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3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14679.3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晶体材料、有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所述主体材料的结构如通式(Ⅰ)所示:(Ⅰ),所述客体材料的结构如通式(Ⅱ)所示:(Ⅱ)。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新型的有机晶体材料,将常见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有机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作为主客体材料混合通过溶液法制备无定形薄膜,随后加热退火获得。有机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本发明使用的TADF有机小分子具有合成工艺成熟,合成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8876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28999.8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晶体膜器件的熔融态相转变制备方法,应用于喷墨打印机,方法包括:在加热板上放置基板,并在基板上放置电极层;将基板加热至预设温度;利用喷头将熔融态的有机材料喷涂于电极层,形成熔融态的有机材料层;将另一基板覆盖并按压于熔融态的有机材料层上,并按照预设时长对熔融态的有机材料层进行梯度式降温至另一预设温度,以形成晶态的有机材料层;在晶态的有机材料层上加盖另一电极层,完成有机晶体膜器件的制备。本发明通过喷墨打印机的喷头并利用熔融态的有机材料制备有机晶体膜器件,避免了有机材料因处于气相时容易扩散而导致的材料损失,且可在常压中进行,避免了抽真空过程,降低了有机晶体膜器件的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29632.9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电子自旋禁阻激发的超分子晶体膜及制备方法,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第一金属与第一配体、第二配体的配合物,所述客体材料为第二金属与第三配体的配合物。通过构建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以及两者配体分子之间的相似性、空间匹配程度、相互作用等方面去制备超分子晶体膜,其掺杂所形成的结晶借助晶格、氢键等相互作用实现局部限域,使得其能实现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较强的电子自旋‑轨道作用以及电子跃迁偶极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其在光谱上表现为在长波长处有更为明显的发射,且表现出明显的长寿命三重态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7701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12817.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机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光器件和显示器件,属于有机材料技术领域,该有机晶体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有机小分子;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有机小分子中受体为喹喔啉基及其衍生物;所述热活化延迟荧光有机小分子中给体为吖啶基及其衍生物;所述客体材料为金属配合物。本申请中主体材料为热活化延迟荧光有机小分子,结晶性能优越,其熔点低于热分解温度,在较低的温度时能够成功实现固体到熔融态的转变。而金属配合物具有三配位的特点,配位键可以灵活转动;本申请中通过对主体材料与客体材料的比例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有机晶体材料性能的快速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545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10448.8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有机晶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在带孔的上基板上制备涂层,得到带孔涂层上基板,将带孔涂层上基板与下基板贴合固定,得到中间留有间隙的晶体注入基板;将晶体原料从带孔涂层上基板的孔中注入,对晶体注入基板进行预加热,然后对晶体注入基板进行加热退火处理,使得晶体原料结晶形成晶体功能层;将晶体功能层转印至柔性基底的导热胶上;在晶体功能层的两侧间隔制备空穴功能层和电子功能层;在空穴功能层和电子功能层上分别蒸镀电极最后进行封装,制得柔性有机晶体器件。本发明柔性有机晶体器件对温度敏感性较差,且能够隔绝水和空气对器件的影响,具有较佳的耐用性和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7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29632.9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半导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电子自旋禁阻激发的超分子晶体膜及制备方法,包括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第一金属与第一配体、第二配体的配合物,所述客体材料为第二金属与第三配体的配合物。通过构建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以及两者配体分子之间的相似性、空间匹配程度、相互作用等方面去制备超分子晶体膜,其掺杂所形成的结晶借助晶格、氢键等相互作用实现局部限域,使得其能实现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较强的电子自旋‑轨道作用以及电子跃迁偶极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其在光谱上表现为在长波长处有更为明显的发射,且表现出明显的长寿命三重态发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