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91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31775.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2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旋耕施肥机条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方式和“保基肥、增追肥”基追并重(基氮:追氮=5:5)的最优壮苗抗涝渍氮肥运筹方式)与传统栽培技术(“耕翻撒肥大播量撒播”传统播种方式和“一炮轰”施肥方法)比较试验结果可见,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明显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建立合理群体,克服传统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易倒伏的弊端,增强冬小麦根系活力和发根力,提升冬小麦抗涝渍能力,可显著减轻冬小麦中后期涝渍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305980.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YB转录因子基因ZmMYB76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基因ZmMYB76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基因ZmMYB76可在在玉米抗虫调控中的应用,通过过表达所述基因ZmMYB76提高玉米植株对玉米螟虫的抗性。本发明首次提出的基因ZmMYB76,是一个对玉米螟具有抗性作用的新型MYB转录因子基因,该基因在玉米螟咬食后在玉米叶片中表达上调,抗虫功能未见报道,可为绿色、持久地防治玉米螟和创制玉米抗虫新种质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739155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631775.7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2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小麦降密均氮抗涝渍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旋耕施肥机条播一体化”精量匀播方式和“保基肥、增追肥”基追并重(基氮:追氮=5:5)的最优壮苗抗涝渍氮肥运筹方式)与传统栽培技术(“耕翻撒肥大播量撒播”传统播种方式和“一炮轰”施肥方法)比较试验结果可见,降密健群均氮壮株抗涝渍栽培技术,明显有利于培育壮苗和建立合理群体,克服传统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易倒伏的弊端,增强冬小麦根系活力和发根力,提升冬小麦抗涝渍能力,可显著减轻冬小麦中后期涝渍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113943.3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姜黑土区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下夏玉米的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区域,小麦收获时秸秆碎粉,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覆盖还田;(2)适时免耕直播夏玉米,玉米种子采用24%申嗪霉素·灭菌丹悬浮种衣剂处理,种子和基肥同播,播种后灌播种水600m3/ha;(3)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4)适时收获,玉米秸秆同时被粉碎成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还田,然后旋耕土壤,秸秆被埋入0-15cm土层,适时施肥、播种小麦;所述基肥为NPK肥,所述追肥为N肥,玉米季共施纯N 300.0kg/ha,基肥与追肥重量比例为3:7。
-
公开(公告)号:CN108496717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0113943.3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姜黑土区秸秆粉碎全量还田下夏玉米的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选择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区域,小麦收获时秸秆碎粉,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覆盖还田;(2)适时免耕直播夏玉米,玉米种子采用24%申嗪霉素·灭菌丹悬浮种衣剂处理,种子和基肥同播,播种后灌播种水600m3/ha;(3)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4)适时收获,玉米秸秆同时被粉碎成长度小于10cm,抛撒均匀还田,然后旋耕土壤,秸秆被埋入0‑15cm土层,适时施肥、播种小麦;所述基肥为NPK肥,所述追肥为N肥,玉米季共施纯N 300.0kg/ha,基肥与追肥重量比例为3: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