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711228.7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特异性识别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E)‑2‑(2‑(3‑(二氰基亚甲基)‑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乙烯基)‑5‑(二乙氨基)苯基4‑溴丁酸,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生物体内的肼;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结构稳定,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和动物组织中并与外源肼发生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红色荧光;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肼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仅可对外源性肼选择性识别,而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肼,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1228.7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特异性识别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E)-2-(2-(3-(二氰基亚甲基)-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乙烯基)-5-(二乙氨基)苯基4-溴丁酸,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生物体内的肼;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结构稳定,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和动物组织中并与外源肼发生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红色荧光;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肼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仅可对外源性肼选择性识别,而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肼,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