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燃烧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471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0855983.2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外环火盖、两个外环引射管和导流块,两个外环引射管的出气口端相向设置,且均连通至外环火盖内的外环混气室,导流块设于两个出气口端之间,且具有分别面向两个出气口端的导向面,导向面能将两出气口端的燃气流向改变至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流动。本发明提供的灶具燃烧器在两出气口端间设置导流块,使导流块的两个相对的导向面用来改变出气口端流出的燃气流向,使其各朝向相远离的方向流动,保证外环混气室内的燃气流向和每个火孔处的燃气较为稳定均匀,避免两个出气口端的燃气发生对冲,解决了由于燃气对冲而造成的火孔离焰和回火问题,同时避免了因对冲而产生的燃空混合物能量的大幅损失而降低引射能力的问题。

    挡雨结构及包含其的火炬

    公开(公告)号:CN113028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029081.8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雨结构及包含其的火炬,该挡雨结构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设置于所述火炬的内焰结构的上方,所述遮挡部包括与所述内焰结构的出火口数量一致的遮挡单元,所述遮挡单元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出火口的上方,两相邻所述遮挡单元之间相连并形成导液单元。该挡雨结构通过设置遮挡单元在火炬内焰结构的出火口上方,以降低雨水直接滴落至火炬出火口的程度,同时,在相邻的两个遮挡单元之间形成导液单元,使得滴落在遮挡单元上的雨水能够从两遮挡单元之间的区域被导出,以避免被遮挡单元挡住的雨水再滴落在出火口上,有效降低火炬的出火口被浇灭的概率。

    锅支架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1237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1054916.7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支架结构,锅支架结构包括支撑平面,支撑平面用于将锅支撑在燃烧器的火盖上方,锅支架结构还包括挡液环,挡液环为圆环状,挡液环在火盖所在平面内的投影的外径大于火盖的外径,挡液环可相对于支撑平面上下运动;当锅放置于支撑平面上时,挡液环贴合锅的底部,并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当锅从支撑平面上移开时,挡液环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锅支架结构,挡液环可以向下移动调整其与支撑平面的距离,使得不同类型的锅具的锅底都能够同时接触挡液环和支撑平面。当锅具发生溢液时,由于锅底为球形曲面,液体沿着锅底流动至挡液环上,而挡液环的轮廓大于火盖,液体滴落在燃烧器上时无法滴在火盖上,防止了溢液进入火盖。

    火炬内焰结构及包含其的火炬

    公开(公告)号:CN1128564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9185.9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炬内焰结构及包含其的火炬,火炬内焰结构包括燃气通道,燃气通道的出口端形成内焰出口,火炬内焰结构还包括燃气喷嘴,燃气喷嘴连通至燃气源,燃气喷嘴的喷口朝向燃气通道的入口端设置,燃气喷嘴和燃气通道的入口端之间形成间隙,燃气通道通过间隙连通至外界,燃气通道沿燃气流动方向的截面面积先变小再变大。该火炬内焰结构,通过设置燃气通道的截面尺寸,以利用文丘里效应引射位于喷口附近的空气,极大增强了燃气通道的空气引射能力,使得内焰的燃气能够燃烧更加充分,不会抢占主火焰的过多氧气,更利于主火燃烧,使得主火焰短而有力、燃烧温度更高,更加有利于火炬的防风风雨性能的提升。

    火炬内焰结构及包含其的火炬

    公开(公告)号:CN11285642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029185.9

    申请日:2021-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炬内焰结构及包含其的火炬,火炬内焰结构包括燃气通道,燃气通道的出口端形成内焰出口,火炬内焰结构还包括燃气喷嘴,燃气喷嘴连通至燃气源,燃气喷嘴的喷口朝向燃气通道的入口端设置,燃气喷嘴和燃气通道的入口端之间形成间隙,燃气通道通过间隙连通至外界,燃气通道沿燃气流动方向的截面面积先变小再变大。该火炬内焰结构,通过设置燃气通道的截面尺寸,以利用文丘里效应引射位于喷口附近的空气,极大增强了燃气通道的空气引射能力,使得内焰的燃气能够燃烧更加充分,不会抢占主火焰的过多氧气,更利于主火燃烧,使得主火焰短而有力、燃烧温度更高,更加有利于火炬的防风风雨性能的提升。

