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0688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319226.4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煤矸分选机振动给料排队装置,包括振动筛外壳,所述振动筛外壳内设置有振动筛选机构,所述振动筛选机构包括共振组件、排队组件和接渣组件,排队组件设置在共振组件的出口端并随共振组件同时振动,共振组件将煤和矸石的混合物振动分散成单独的个体并运送至排队组件,煤和矸石在排队组件上前后依次分散排列,残渣由排队组件上的空隙落入接渣组件,从而实现对煤和矸石快速有序地分离;本发明通过共振组件和排队组件的共同作用能够将煤和矸石的有效的分离开来,避免发生堆叠的现象,保证后续图像识别的顺利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5157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95526.4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融合的煤矸分选系统,属于煤矸分选领域;一种多功能融合的煤矸分选系统包括煤泥去除单元、拨料单元、物料输送单元、识别与定位单元、控制单元、气动单元以及煤质分析单元;煤泥去除单元的出料口设置在物料输送单元的上方,拨料单元布置在物料输送单元的上方,识别与定位单元、煤质分析单元均垂直布置于物料输送单元的水平面;控制单元与气动单元布置在物料输送单元的周围,从而来实现煤矸的分选;本发明集煤质分析、煤矸识别与分选的功能于一体,不仅可以分选煤矸,也可以对不同灰分或发热量的煤进行分类,为煤矸分选设备提供一种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120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1670.1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V20/00 ,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为了克服现有煤矸识别算法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算法的煤矸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在骨干网络中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来精简原网络模型参数数量从而提高网络的检测速度;通过引入卷积块注意模型增强煤矸目标在图像中的显著度,解决煤矸目标在输送带上由于光照等因素使得煤矸目标显著下降进而导致目标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针对煤矸小目标难以检测的问题,在原有网络head部分增加一层检测层,实现head部分的多尺度检测;最后对改进的YOLOv5算法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检测网络,本发明不仅可以准确快速的分辨煤矸目标,同时对煤矸小目标也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9198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491554.8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法选煤领域,具体是一种多通道离散型履带落料式煤矸分选装置,包括溜槽式振动喂料机、多通道离散型履带、图像识别装置、托板、触发装置、自锁装置、复位装置,所述的振动喂料机将原煤块状物料喂料至多通道离散型履带两侧连接的托板上;经图像识别装置识别决策,若为矸石,则控制触发装置将自锁装置解锁,释放托板,托板翻转后,矸石顺势滑落;翻转后的托板行至卸料端又经复位装置逆向推回再次自锁,随后进入下一个循环;本发明将输送装置离散为托板结构,通过翻转托板,利用煤和矸石的重力完成分离任务,此装置处理煤和矸石粒径上限大、附加设备少、无带出比、无辐射、噪音小、粉尘量少、结构紧凑、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2201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143980.2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干法选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视角成像的原煤预排矸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由振动筛分机,溜槽式振动喂料机,光源,线阵相机,成像背景装置,高频电磁阀,阵列喷嘴等组成;所述的溜槽式振动喂料机对块状物料进行排序;光源对物料进行打光,成像背景装置为一种自发光蓝色背景装置;双视角线阵相机对原煤正、反面图像进行采集;经过统计分析计算得出煤相对于矸石具有反光特性的特征差异信息,进而将原煤中矸石识别并剔除;本发明基于煤和矸石双面图像差异,可将原煤中矸石选出;结合X射线分选机,可将被识别为矸石的假中煤二次识别选出;整个过程不消耗水和化学试剂,无任何高能辐射。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08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69388.2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选煤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矿用破碎筛分装置,包括铰链式破碎机、支架、带式输送机和并联式振动筛,所述铰链式破碎机包括驱动轴支座、箱体支座、箱体和电动机;所述箱体支座和驱动轴支座均焊接在支架上,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箱体通过螺栓与支座固定,箱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器;本发明能够在遇到大而坚硬的矸石或其它杂物无法破碎时,能够防止破碎机被破坏,保障破碎机正常工作,破碎铰链能够对块煤进行挤压、劈开、折断、研磨破碎,破碎形式多样,破碎效果好,且对直径大的矸石进行分离时,减少未破碎的块煤的掉落量,减少了后期对未破碎块煤重新破碎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21251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56802.1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碳小车,包括车架、驱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所述的车架包括有车架板、承载块;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绕线轴、立杆;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有传动齿轮组和转向齿轮组,传动齿轮组由大小齿轮构成,大齿轮与绕线轴连接,小齿轮安装在后轮轴,驱动后轮;转向齿轮组由涡轮、蜗杆和转向小齿轮组成;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转向块、转向杆、转向板,转向块与涡轮轴连接;所述的行走机构包括一个转向轮、两个驱动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碳小车结构紧凑、部件少,并能可靠的完成周期性转向实现远距离S形轨迹行走。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1383723.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叉算法边缘检测理论和视觉特征的煤矸识别方法,根据煤和煤矸石的灰度图像的灰度值,在边缘附近存在沿着斜向‑45°和45°方向单调递增的现象,提出了交叉算法边缘检测理论,使用交叉算法进行煤和煤矸石图像的边缘检测,将检测结果经过形态学技术处理,获得单个煤和煤矸石图像的分割结果。提取煤和煤矸石单图的均值、对比度和熵值作为识别特征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解决了复杂背景条件下煤矸分选中存在的边缘检测失误、图像分割失真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图像分割精确、识别特征少、识别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200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451670.1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V20/00 ,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为了克服现有煤矸识别算法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算法的煤矸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在骨干网络中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来精简原网络模型参数数量从而提高网络的检测速度;通过引入卷积块注意模型增强煤矸目标在图像中的显著度,解决煤矸目标在输送带上由于光照等因素使得煤矸目标显著下降进而导致目标难以准确检测的问题;针对煤矸小目标难以检测的问题,在原有网络head部分增加一层检测层,实现head部分的多尺度检测;最后对改进的YOLOv5算法进行训练,得到最终的检测网络,本发明不仅可以准确快速的分辨煤矸目标,同时对煤矸小目标也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83723.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叉算法边缘检测理论和视觉特征的煤矸识别方法,根据煤和煤矸石的灰度图像的灰度值,在边缘附近存在沿着斜向‑45°和45°方向单调递增的现象,提出了交叉算法边缘检测理论,使用交叉算法进行煤和煤矸石图像的边缘检测,将检测结果经过形态学技术处理,获得单个煤和煤矸石图像的分割结果。提取煤和煤矸石单图的均值、对比度和熵值作为识别特征构建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解决了复杂背景条件下煤矸分选中存在的边缘检测失误、图像分割失真和识别精度低等问题,图像分割精确、识别特征少、识别准确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