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47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7243.X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 C04B3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稀土掺杂改性铁酸铋基陶瓷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标准固相反应烧结法,其过程包括烘料、按照正确的化学计量比称重、配料、球磨、烘干、过筛、压片,得到BiFeO3基陶瓷生坯,最后在900℃的高温烧结成瓷。该陶瓷表现出良好的铁电性、磁性,且具有优异的磁电耦合,同时该制备方法实施简单、可大批量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613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2804.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35/40 , C04B35/622 , C04B35/64 , H01G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介质储能器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熵设计铁酸铋基储能陶瓷、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材料化学组成式为(0.7‑x)Bi0.9(Sm0.5Gd0.5)0.1FeO3‑0.3(Sr0.5Ba0.5)TiO3‑xNaNbO3‑yMnO2,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15,y取值为0~0.005。本发明采用高熵策略设计弛豫铁电材料,多种元素占据该材料的同一位点产生晶格畸变,促进铁酸铋基陶瓷的弛豫特性,优化了电滞回线。引入NaNbO3反铁电材料,破坏长程铁电秩序,增强局部随机场,利于获得较低的Pr值。另外适当的添加0.5%mol的MnO2能够减少氧空位的浓度,从而减少了材料的漏电流,储能效率得以提升,这种材料设计不仅丰富了高熵陶瓷的应用领域,也为储能陶瓷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9033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8265.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4B35/26 , C04B35/622 , C04B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优异铁电性能的铁酸铋‑钛酸钡/钡铁氧体复合陶瓷冷烧结辅助制备方法:(1)按照正确化学计量比配料,球磨烘干,过筛得粉料;(2)将制得的粉料在高温下煅烧后,二次球磨并过筛得粉料;(3)将所得粉末加入聚乙烯醇(PVA,浓度为5wt%),研磨混合均匀;(4)得到的粉料在500MPa压力和180℃条件下冷烧结处理,获得初步致密化的陶瓷生坯;(5)将所得的陶瓷生坯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通过冷烧结处理后可以明显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从而细化陶瓷的晶粒尺寸,并改善复合陶瓷的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