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术后护理用消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74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084332.3

    申请日:2022-09-06

    Inventor: 王晓丹 黄洋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科术后护理用消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消毒技术领域,包括照射腔室和清洗腔室,照射腔室设置有紫外线光源和红外线光源,清洗腔室安装有超声波清洗槽,超声波清洗槽内设置有沥篮,沥篮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超声波清洗槽的下方安装有升降机构,超声波清洗槽的底部连接有消毒箱和蒸馏水箱。红外线可以增强紫外线对生物膜的破坏作用,采用红外线光源和紫外线光源同时照射沥篮中的医疗器械表面,破坏力更强,更易于使附着在器械表面的顽固生物膜脱附;通过超声波清洗,对于凹凸不平的器械表面残存的生物膜也能去除的更干净,同时避免了精密器械之间的碰撞损坏,节约了经济成本。

    一种适用于颅脑术后患者躁动症状的医用监测手环

    公开(公告)号:CN118319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62420.2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手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颅脑术后患者躁动症状的医用监测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拘束部;所述手环本体佩戴于患者手腕,所述拘束部毗邻患者手部并安装于病床上,所述拘束部内设置有放线机构和限速制动器,所述放线机构与所述手环本体通过拘束索连接且所述放线机构用于收卷所述拘束索,所述限速制动器与所述放线机构的绕线轴配合,所述限速制动器在所述绕线轴转速超出限速值时刹停所述绕线轴。通过限速制动器的限速制动功能,使患者手臂运动速度超出预设的合理值时及时刹停绕线轴,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拘束限制,避免患者手臂继续抬高触碰到管道。

    一种智能一体化监护护理床

    公开(公告)号:CN11519233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1023948.X

    申请日:2022-08-24

    Inventor: 王晓丹 黄洋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一体化监护护理床,包括床体,床体上侧安装有床头板、床尾板和底板,床头板安装于床体首端,床尾板安装于床体末端,底板设置于床头板和床尾板之间;底板上侧活动安装有躺板,躺板主要由活动连接的靠板和坐板构成,坐板的末端活动穿设于床尾板且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外侧连接有连接杆,床体下侧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杆相连的推进器;床体的床板外侧安装有穿过床板延伸至床板下方的护栏二和承接板,承接板下端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当病人需要自行下床时,可以在无他人协助的情况下更好地满足病人的下床需求,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一种呼吸机管路支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07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35188.8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呼吸机管路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支管架和控制模块,若干所述支管架用于固定呼吸机管路,任一所述支管架设置有抵接条,若干所述抵接条与呼吸机管路可分离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控制若干抵接条按压呼吸机管路的距离;还包括角度检测器,所述角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呼吸机管路的弯折角度并上传至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在弯折角度超过第一阈值时指令抵接条降低按压呼吸机管路的距离,所述控制模块在弯折角度低于第一阈值时指令抵接条恢复按压呼吸机管路的距离;其可准确辅助供气速率调节。

    一种医疗用重症监护护理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5150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00465.8

    申请日:2022-08-19

    Inventor: 黄洋洋 王晓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用重症监护护理消毒装置,包括壳体、储液箱、喷洒组件、定量组件、空气质量检测器、空气湿度检测器、水箱、进液阀、进水阀、单向排液阀、驱动组件和控制器。储液箱安装在壳体内;水箱放置在壳体内;定量组件分别连接储液箱、水箱和喷洒组件;进液阀设置在定量组件和储液箱之间;进水阀设置在定量组件和水箱之间;单向排液阀设置在定量组件和喷洒组件之间;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储液箱内的消毒液或水箱内的水注入到喷洒组件内,通过设置空气质量检测器对病房中的细菌数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细菌数进行相对应的消毒处理,能够保障病房内的空气质量,不会出现过度使用消毒液的情况,节省了资源也不会对患者以及医患人员造成伤害。

    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输血器

    公开(公告)号:CN221266826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22031293.7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血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过滤功能的输血器,包括:输血器,输血器包括滴管和管路;滴管,滴管上方固定连接有塑钢针,塑钢针位于血袋内部;伸延机构,伸延机构位于滴管内部,输血器在将塑钢针伸入血袋内部时,能够通过伸延针将血袋内回流空气直接通入血袋内部的上方,输血器在将塑钢针伸入血袋内部时,能够通过伸延针将血袋内回流空气直接通入血袋内部的上方,可以避免血浆进入过滤管道内,减小过滤器管道接口处结晶对过滤器堵塞的可能性,减小输血速度的降低的可能性,方便患者处于正常治疗状态。

    一种可清洗引流管腔的引流管

    公开(公告)号:CN218420630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1407590.6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清洗引流管腔的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端部和与端部相连接的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一侧连接有清洗机构,所述排出管的另一侧设置有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气囊和与气囊连接的充气管道,所述气囊的一侧位于排出管内,所述充气管道设置在排出管的外侧,所述充气管道远离气囊的一端与打气组件连接,所述清洗机构位于气囊远离端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离机构,正常使用时气囊收缩,需要对排出管进行清洗时,通过打气组件对气囊打气,直到气囊鼓起并能有效对端部进行阻挡时停止,然后通过清洗机构将生理盐水等清洗液注入到排出管内,将排出管内堵塞的位置冲开,避免引起逆行感染。

    一种防咬式气管插管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24574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546671.X

    申请日:2021-07-06

    Inventor: 黄洋洋 王晓丹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咬式气管插管,包括管身,所述管身内壁面右部活动套接有接头,所述管身外表面左部开有前后穿通的墨菲孔,所述管身外表面左部设置有套囊,所述管身外表面右部穿插固定安装有加强管,所述管身外表面右下部穿插固定安装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下端设置有指示球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咬式气管插管,该气管插管通过设置的加强管可以有效防止患者躁动不配合造成的咬管漏气,该加强管是由钢板、细密金属丝和硅胶组成,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因咬管漏气进行更换气管插管的风险,不需要口咽通气道及其他器材进行协助固定,降低了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几率,且方便患者口腔清洁。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输血器

    公开(公告)号:CN220899258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1939803.4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血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输血器,包括:输血器,输血器包括滴管和管路;磁力球,磁力球位于滴管内部;报警机构,报警机构位于滴管外围,报警机构通过磁力球触发后能报警,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及时的提醒医护人员和病人输血器内部的血浆不足,提醒医护人员即使更换血袋,现有的输血器在输血时,由于医护人员无法时刻注意血袋情况,容易出现更换血袋不及时等现象,会导致患者输血时存在安全隐患,本设计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报警装置提醒医护人员,减小血袋更换不及时安全隐患。

    防压力性损伤水囊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245291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444980.4

    申请日:2022-0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压力性损伤水囊,包括水囊本体,所述水囊本体下端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水囊本体上端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右端前部安装有气囊进出气口,所述水囊本体右端前部安装有水囊进出水口,所述水囊本体右端后部安装有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压力性损伤水囊,通过缓冲装置使人们在使用水囊时,经过气囊进行减压更加舒适,从而提高了水囊本体的使用效果,而且气囊和水囊本体外表面均安装有碳纤维层,提高了气囊和水囊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检测装置不仅能够对水囊本体内的水温进行调节,而且通过水压传感器检测水囊本体内水压,避免水囊本体注水时会过多,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