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节能喷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477766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56590.4

    申请日:2016-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汽轮机节能喷嘴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喷嘴组体和高压转子,喷嘴组体和高压转子之间设置有气封齿,所述喷嘴组体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叶片;喷嘴组体内部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内设置有若干组导流片,两个相邻的第一叶片之间设置有一组导流片,导流槽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每组导流片包括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第一通孔位于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之间,第二叶片位于迎风侧,第二叶片顶部设置有朝向第三叶片倾斜的第一挡片,第二叶片的两侧设置有缺口,缺口上设置有朝向第三叶片倾斜的第二挡片,第三叶片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了蒸汽膨胀过程中出现的扰流,进一步提高了运行效率。

    氨逃逸检测装置及氨逃逸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095911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0935551.1

    申请日:2016-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逃逸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氨逃逸检测装置及氨逃逸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所述氨逃逸检测装置包括:发射管(1)、接收管(3),所述接收管与所述发射管同轴线设置;以及取样管(2),所述取样管用于设置在待检测烟道(4)内部,所述发射管靠近所述接收管的一端和所述接收管靠近所述发射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取样管的两端连接,所述取样管上形成有取样开口(2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氨逃逸检测装置由于在装配过程中发射管、接收管和取样管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安装间隙,该安装间隙用作膨胀间隙,使得即使待检测烟道的温度变化,发射管和接收管也能够保持良好的对准,保障氨逃逸检测装置的正常作业。

    氨逃逸检测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520834U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20640138.1

    申请日:2018-04-28

    Inventor: 张伟 孙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逃逸检测装置,该氨逃逸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检测部贯穿在待检测烟道中,检测部内部设置有检测空间,检测部上设置有导通孔,以将待检测烟道中的烟气引入检测空间中;氨检测装置,氨检测装置的发射部与接收部分别安装在检测部的两端,发射部与接收部对准设置,以检测检测空间中的氨气含量。通过贯穿的检测部,保证了检测部的两端的接收部及检测部的同心,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仪表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管路易抖动而无法一直同心的现象,省去了工作人员对仪表进行调整的时间。

    一种临机加热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77647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20013243.8

    申请日:2017-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锅炉节能领域,公开了一种临机加热系统,其中,该临机加热系统包括机组A和机组B,每个机组分别包括除氧器(1,1’)、锅炉(2,2’)、汽轮机(3,3’)和汽轮机排汽管道(4,4’),在同一个机组中,所述除氧器(1,1’)与所述锅炉(2,2’)连通,所述锅炉(2,2’)与所述汽轮机(3,3’)连通,所述汽轮机(3,3’)通过汽轮机排汽管道(4,4’)与除氧器(1,1’)连通,并且,机组A的汽轮机排汽管道(4)和机组B的汽轮机排汽管道(4’)连通,在两个汽轮机排汽管道(4,4’)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电动调节阀(8)。该临机加热系统可以有效地缩短机组的点火启动时间以及辅机电源消耗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