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20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97940.0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零配件加工用钻孔装置,包括箱体、钻孔机构、固定限位机构、控制器与分割曲板,所述钻孔机构固定连接于箱体的上端内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分割曲板固定连接于箱体的内表面靠近中间位置,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固定连接于分割曲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于分割曲板的前端外表面一侧位置,所述固定限位机构包括保护垫、挤压板、固定连接板、固定底座、连接圆环、连接滑竿、固定挤压杆、连接短板、弹簧轴与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于分割曲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该装置可以快速的对电气零配件进行固定,可以快速调节钻孔结构的位置,可以对垃圾进行快速的清理和安全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97944.9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用绝缘元件自动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端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另一侧设置有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与调节机构之间设置有操作板,且操作板呈“8”字形结构分布,所述操作板的上端外表面对称安装有旋转盘,且旋转盘与操作板之间不可脱离,所述加工平台的内部与旋转盘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上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嵌入式连接在加工平台上端外表面并与旋转盘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通过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加位移槽内部气体流动,使其与外部空气冷热交替,实现较好的将降温降热,提高装置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7360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10496.7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A63B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智能跳绳,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绳体;智能跳绳还包括:处理器、触摸屏控制器、蜂鸣报警器、脉搏传感器和无线充电模块;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通过绳体相连,处理器设置在第一手柄内,且通过螺旋线与第一手柄外部的脉搏传感器连接,脉搏传感器的上连接有腕带,脉搏传感器通过螺旋线和腕带获取用户的实时心率;在实时心率超过预设的心率阈值时,处理器控制蜂鸣报警器启动;无线充电模块为整个智能跳绳的功能模块供电。该智能跳绳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跳绳功能单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现有用户的需求;只能通过更换电池的方式来进行能量供给,既不方便,也不节约资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8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980052.X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nventor: 王淑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状态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谐波抑制方法、系统,所述并网状态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谐波抑制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型号对应的期望充电电流及其对应的变化可控范围;检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判断所述充电电流中是否存在谐波电流;在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所检测到的充电电流与所述期望充电电流的两者之差与所述变化可控范围的比较结果;以及在所述比较结果示出所述差超过所述变化可控范围时,通过有缘电力滤波器实时滤除所述充电电流中的谐波电流。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效果,选择性的进行谐波的处理,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电网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69859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10495.2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智能跑步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以及设置在耳机本体内部的STM32控制模块、SIM808模块、急救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SIM808模块由GPS模块和GPRS模块构成,GPS模块用来定位和记录跑步路程,GPRS传输模块用于在急救模块启动后向指定的移动终端发送含地理位置的求救信息;无线充电模块为智能跑步耳机各功能模块供电,STM32控制模块为主控中心,通过预设的串口程序控制各功能模块间的运转。该智能跑步耳机克服现有技术中运动耳机大多数功能简单,不能对运动过程及整体效果进行检测,无法对运动量、运动频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且功能单一,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用户的各种需求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90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1397944.9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用绝缘元件自动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端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另一侧设置有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与调节机构之间设置有操作板,且操作板呈“8”字形结构分布,所述操作板的上端外表面对称安装有旋转盘,且旋转盘与操作板之间不可脱离,所述加工平台的内部与旋转盘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上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嵌入式连接在加工平台上端外表面并与旋转盘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通过该结构能够有效的增加位移槽内部气体流动,使其与外部空气冷热交替,实现较好的将降温降热,提高装置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8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80052.X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nventor: 王淑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网状态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谐波抑制方法、系统,所述并网状态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谐波抑制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型号对应的期望充电电流及其对应的变化可控范围;检测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判断所述充电电流中是否存在谐波电流;在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所检测到的充电电流与所述期望充电电流的两者之差与所述变化可控范围的比较结果;以及在所述比较结果示出所述差超过所述变化可控范围时,通过有缘电力滤波器实时滤除所述充电电流中的谐波电流。本发明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效果,选择性的进行谐波的处理,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电网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72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773994.0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nventor: 王淑雅
IPC: B60L5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提醒方法、系统,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电池的剩余电量;在剩余电量低于预设的电量阈值且在一个启停周期内已行驶超过预设时间时,获取电动汽车在该启停周期内的当前已行驶路线和当前时间点;基于当前已行驶路线和当前时间点确定电动汽车未来的预期行驶路线,并获取该预期行驶路线的路况信息;获取电动汽车在该启停周期内的电量使用情况;基于预期行驶路线、该预期行驶路线的路况信息以及电量使用情况确定电动汽车的预估耗损电量;以及在预估耗损电量小于预设比例的电动汽车的电池的剩余电量时,控制电动汽车执行电量预警本发明可以及时对使用人员进行续航预估,并避免电动汽车忘记充电导致其被停在半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15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65328.5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温和自动降温的阻抗型超导限流器,涉及电力系统的短路限流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绕制在环氧柱上的超导线圈,所述超导线圈外侧紧密包裹测温金属片,所述测温金属片上设有接线端,所述接线端通过导线连接温度变送器输入端,所述温度变送器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监控设备和微型气泵控制阀,所述测温金属片外侧紧密包裹降温铜管,所述降温铜管的一端管口连接微型气泵出气口,所述超导线圈并联有电抗器,本发明能够自动检测超导限流器的温度,提供方便易操作的大容量冷却系统,短时间内移除超导限流器的热量,制冷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83252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12386.4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IPC: G06K9/00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1D21/02 , G05B19/042 , B65F1/00 , B65F1/14 , G08B17/10 , G08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垃圾桶控制系统、方法和垃圾桶,其中,系统包括:摄像头模块、烟雾传感器模块、显示屏模块、语音播报器模块和主控制器;摄像头模块用于采集需投放垃圾的视频数据,并将视频数据传输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对采集的垃圾视频进行识别,并通过训练好的垃圾识别模型判断出该垃圾的类别,再通过显示屏模块和语音播报器模块分别显示和播报出来;垃圾识别模型是采用VGG-16架构模型作为基础网络结构进行训练所得;烟雾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垃圾桶周围环境的烟雾浓度。该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功能单一,仅仅提供存储功能,由于人们先前缺乏垃圾分类意识,在进行垃圾分类时也是屡屡出错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