面供风,通过智能联动控制送风风机与洞口轴流风机的启闭,保证风仓结构完整性不被破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