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52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00633.5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23/046 , G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T实时扫描的CO2封存试验系统,属于CO2封存领域;试验系统包括CT扫描单元、进气单元、围压单元、试样夹持器、抽真空单元、气体收集单元以及数据采集器;试样夹持器对试样进行固定,CT扫描单元包括X‑射线管和CT接收器,X‑射线管发出射线穿过试样夹持器中的试样,并投影在CT接收器中,从而在微细观角度下监测煤体内部裂隙的动态演化过程;进气单元中的CO2气瓶通过导管与试样连通,并能够将CO2注入试样中,导管上设置有气体进口流量计;所述气体收集单元包括气体收集器和气体出口流量计,数据采集器用于统计气体出口流量计和气体进口流量计传过来的数据,从而得到CO2封存量,能够实时扫描煤体内部裂隙变化以及监测气体流量变化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58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57252.4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MTS 816实验的破碎试样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其中,用于MTS 816实验的破碎试样收集装置,涉及MTS 816实验机,包括防护机构以及回收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罩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收罩的底部的皮套,所述回收罩螺纹连接在所述防护罩的底部,且所述回收罩的内部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相连通;使用状态下,所述MTS 816实验机的传感器位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MTS 816实验机的底座位于所述防护罩内和所述回收罩内,所述皮套包裹在所述MTS 816实验机的底座的外围。本发明有助于在MTS 816实验结束中,试样易崩碎误伤操作人员,实验结束后破碎试样不易收集,无法对其破碎形态开展后续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64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580234.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防霍普金森压杆杆件崩落的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实验设备保护技术领域,压杆杆件包括两个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吸收杆、透射杆以及入射杆,入射杆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拉杆,两个固定拉杆之间设有若干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开放型圆形防护罩,开放型圆形防护罩的两端通过伸缩拉杆连接有半开放型固定罩,伸缩拉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分别与半开放型固定罩以及开放型圆形防护罩连接,半开放型固定罩的外侧上设有铰支座;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防护装置,能够巧妙地约束杆件不偏离受冲击轨道的范围,保证了试验人员的安全,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安全系数,有效地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6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80234.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防霍普金森压杆杆件崩落的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实验设备保护技术领域,压杆杆件包括两个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吸收杆、透射杆以及入射杆,入射杆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拉杆,两个固定拉杆之间设有若干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开放型圆形防护罩,开放型圆形防护罩的两端通过伸缩拉杆连接有半开放型固定罩,伸缩拉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分别与半开放型固定罩以及开放型圆形防护罩连接,半开放型固定罩的外侧上设有铰支座;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防护装置,能够巧妙地约束杆件不偏离受冲击轨道的范围,保证了试验人员的安全,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安全系数,有效地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55868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357252.4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MTS 816实验的破碎试样收集装置及使用方法,其中,用于MTS 816实验的破碎试样收集装置,涉及MTS 816实验机,包括防护机构以及回收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罩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收罩的底部的皮套,所述回收罩螺纹连接在所述防护罩的底部,且所述回收罩的内部与所述防护罩的内部相连通;使用状态下,所述MTS 816实验机的传感器位于所述防护罩内,所述MTS 816实验机的底座位于所述防护罩内和所述回收罩内,所述皮套包裹在所述MTS 816实验机的底座的外围。本发明有助于在MTS 816实验结束中,试样易崩碎误伤操作人员,实验结束后破碎试样不易收集,无法对其破碎形态开展后续研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1529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800633.5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23/046 , G0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T实时扫描的CO2封存试验系统,属于CO2封存领域;试验系统包括CT扫描单元、进气单元、围压单元、试样夹持器、抽真空单元、气体收集单元以及数据采集器;试样夹持器对试样进行固定,CT扫描单元包括X‑射线管和CT接收器,X‑射线管发出射线穿过试样夹持器中的试样,并投影在CT接收器中,从而在微细观角度下监测煤体内部裂隙的动态演化过程;进气单元中的CO2气瓶通过导管与试样连通,并能够将CO2注入试样中,导管上设置有气体进口流量计;所述气体收集单元包括气体收集器和气体出口流量计,数据采集器用于统计气体出口流量计和气体进口流量计传过来的数据,从而得到CO2封存量,能够实时扫描煤体内部裂隙变化以及监测气体流量变化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7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92871.6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岩材料动态剪切试验的装置,透射杆以及入射杆上均贴合有应变片用于测量不同荷载下对应的应变脉冲,套筒的前盖内径与透射杆直径一致用于套接透射杆,套筒的后端内径与剪切装置垫块的外径一致用于套接剪切装置垫块,剪切装置垫块前端与透射杆接触;剪切装置垫块后端设有凹槽,凹槽的大小与入射杆的外径相匹配,剪切装置垫块后端紧密接触煤岩材料试件,煤岩材料试件与入射杆接触。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煤岩材料动态剪切试验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SHPB系统进行改进,适用于测定煤岩材料的动态剪切强度,解决了煤岩材料在中高应变加载率下剪切强度难以测量计算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以保证试验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7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29371.5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式CT扫描单轴加载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无线式CT扫描单轴加载实验装置,所述无线式CT扫描单轴加载实验装置包括单轴加载组件、CT扫描组件、支撑组件和远程控制组件。本发明中,一方面,采用无线连接的远程控制方式取代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摆脱连接线的束缚,使得实验不论是在装配方面还是操作方面均具有较大的简便性,既利于实验的顺利开展,也有助于延长煤岩加载系统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采用密封性较强的单轴加载组件来放置煤岩样品,抗干扰性强,再配合动力驱动的支撑组件使用,可实现煤岩加载过程中CT实时扫描,掌握煤岩样品在单轴加载时的裂隙演化特征,有助于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4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54846.6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7/04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CT瓦斯吸附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系统,用于以恒定压力由向管道内输出瓦斯气体;加载系统,与供气系统连通,用于输入水对样品施加轴向压力以及围压,以全方位扫描方式透射煤样并采集衰减射线信息;本发明适于煤对瓦斯的吸附量的测定以及瓦斯对煤体的实时劣化程度,可以测定出不同轴压、不同围压、不同瓦斯供给压力条件下煤样的裂隙演化规律、力学性质、渗透系数和瓦斯吸附量等参数,适合煤瓦斯吸附规律的试验,可准确模拟井下储层环境,实验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16955427U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23296252.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防霍普金森压杆杆件崩落的保护装置,属于实验设备保护技术领域,压杆杆件包括两个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之间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吸收杆、透射杆以及入射杆,入射杆的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拉杆,两个固定拉杆之间设有若干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包括开放型圆形防护罩,开放型圆形防护罩的两端通过伸缩拉杆连接有半开放型固定罩,伸缩拉杆的两端通过螺母分别与半开放型固定罩以及开放型圆形防护罩连接,半开放型固定罩的外侧上设有铰支座;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防护装置,能够巧妙地约束杆件不偏离受冲击轨道的范围,保证了试验人员的安全,增加了实验装置的安全系数,有效地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