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DO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60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71966.3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DO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制备方法,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以杆菌和球菌为主,具有较高的亚硝酸盐累积能力、反硝化能力和异养菌活性,可以避免高NH4+-N选择富集亚硝化细菌时带来的游离氨抑制问题,在高DO条件下,实现短程硝化的同时不会增加短程硝化过程N2O的释放。该方法制备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颗粒结构紧凑、稳定性能良好,适合处理低COD高NH4+-N废水,能够确保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准生态湖河堤岸斜坡的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8126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10014502.9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生态湖河堤岸斜坡的防护方法,该方法是在堤岸斜坡的坡面上开挖沟渠,使沟渠纵横相连呈网络状,沟渠的宽度为30cm-40cm,深度为25cm-30cm,对于沙质土壤的堤岸斜坡,各条沟渠之间构成的框架内的面积为3m2-4m2,对于粘性土壤的堤岸斜坡,各条沟渠之间构成的框架内的面积为5m2-6m2,采用高密度定植的方式在沟渠内种植湿生植物,在各条沟渠之间构成的框架内种植地被植物,在坡面的下部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本发明施工简单,成本低,能起到防冲刷、保护土堤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水土,降低坡面被冲刷的程度,为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使坡岸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湿地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975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238005.2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是在湿地中现有自然岛或湿地中硬地基的基础上,用建筑废弃物与河泥或塘泥以体积比为2∶3的比例堆成岛体,堆积过程中逐层平整、碾压,在岛体顶部周围用石块和水泥砂浆砌筑,顶部中间种植旱生及湿生植物,在岛体表面周边的岛坡上用石块和水泥砂浆砌成纵横相连的框架体,框架体的空格内部填充废砼体或砾石,在废砼体或砾石上喷射或灌注泥浆,泥浆的厚度能够覆盖住砾石或毛石为度,然后在泥浆层上种植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对于较大的植物在填充废砼体或砾石前种植。本发明成本低,施工方便,有利于保持水土,降低岛体被冲刷的程度,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一种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3192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121473.3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用于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在气提式间歇反应器(SBAR)的底侧外侧安装对称的永磁铁,使反应器内部产生稳定的静态磁场;同时向SBAR中投加絮状好氧活性污泥作为种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SBAR按进水-曝气-沉降-排水的方式运行。本发明能加速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絮状活性污泥完全颗粒化的时间缩短至3~4周,解决现有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方法获得的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好,可显著提高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

    一种高DO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60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71966.3

    申请日:2010-05-1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DO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的制备方法,属于废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以杆菌和球菌为主,具有较高的亚硝酸盐累积能力、反硝化能力和异养菌活性,可以避免高NH4+-N选择富集亚硝化细菌时带来的游离氨抑制问题,在高DO条件下,实现短程硝化的同时不会增加短程硝化过程N2O的释放。该方法制备的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颗粒结构紧凑、稳定性能良好,适合处理低COD高NH4+-N废水,能够确保短程硝化反硝化颗粒污泥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准生态湖河堤岸斜坡的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8126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14502.9

    申请日:2009-02-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生态湖河堤岸斜坡的防护方法,该方法是在堤岸斜坡的坡面上开挖沟渠,使沟渠纵横相连呈网络状,沟渠的宽度为30cm-40cm,深度为25cm-30cm,对于沙质土壤的堤岸斜坡,各条沟渠之间构成的框架内的面积为3m2-4m2,对于粘性土壤的堤岸斜坡,各条沟渠之间构成的框架内的面积为5m2-6m2,采用高密度定植的方式在沟渠内种植湿生植物,在各条沟渠之间构成的框架内种植地被植物,在坡面的下部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本发明施工简单,成本低,能起到防冲刷、保护土堤的作用,有利于保持水土,降低坡面被冲刷的程度,为动植物及微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使坡岸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一种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5319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110121473.3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用于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在气提式间歇反应器(SBAR)的底侧外侧安装对称的永磁铁,使反应器内部产生稳定的静态磁场;同时向SBAR中投加絮状好氧活性污泥作为种泥,进行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SBAR按进水-曝气-沉降-排水的方式运行。本发明能加速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絮状活性污泥完全颗粒化的时间缩短至3~4周,解决现有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时间过长的问题。该方法获得的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好,可显著提高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

    湿地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9758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38005.2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地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是在湿地中现有自然岛或湿地中硬地基的基础上,用建筑废弃物与河泥或塘泥以体积比为2∶3的比例堆成岛体,堆积过程中逐层平整、碾压,在岛体顶部周围用石块和水泥砂浆砌筑,顶部中间种植旱生及湿生植物,在岛体表面周边的岛坡上用石块和水泥砂浆砌成纵横相连的框架体,框架体的空格内部填充废砼体或砾石,在废砼体或砾石上喷射或灌注泥浆,泥浆的厚度能够覆盖住砾石或毛石为度,然后在泥浆层上种植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对于较大的植物在填充废砼体或砾石前种植。本发明成本低,施工方便,有利于保持水土,降低岛体被冲刷的程度,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框架结构生态河道堤岸的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29755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810238006.7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生态河道堤岸的构筑方法,在河道堤岸上建立纵横交错并相连的框架体,框架体中空格的面积为2平方米-3平方米,在框架体空格内填充砾石、毛石或两者的混合物,然后在填充的砾石或废砼体上喷射或灌注泥浆,泥浆的厚度能够覆盖住砾石或毛石为度,泥浆上面种植植物,所种植物沿河堤坡自上至下分别种植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对于较大的植物在填充废砼体或砾石前种植。本发明使河道堤岸上的框架体成为一个相连的整体,保证了河道堤岸的整体牢固,能有效的防止坍塌,框架体内种植植物,减少了水土流失,又能确保土壤-植物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成为生态河道,且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