    燃气灶具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5021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11014369.X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燃烧器和外环燃烧器,所述外环燃烧器包括传火通道和混气室,所述传火通道贯穿所述外环燃烧器,并从所述外环燃烧器的内侧表面延伸至外侧表面,所述传火通道包括沿传火方向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缓冲腔和预燃腔,所述缓冲腔和所述预燃腔分别连通至所述混气室。该燃气灶具,通过在传火通道内依次设置两个具有不同燃气密度的腔室,使得内环的火焰可以先引燃燃气密度相对较低的缓冲腔,使得传火火焰相对快速地传递至缓冲腔与预燃腔的连通处,再利用该传火火焰去引燃燃气密度相对较高的预燃腔,使传火火焰在预燃腔内能够相对更久的燃烧,提高外环燃烧器的火孔被成功点燃的概率。

    锅支架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12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54916.7

    申请日:2020-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支架结构,锅支架结构包括支撑平面,支撑平面用于将锅支撑在燃烧器的火盖上方,锅支架结构还包括挡液环,挡液环为圆环状,挡液环在火盖所在平面内的投影的外径大于火盖的外径,挡液环可相对于支撑平面上下运动;当锅放置于支撑平面上时,挡液环贴合锅的底部,并从初始位置向下移动;当锅从支撑平面上移开时,挡液环回复到初始位置。通过本发明所公开的锅支架结构,挡液环可以向下移动调整其与支撑平面的距离,使得不同类型的锅具的锅底都能够同时接触挡液环和支撑平面。当锅具发生溢液时,由于锅底为球形曲面,液体沿着锅底流动至挡液环上,而挡液环的轮廓大于火盖,液体滴落在燃烧器上时无法滴在火盖上,防止了溢液进入火盖。

    灶具燃烧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4714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55983.2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外环火盖、两个外环引射管和导流块,两个外环引射管的出气口端相向设置,且均连通至外环火盖内的外环混气室,导流块设于两个出气口端之间,且具有分别面向两个出气口端的导向面,导向面能将两出气口端的燃气流向改变至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流动。本发明提供的灶具燃烧器在两出气口端间设置导流块,使导流块的两个相对的导向面用来改变出气口端流出的燃气流向,使其各朝向相远离的方向流动,保证外环混气室内的燃气流向和每个火孔处的燃气较为稳定均匀,避免两个出气口端的燃气发生对冲,解决了由于燃气对冲而造成的火孔离焰和回火问题,同时避免了因对冲而产生的燃空混合物能量的大幅损失而降低引射能力的问题。

    燃气灶具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02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1014369.X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燃烧器和外环燃烧器,所述外环燃烧器包括传火通道和混气室,所述传火通道贯穿所述外环燃烧器,并从所述外环燃烧器的内侧表面延伸至外侧表面,所述传火通道包括沿传火方向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缓冲腔和预燃腔,所述缓冲腔和所述预燃腔分别连通至所述混气室。该燃气灶具,通过在传火通道内依次设置两个具有不同燃气密度的腔室,使得内环的火焰可以先引燃燃气密度相对较低的缓冲腔,使得传火火焰相对快速地传递至缓冲腔与预燃腔的连通处,再利用该传火火焰去引燃燃气密度相对较高的预燃腔,使传火火焰在预燃腔内能够相对更久的燃烧,提高外环燃烧器的火孔被成功点燃的概率。

    手持式蓄电火炬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17505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602165.1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蓄电火炬包括:燃烧组件;气源组件,气源组件与燃烧组件连接,并为燃烧组件提供气体;储热部,储热部环绕于燃烧组件外;储冷部,气源组件固定于储冷部内;温差发电模块,温差发电模块的高温连接端连接于储热部,温差发电模块的低温连接端连接于储冷部;和,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与温差发电模块电连接,并用于存储温差发电模块的电能。使用温差发电模块通过收集火焰温度的高温与收集气瓶气化的低温,来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获取更大的电能,并将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件中,以供一些电功能模块使用。再者,储冷片可以吸收气瓶的低温,以维持气瓶的气体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