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26980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117480.6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9/44
Abstract: 一种多注行波管阴极的老练工艺,包括灯丝分解和电极除气,工作时热子电压为6.3V,热子电流为2.0A,阴极工作温度为1050℃;灯丝分解:管壳自500℃进行降温,当降到450℃时,开始给热子组件按一定顺序加电,加电的电压依顺序递增,每次加电压持续一定时间,维持阴极附近的真空度小于1.33×10WPa,如果压强超过1.33×10-4Pa,降低灯丝电压,直到压强恢复,整个过程使阴极温度始终处于或高于管壳的温度;电极除气:先阴极加热除气,再栅极与阳极短路对阴极支取一定的电流除气,再栅极与阳极分开对阴极支取一定的电流除气,除气时阴极温度要始终高于工作温度。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多注行波管阴极的老练工艺,该工艺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226980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17480.6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9/44
Abstract: 一种多注行波阴极的老练工艺,包括灯丝分解和电极除气,工作时热子电压为6.3V,热子电流为2.0A,阴极工作温度为1050℃;灯丝分解:管壳自500℃进行降温,当降到450℃时,开始给热子组件按一定顺序加电,加电的电压依顺序递增,每次加电压持续一定时间,维持阴极附近的真空度小于1.33×10-4Pa,如果压强超过1.33×10-4Pa,降低灯丝电压,直到压强恢复,整个过程使阴极温度始终处于或高于管壳的温度;电极除气:先阴极加热除气,再栅极与阳极短路对阴极支取一定的电流除气,再栅极与阳极分开对阴极支取一定的电流除气,除气时阴极温度要始终高于工作温度。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多注行波管阴极的老练工艺,该工艺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1838552U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20594344.7
申请日:2010-11-03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23/027 , H01J25/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波管收集极,包括有管壳,管壳内有收集极内筒,管壳和收集极内筒之间有陶瓷球,陶瓷球之间的空隙填充有氟化碳液。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防止陶瓷开裂,又可以获得很好的导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1877393U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20522106.5
申请日:2010-09-06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23/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波管调谐器,其用于防止大功率行波管由于高增益引起输入输出驻波比变化导致的行波管自激振荡,其包括行波管调谐器壳体(1)、电感调谐螺钉(2)及电容调谐螺钉(3)。其工作原理为:在行波管测试及使用时,首先人为附加一个反射信号,其次调节行波管调谐器壳体(1)内的电容调谐螺钉(3)及电感调谐螺钉(2)的位置,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得增加的反射信号与原有的反射信号大小相当、相位相反,结果人为附加的信号抵消或部分抵消了原有反射信号的强度,从而使得输入输出驻波比变小。最终消除了高增益引起输入输出驻波比的变化产生的自激振荡。本行波管调谐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1788933U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20527177.4
申请日:2010-09-1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23/033 , H01J25/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波管收集极散热器,包括有外壳,外壳上有散热翼片,外壳中有内腔,行波管收集极安装在内腔中,从外壳侧壁开有多个通孔,有钢珠、螺栓、弹簧安装在通孔中。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收集极与散热器之间在行波管冷态与热态时均不出现相对滑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实用价值较高。
-
-
公开(公告)号:CN201877392U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20587079.X
申请日:2010-11-01
Applicant: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1J23/08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的结构,其包括永磁体(2)、极靴(3)和卡箍(4),永磁体(2)及极靴(3)装在卡箍(4)内,卡箍(4)套装在慢波系统的真空管壳(1)上。永磁体(2)及极靴(3)的内径设计得大于真空管壳(1)的外径,可避免真空管壳(1)受热膨胀时永磁体(2)及极靴(3)对其挤压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永磁体(2)及极靴(3)安装在卡箍(4)上后再套装在真空管壳(1),不需要对永磁体(2)及极靴(3)进行对中,通过将卡箍(4)设计成弹性部件,减小永磁体(2)及极靴(3)尺寸误差的影响,同时通过旋转卡箍(4),即可对所述的永磁聚焦系统的磁系统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应用方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