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组件、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70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55590.1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制冷设备。换热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分流阀、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部件、第二分流阀、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部件和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包括第一排气口、第一回气口和第二回气口;第一分流阀的第一端与第一排气口连接;第一换热器与第一分流阀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节流部件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分流阀的第二端与第一回气口连通,第二分流阀的第三端与第一分流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换热器与第二分流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节流部件与第二换热器连接;气液分离器包括入口、第二排气口和排液口,入口与第一节流部件连接,排液口与第二节流部件连接,第二排气口与第二回气口连接。

    换热组件、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制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70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55536.7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组件、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制冷设备。压缩机包括第一排气口、第一回气口和第二回气口;第一分流阀的第一端与第一排气口连接,第一分流阀的第三端与第一回气口连接;第一换热器与第一分流阀的第四端连接;第一节流部件与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二分流阀的第一端与第一节流部件连接;气液分离器包括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第一口与第二分流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口与第二回气口连接;第二节流部件与第三口连接;第二换热器与第二节流部件连接;旁通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分流阀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器连通。

    换热系统和制冷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1022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019156.3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和制冷设备,包括:三吸气口式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节流件、气液分离器、第二节流件、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和喷射器形成的冷媒回路,其中,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和压缩机相连通,第一蒸发器的第一出口和压缩机相连通,第二蒸发器的第二出口和第三蒸发器的第三出口通过喷射器和压缩机相连通。

    换热系统和制冷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90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10874929.1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和制冷设备,其中,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压缩机相连接;过冷管,和第一换热器相连接;节流阀,和过冷管相连接,节流阀的导通状态包括节流状态和非节流状态;第二换热器,和节流阀相连接;回气管,连接第二换热器和压缩机。本发明提出的换热系统,节流阀的导通状态包括两个,在节流阀的导通状态处于节流状态的情况下,换热系统可以进行正常的换热工作。在节流阀的导通状态处于非节流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对换热系统进行抽真空,由于节流在非节流状态的导通状态下,更加便于排出气体,更加便于对换热系统进行抽真空,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533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210478318.5

    申请日:2022-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电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其中,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除霜指令,进入到除霜模式;在除霜模式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压缩机的频率,使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饱和温度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室内环境温度,调节膨胀阀的开度,使通过膨胀阀的冷媒满足除霜需求;在满足第一条件后,退出除霜模式。本发明提出的换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取消了电加热件,进而降低了除霜过程的功耗,并且,由于除霜过程中蒸发器依旧是制冷模式运行,因此,蒸发器的升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蒸发器以及原有制冷温度的温差,提升制冷效果,对于冰箱而言,可以减小对间室温度的影响,提升对食材的保鲜效果。

    气液分离器及制冷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64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10009.X

    申请日:2023-01-04

    Inventor: 李娟 张洋洋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设备气液分离器及制冷设备。其中,气液分离器包括:容器,容器包括主体和端盖,端盖接合固定于主体的开口端,端盖设有出气接口,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液接口及安装口,端盖朝向容纳空间的一侧设有滤网安装架,滤网安装架包括过滤隔板和输气管,输气管的出口和出气接口连通,过滤隔板设有过滤导流孔;输入管,输入管延伸至过滤隔板和端盖之间;过滤网,过滤网安装固定于滤网安装架,过滤网围设住输气管的入口。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在容器中安装过滤网等功能件,需要在容器的内壁上形成定位、卡接或固定过滤网的结构,导致使得容器的结构复杂,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

    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64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009517.6

    申请日:2023-0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包括:容器,容器的相对两端分别沿径向收缩形成有出气接口和出液接口,容器在出气接口和/或出液接口处分段连接;输入管,输入管的一端插入容器中,输入管用于将气液混合物输送至容器中;至少一个功能件,功能件焊接于容器的内壁上,功能件用于对流体进行过滤和/或导流和/或分隔。本申请提供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将功能件焊接于容器的内壁上,使得不必在容器的内壁上形成用于定位、固定或卡接功能件的结构,也能够实现功能件的安装,从而简化了容器结构,简化了容器的制作工艺,降低了容器的制造成本。

    压缩机结构和制冷设备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9855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640444.7

    申请日:2020-07-06

    Inventor: 李娟 肖帅 黄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结构和制冷设备,其中,压缩机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电机,设于容纳腔内,电机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绕组;曲轴箱,设于容纳腔内,且曲轴箱设于电机的一端,曲轴箱内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曲轴,其中,电机靠近曲轴箱的一端的绕组上设有沿电机的轴向向另一端凹陷的凹陷部,曲轴箱的一部分设于凹陷部围成的空间内。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曲轴箱的一部分设于凹陷部围成的空间内,可将曲轴箱整体下沉,在不影响内部曲轴箱和电机的尺寸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压缩机结构整体在电机的轴向方向的尺寸,更利于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压缩机、制冷系统及冰箱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551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911495.6

    申请日:2019-09-25

    Inventor: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制冷系统及冰箱,压缩机包括:气缸和微通道换热器。气缸内限定出压缩腔,微通道换热器设在气缸上,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沿气缸的周向延伸,换热器本体具有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气缸上设置微通道换热器且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器本体沿气缸的周向延伸,压缩机在运行的过程中,有效的带走压缩过程产生的热量,有效的降低压缩机气缸内的温度,实现近似的等温压缩过程,提升压缩机的压缩效率。并且,利用微通道换热器体积小、换热系数大、换热效率高的特点,在压缩机的体积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占用空间,且同时可以提高换热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