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3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21588.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制备饲料的方法,所述饲料用于饲喂白星花金龟幼虫,包括以下步骤:将畜禽粪便与秸秆按照重量比为3:7‑4:6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其中,秸秆的碳氮比为150:1‑100:1,畜禽粪便的碳氮比为11:1‑8:1;向混合物中加入白腐菌原毛平革菌种,得到混合物基质,其中,混合物基质的碳氮比为49:1‑37:1,白腐菌原毛平革菌种与混合物的重量比为1:55‑1:65;调控混合物基质的含水量为60%‑75%,进行发酵得到饲料。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饲料、饲喂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方法。本发明用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饲料饲喂白星花金龟幼虫时,白星花金龟幼虫能够高效转化畜禽粪便和高纤维秸秆,降低农业有机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1105466.7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杀虫双的重量配比为30∶1‑1∶15,优选1∶1、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5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05466.7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杀虫双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杀虫双的重量配比为30∶1-1∶15,优选1∶1、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525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6243.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7 , A23K10/12 , A23K1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渣的回收利用方法及腐食性昆虫的饲养方法,中药渣的回收利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中药渣在辅助菌剂的作用下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产物,然后将所述发酵产物用于饲养腐食性昆虫;其中,所述中药渣的含水率为40%~80%,所述中药渣与所述辅助菌剂的质量比为1:0.002~1:0.05,所述辅助菌剂选自EM菌剂或者腐食性昆虫的虫粪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腐食性昆虫的生长量和脂肪酸含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有效实现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市场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6B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1911105468.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重量配比为15∶1‑1∶30,优选15∶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04717.8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绿木霉菌株、黄绿木霉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黄绿木霉菌株命名为黄绿木霉FY‑8(Trichoderma aureoviride FY‑8),所述黄绿木霉菌株的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710。本发明的黄绿木霉菌株具有较高的滤纸酶活、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用于秸秆发酵时能够显著提高秸秆的降解率,并且秸秆发酵产物可用于饲养腐食性昆虫,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93414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105468.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啶虫脒和苦皮藤素的重量配比为15∶1-1∶30,优选15∶1、1∶5。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害虫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的产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