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83227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169404.8
申请日:2002-01-15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G9/035
Abstract: 作为电解电容器用的电解液,使用的是在由水和在水中显示相溶性的有机溶剂构成的水性有机溶剂中溶解1,6-癸烷二羧酸或其盐,还含有选自二腈化合物、三甲基乙酸或其盐、二酯化合物、具有烷基的内酯化合物、氰基链烷酸酯化合物、具有碳原子数3~7个的烷基链且在羧基的β位有二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单羧酸或其盐、具有碳原子数3~7个的烷基链且在羧基的α位有一个乙基的单羧酸或其盐、以及成环碳原子数为5或6个的环状饱和化合物单羧酸或其盐中的一种以上的添加成分的电解液.但是,作为添加成分,在使用二腈化合物、二酯化合物、具有烷基的内酯化合物、和/或氰基链烷酸酯化合物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羧酸代替1,6-癸烷二羧酸。
-
公开(公告)号:CN1218425C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01811335.4
申请日:2001-04-17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587 , H01M6/164 , H01M6/168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1 , H01M2300/0037 , H01M2300/0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量、循环特性和保存特性均优良的锂二次电池以及可以有利地用于制造这样的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非水电解液是在含有环状碳酸酯、链状碳酸酯和碳酸亚乙烯基酯的非水溶剂中溶解了电解质而形成的,其还原电位以锂为基准不到1V,和/或有机氯化合物的混入量少;锂二次电池由该非水电解液、晶面间距(d002)在0.34nm以下的石墨负极、和正极组合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511326A
公开(公告)日:2004-07-07
申请号:CN02805883.6
申请日:2002-01-15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G9/0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45 , H01G9/02 , Y02T10/7022
Abstract: 作为电解电容器用的电解液,使用的是在由水和在水中显示相溶性的有机溶剂构成的水性有机溶剂中溶解1,6-癸烷二羧酸或其盐,还含有选自二腈化合物、三甲基乙酸或其盐、二酯化合物、具有烷基的内酯化合物、氰基链烷酸酯化合物、具有碳原子数3~7个的烷基链且在羧基的β位有二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单羧酸或其盐、具有碳原子数3~7个的烷基链且在羧基的α位有一个乙基的单羧酸或其盐、以及成环碳原子数为5或6个的环状饱和化合物单羧酸或其盐中的一种以上的添加成分的电解液。但是,作为添加成分,在使用二腈化合物、二酯化合物、具有烷基的内酯化合物、和/或氰基链烷酸酯化合物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羧酸代替1,6-癸烷二羧酸。
-
公开(公告)号:CN1322025A
公开(公告)日:2001-11-14
申请号:CN00119220.5
申请日:2000-05-02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非水性蓄电池,通过向非水性电解溶液中加入下式的二硫化物衍生物以使非水性蓄电池的放电量保持力增强:R1-S-S-R2,其中R1和R2各自分别代表苯基、苄基、甲苯基、吡啶基、嘧啶基、1-12个碳原子的烷基或3-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条件是每个基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该二硫化物衍生物的加入量为在50次放电循环之后放电量保持力维持在第一次放电时测得的放电量的至少85%,并比在不含二硫化物衍生物的等量非水生电解溶液下经过50次放电循环之后测定的放电量保持力高至少4%。
-
公开(公告)号:CN1279520A
公开(公告)日:2001-01-10
申请号:CN00109178.6
申请日:2000-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2/34 , H01M2/345 , H01M2/348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4235 , H01M2200/106
Abstract: 一种锂蓄电池,是在电池容器内包括正极和负极之间介入隔板积层构成的电极体、有机溶剂中溶解了作为溶质的锂盐的电解液的锂蓄电池,其特征是在所述电池容器中包括当电池内部的气压达到给定压力以上时隔断充电的电流隔断封口体,在所述有机溶剂中包含具有邻接苯基的叔级碳原子的烷基苯衍生物或者环烷基苯衍生物。在电解液中添加这些添加剂不会对低温特性和贮存特性等电池特性有不良影响并且对过充电有有效作用,确保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83227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69404.8
申请日:2002-01-15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G9/035
Abstract: 作为电解电容器用的电解液,使用的是在由水和在水中显示相溶性的有机溶剂构成的水性有机溶剂中溶解1,6-癸烷二羧酸或其盐,还含有选自二腈化合物、三甲基乙酸或其盐、二酯化合物、具有烷基的内酯化合物、氰基链烷酸酯化合物、具有碳原子数3~7个的烷基链且在羧基的β位有二个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单羧酸或其盐、具有碳原子数3~7个的烷基链且在羧基的α位有一个乙基的单羧酸或其盐、以及成环碳原子数为5或6个的环状饱和化合物单羧酸或其盐中的一种以上的添加成分的电解液。但是,作为添加成分,在使用二腈化合物、二酯化合物、具有烷基的内酯化合物、和/或氰基链烷酸酯化合物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羧酸代替1,6-癸烷二羧酸。
-
公开(公告)号:CN100344027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01820005.2
申请日:2001-10-03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Abstract: 通过向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中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例如叔烷基苯衍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过度充电时容易发生的急剧发热,所说锂二次电池由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构成,其中,正极由锂和钴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或锂和镍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构成;负极由锂金属、锂合金或者能够吸留、放出锂的材料构成;非水电解液由电解质溶解于非水溶剂中而构成;所述有机化合物可以在锂二次电池发生过度充电时分解,由于该分解生成物的作用而使正极中的钴或镍溶出并析出在负极上。
-
-
公开(公告)号:CN1698231A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01820005.2
申请日:2001-10-03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4
Abstract: 通过向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液中添加某些有机化合物(例如叔烷基苯衍生物)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过度充电时容易发生的急剧发热,所说锂二次电池由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构成,其中,正极由锂和钴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或锂和镍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构成;负极由锂金属、锂合金或者能够吸留、放出锂的材料构成;非水电解液由电解质溶解于非水溶剂中而构成;所述有机化合物可以在锂二次电池发生过度充电时分解,由于该分解生成物的作用而使正极中的钴或镍溶出并析出在负极上。
-
公开(公告)号:CN1227766C
公开(公告)日:2005-11-16
申请号:CN01817158.3
申请日:2001-08-13
Applicant: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7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6/164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4 , H01M2300/0037
Abstract: 作为锂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的非水溶剂,将叔羧酸酯与碳酸亚丙酯和碳酸亚乙酯等环状碳酸酯组合而使用的场合,作为电解质盐,优选使用具有氟原子的锂盐,且该叔羧酸酯,以较少的量、特别是在非水溶剂中占0.5~35重量%的范围左右的量使用为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