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7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42753.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 安徽气象信息有限公司
Abstract: 融合FY‑4A卫星与站点观测数据的雾区识别系统,属于雾区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站点单站监测结果精度高,但受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部分交通线路能见度监测站点数量不足如国省道、江河湖面等,大雾监测受限的问题;本申请通过雾区数字化子系统流程化输出基于卫星数据以及站点数据联合下的雾区格点文件,以及通过数字化提取子系统汲取雾区数字化子系统中的各个数据进行多元学习建模,最后达到使用站点能见度观测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订正,完善雾区识别结果的准确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19201.5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IPC: G06Q10/047 , G01W1/10 , G06Q50/14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点雾天能见度预报及路线推荐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实时的景区多个景点的不同观赏位置的雾天能见度/时间数据曲线;获取预选的观赏景点的多个观赏位置信息;根据游客入口位置并基于多个观赏位置信息规划所有可能的观赏路线;基于所述所有可能的观赏路线获取游客到达每条观赏路线中各个观赏位置的时间数据;获取时间数据对应的雾天能见度数据;计算获得每个观赏位置的观赏度得分;将观赏度得分总和最大的对应的一条或多条观赏路线推送给游客。本发明解决了针对实时预测的雾的大小给游客推荐合适的观赏路线的问题,使得游客可以有更好的观景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9201.5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IPC: G06Q10/047 , G01W1/10 , G06Q50/14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点雾天能见度预报及路线推荐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实时的景区多个景点的不同观赏位置的雾天能见度/时间数据曲线;获取预选的观赏景点的多个观赏位置信息;根据游客入口位置并基于多个观赏位置信息规划所有可能的观赏路线;基于所述所有可能的观赏路线获取游客到达每条观赏路线中各个观赏位置的时间数据;获取时间数据对应的雾天能见度数据;计算获得每个观赏位置的观赏度得分;将观赏度得分总和最大的对应的一条或多条观赏路线推送给游客。本发明解决了针对实时预测的雾的大小给游客推荐合适的观赏路线的问题,使得游客可以有更好的观景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1111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52643.8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IPC: G01W1/10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N20/00
Abstract: 基于气块反向追踪的大雾短期预报方法,属于气象预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0:大雾分区;S200:选取预报因子;S300:样本处理;S400:建立预报模型;S500:评估计算;本发明从大雾形成机理的角度出发,利用客观方法来完成大雾分区,将出雾一致的站点划分到同一个区域,对每一个预报位置采用追踪气块的方式,获取起报时刻气块位置、气象参数等信息,与其他影响大雾出现的气象条件一起作为影响大雾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训练,彼此间通过对训练集和测试集的预报准确性进行对比,选取预报准确率最高的模型作为最终模型,再利用最终模型通过输入实时气象数据进行大雾短期预报,提高了大雾短期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3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58878.4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气象预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获取到的地面气象数据、标准等压面气温和云顶气温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具备出现冻雨的条件;在确定具备出现冻雨的条件的情况下,依据地面气象数据,从多个预设的厚度增量预测方式中选择目标厚度增量预测方式;使用目标厚度增量预测方式对线路覆冰厚度增量进行预测,结合覆冰初始厚度,进而获得线路覆冰厚度。选择与地面气象数据相匹配的目标厚度增量预测方式对线路覆冰厚度进行预测,从而使用该目标厚度增量预测方式对线路覆冰厚度进行预测,使获得的线路覆冰厚度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645290.X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安徽省气象台 ,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安徽分院(安徽省信息工程学校) ,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 安徽省气候中心 , 安徽建筑大学
Inventor: 张娇 , 王东勇 , 叶金印 , 姚晨 , 王根 , 魏凌翔 , 余金龙 , 安晶晶 , 朱红芳 , 邓淑梅 , 朱佳宁 , 郑淋淋 , 童金 , 罗静 , 周胜男 , 邱学兴 , 刘杰 , 杨祖祥 , 陆雅君 , 陶玮 , 丁从慧 , 邵立瑛 , 周晓晔 , 李劲 , 徐怡 , 娄珊珊 , 靳莉莉 , 姚叶青 , 刘晓蓓 , 谢五三 , 刘高平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F17/18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雪冰冻天气即时性评价和预测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将积雪和电线结冰观测值分别进行增量变化处理,使其与天气预报业务中降雪和冻雨预报所表征的物理意义相一致,解决了观测资料和预报量表达形式不匹配问题,实现了用同一方法对降雪冰冻日和过程即时性评价与预测性评估无缝衔接;该方法采用综合量化指标对独立或叠加出现降雪和冻雨的降雪冰冻日和过程进行强度判定,解决了同时出现降雪和冻雨两种天气时需采用不同方法分析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根据气象部门降雪和冻雨预报产品,参照历史降雪冰冻日和过程即时性评价,可实现对未来降雪冰冻日和过程的预测性评估,为政府、交通和供电等部门的应急决策和行业调度提供更精准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66871.6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安徽气象信息有限公司
IPC: G06V20/56 , B60W50/14 , G06V10/143 , G06V10/44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6V20/58 ,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气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雪路面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车载摄像头获取道路可见光视频与热红外视频,基于可见光视频与热红外视频获取图像数据和车道线数据;向路侧气象站发送请求,获取路侧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基于如下算式计算每个车道的总分:积雪总分i=第一图像数据得分i×w1+第一气象数据得分i×w2+第一车道线数据得分i×w3,i表示第i车道;当积雪总分i≥0.7时,判定为积雪路面;当有积雪总分小于0.7的车道时,向驾驶员推荐该车道,当所有车道积雪总分均≥0.7,向驾驶员推荐总分最低的车道。本发明不需要沿道路布设大量传感器,同时结合车道线信息提升了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316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66871.6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 安徽气象信息有限公司
IPC: G06V20/56 , B60W50/14 , G06V10/143 , G06V10/44 , G06V10/54 , G06V10/764 , G06V20/58 ,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气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雪路面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车载摄像头获取道路可见光视频与热红外视频,基于可见光视频与热红外视频获取图像数据和车道线数据;向路侧气象站发送请求,获取路侧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基于如下算式计算每个车道的总分:积雪总分i=第一图像数据得分i×w1+第一气象数据得分i×w2+第一车道线数据得分i×w3,i表示第i车道;当积雪总分i≥0.7时,判定为积雪路面;当有积雪总分小于0.7的车道时,向驾驶员推荐该车道,当所有车道积雪总分均≥0.7,向驾驶员推荐总分最低的车道。本发明不需要沿道路布设大量传感器,同时结合车道线信息提升了识别的准确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