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105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751776.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鳞副泥鳅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方法,属于淡水鱼类苗种培育领域。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育池,2鳜催产与孵化,3大鳞副泥鳅配套繁殖,4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本发明运用大鳞副泥鳅繁殖周期长、可高密度培育且营养丰富的特性,进行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共培育;大鳞副泥鳅苗种特有平游期及形态特征易被鳜苗捕食、消化,可提高鳜苗开口期存活率;大鳞副泥鳅苗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促进鳜苗快速生长,是鳜仔鱼开口的优质饵料鱼。本发明在鳜鱼开口时足量供给适口饵料鱼,避免每日捕捞鲢、鲂等苗种来投喂鳜苗种,省去人工捞取饵料鱼苗种的繁重工作量,创造性地延长鳜鱼苗种繁殖周期,极大提高鳜鱼苗种的年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732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30820.4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达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鳜仔鱼开口期仿生态培育系统,包括培育池和饵料池,用于鳜仔鱼与饵料鱼的共培育;饵料池用于投放饵料,饵料池中设置有投饵泵,投饵泵的出水口与饵料输送管道连接,饵料输送管道末端位置设置有饵料投放管道,饵料投放管道上设置有饵料输送端阀门,饵料投放管道的出口设置在培育池的上方。本发明培育系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适口饵料鱼足量供给,为鳜仔鱼开口及时提供足量开口饵料鱼,降低因延迟开口或饵料鱼大小与鳜仔鱼摄食规格不匹配导致的鳜仔鱼高死亡率,同时,节省了鳜仔鱼开口培育期人工捕捞投喂饵料鱼的繁重工作量,有效节约人力资源,极大提高鳜仔鱼成活率和苗种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6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7537.1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大鳞副泥鳅为转口饵料的鳜鱼驯饲方法,属于淡水鱼类苗种培育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鳜鱼驯化方法经历4个阶段:饥饿→活饵投喂→转口投喂→饲料,涉及的鳜鱼的转口投喂包括:新鲜死泥鳅裹粉→新鲜死泥鳅裹粉+冰鲜泥鳅裹粉→冰鲜泥鳅裹粉+饲料。本发明以泥鳅为转口饵料不仅巧妙地迎合了鳜鱼特有的摄食视觉响应机制,还显著提升了饲料转换过程中的摄食效率,充分利用泥鳅灵活的身形和在水中的快速游动能力,完美契合鳜幼苗对于动态、活跃的小型水生生物极高的捕食欲望,为鳜鱼幼苗的饲料驯化开辟了一条高效、环保的新途径。该驯化程序可复制性高,鳜鱼苗种损耗少,驯化率高,病害少,鳜鱼苗种生长快,品质达优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481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751776.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鳞副泥鳅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方法,属于淡水鱼类苗种培育领域。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培育池,2鳜催产与孵化,3大鳞副泥鳅配套繁殖,4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的共培育。本发明运用大鳞副泥鳅繁殖周期长、可高密度培育且营养丰富的特性,进行大鳞副泥鳅苗种和鳜苗种共培育;大鳞副泥鳅苗种特有平游期及形态特征易被鳜苗捕食、消化,可提高鳜苗开口期存活率;大鳞副泥鳅苗种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促进鳜苗快速生长,是鳜仔鱼开口的优质饵料鱼。本发明在鳜鱼开口时足量供给适口饵料鱼,避免每日捕捞鲢、鲂等苗种来投喂鳜苗种,省去人工捞取饵料鱼苗种的繁重工作量,创造性地延长鳜鱼苗种繁殖周期,极大提高鳜鱼苗种的年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87261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057537.1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大鳞副泥鳅为转口饵料的鳜鱼驯饲方法,属于淡水鱼类苗种培育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鳜鱼驯化方法经历4个阶段:饥饿→活饵投喂→转口投喂→饲料,涉及的鳜鱼的转口投喂包括:新鲜死泥鳅裹粉→新鲜死泥鳅裹粉+冰鲜泥鳅裹粉→冰鲜泥鳅裹粉+饲料。本发明以泥鳅为转口饵料不仅巧妙地迎合了鳜鱼特有的摄食视觉响应机制,还显著提升了饲料转换过程中的摄食效率,充分利用泥鳅灵活的身形和在水中的快速游动能力,完美契合鳜幼苗对于动态、活跃的小型水生生物极高的捕食欲望,为鳜鱼幼苗的饲料驯化开辟了一条高效、环保的新途径。该驯化程序可复制性高,鳜鱼苗种损耗少,驯化率高,病害少,鳜鱼苗种生长快,品质达优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