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8766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33687.7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J23/50 , B01J35/06 , B01J37/02 , C02F1/7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空心银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银纤维材料由银颗粒构成,构成纤维的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80~100nm。该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天然生物质棉纤维为模板,使其与一定浓度的银氨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银-棉花复合纤维,后对合成的复合纤维在控制工艺条件下进行煅烧,即得到银纤维功能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银纤维功能材料很好的保持了棉花状的微观形貌,机械强度好,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酚的还原降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此外,该方法制得的银纤维功能材料很容易实现固液分离,操作简单,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18766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033687.7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J23/50 , B01J35/06 , B01J37/02 , C02F1/7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空心银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银纤维材料由银颗粒构成,构成纤维的银颗粒的平均粒径为80~100nm。该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天然生物质棉纤维为模板,使其与一定浓度的银氨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得到银‑棉花复合纤维,后对合成的复合纤维在控制工艺条件下进行煅烧,即得到银纤维功能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银纤维功能材料很好的保持了棉花状的微观形貌,机械强度好,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对硝基苯酚的还原降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此外,该方法制得的银纤维功能材料很容易实现固液分离,操作简单,在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62296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40850.3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聚乙烯醇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将聚乙烯醇水浴加热使之溶解于蒸馏水中,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水溶性氧化剂,搅拌溶解为均一溶液并转移至水热釜中密闭;将水热釜于烘箱中加热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常温,抽滤反应料液,收集滤液,所得滤饼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即得单分散聚乙烯醇微球。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廉,制备的聚乙烯醇微球产率高,尺度均匀,单分散性好,在生物、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60916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814925.4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纳米碳球组装介孔碳纤维材料的方法,属于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氨三乙酸和可溶性金属亚铁盐或镍盐为原料,溶剂热法合成金属配合物纤维前驱体,将配合物纤维前驱体在密闭条件或氩气气氛下焙烧可得由核壳结构纳米球组装的碳/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将复合物纤维中纳米球的核(金属氧化物(金属))经酸蚀后,即可获得富含羧基基团、由纳米空心球组装而成的碳纤维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溶剂可回收再循环利用,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所制备的碳材料由纳米空心球组装而成,结构新颖,在吸附、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6091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14925.4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10 , C01P2004/50 , C01P2006/12 , C01P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纳米碳球组装介孔碳纤维材料的方法,属于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以氨三乙酸和可溶性金属亚铁盐或镍盐为原料,溶剂热法合成金属配合物纤维前驱体,将配合物纤维前驱体在密闭条件或氩气气氛下焙烧可得由核壳结构纳米球组装的碳/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物,将复合物纤维中纳米球的核(金属氧化物(金属))经酸蚀后,即可获得富含羧基基团、由纳米空心球组装而成的碳纤维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溶剂可回收再循环利用,制备成本低廉等优点;所制备的碳材料由纳米空心球组装而成,结构新颖,在吸附、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