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80155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0057961.X
申请日:2017-01-23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并网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评估,具体为间歇风速下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评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尚无间歇风速下风力发电机输出模型研究,即缺乏间歇风速下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评估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混沌理论中的分形维数确定间歇性风速区间。利用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湍流动能确定间歇性风速区间内的间歇风速,可以较准确地定位风速数据中的强波动风速。根据动量‑叶素理论,利用桨叶转速和风速评估桨叶吸收的风能,根据风机功率转换效率评估风机输出功率。为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规划奠定理论基础。与经典风力发电机功率输出模型相比,可以较准确地评估强风速波动情况下风机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801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7961.X
申请日:2017-01-23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并网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评估,具体为间歇风速下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评估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尚无间歇风速下风力发电机输出模型研究,即缺乏间歇风速下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的评估方法的问题。本发明利用混沌理论中的分形维数确定间歇性风速区间。利用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湍流动能确定间歇性风速区间内的间歇风速,可以较准确地定位风速数据中的强波动风速。根据动量‑叶素理论,利用桨叶转速和风速评估桨叶吸收的风能,根据风机功率转换效率评估风机输出功率。为高风电渗透率电力系统规划奠定理论基础。与经典风力发电机功率输出模型相比,可以较准确地评估强风速波动情况下风机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52838.4
申请日:2023-12-05
申请人: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327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内部放电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监测感知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信息分析模块、校正预警模块,所述监测感知模块对分接开关内部放电和外部扰动数据进行采集,所述监测感知模块连接信息分析模块;所述信息分析模块依据当前分接开关紫外放电数据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所述信息分析模块连接校正预警模块,所述校正预警模块根据紫外光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并预警分接开关及紫外光传感器自身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通过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放电状态检测实现了对分接开关运行状态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386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715602.5
申请日:2021-06-28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B32B9/0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24 , B32B33/00 , B32B38/08 , B32B37/12 , B32B37/10 , B32B38/00 , C01B32/184 , C01B32/16 , H05K9/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电磁屏蔽复合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磁屏蔽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将氧化石墨烯、氧化碳纳米管、分散剂和水混合后进行还原反应,得到RGO/CNTs分散液,进行交联反应后干燥,得到RGO/CNTs气凝胶,将其贴合在织物上,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电磁屏蔽复合织物。本发明通过使用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共同构建气凝胶并将其与织物复合,利用具有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的气凝胶作为电磁屏蔽功能体,直接将其贴合于织物上,完整的保留了气凝胶原有的空间结构,提高了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实施例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4.5dB。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20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7409.9
申请日:2021-12-10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B01J31/22 , B01J31/18 , C09K11/02 , C09K11/06 , C08G83/00 , B01J19/24 , C07D303/04 , C07D301/03
摘要: 本发明属MOFs复合材料和催化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大尺寸功能性客体分子封装在MOFs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蒸汽法MOFs转变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的方法。功能性客体分子浸渍在MOFs1中10‑48 h,得到的材料和小孔径MOFs2的配体在溶剂蒸汽中50‑200℃加热1‑48 h反应,得到功能性客体分子与小孔径MOFs2组成的复合物,离心、洗涤、收集、烘干即可;其中:功能性客体分子的分子尺寸小于大孔MOFs1的孔道尺寸;MOFs1为UiO‑67或UiO‑68;MOFs2为UiO‑67或UiO‑66。封装条件温和、封装的功能性客体分子的种类较多;在催化反应中能够实现不同尺寸底物分子的筛分以及对功能性客体分子的选择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24517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811410806.2
申请日:2018-11-24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含大规模风电的互联电网机组组合模型,具体为计及风电、负荷不确定性及系统设备故障等各种风险因素的多区域互联电网机组组合的模型。基于风电、负荷不确定性,选取典型设备故障场景集,并将典型场景所引起的失负荷期望和弃风量以惩罚的形式引入目标函数,量化各种风险对电网的影响,建立计及系统运行风险的机组组合模型。本发明计及风电出力及设备故障等运行不确定性,并针对系统不确定性造成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估建立互联电网机组组合模型。本发明确定的方案可以在有限的计算时间内,求解互联电网的日前机组组合计划,实现系统运行经济性与可靠性的协调优化,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514369.6
申请日:2020-12-21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D06N3/14 , D06N3/00 , D06M11/74 , D06M101/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磁屏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包括织物基底、所述织物基底表面的石墨烯气凝胶和水性聚氨酯,所述水性聚氨酯填充于石墨烯气凝胶孔隙中以及织物基底和石墨烯气凝胶界面处。在本发明中,石墨烯气凝胶自身具有多孔导电网络结构有利于避免碳材料出现团聚,分散均匀,从而减少了导电碳材料的用量、提高了碳材料的利用率;水性聚氨酯为石墨烯气凝胶的填充材料,并且为石墨烯气凝胶和基底之间的粘结剂,提高了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物料结合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662957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066613.8
申请日:2019-01-24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A61K9/58 , A61K47/34 , A61K36/82 , A61K31/35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释药可控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是针对药物释放效率低的情况,采用聚乳酸、聚乙醇酸、茶多酚、二氯甲烷、明胶、聚山梨酯‑80、去离子水为原料,经配置溶液,制备载药微球,经抽滤、真空干燥,制成释药可控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载药微球,可有效控制药物降解,缓解药物的突释现象,有效延长药物作用和利用率,本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制备的药物纯度高,是先进的药物缓释剂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29802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0984338.3
申请日:2018-08-28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7/08
摘要: 本发明一种监测管道中膏体充填料浆离析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膏体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监测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管道中充填料浆离析状态的实时监测的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储料桶、L型管道,电阻率测量装置和料浆流量测量装置,储料罐的出口与L型管道的入口相连通;电阻率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电极、多路转换器、多通道电阻率测试模块和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若干个测量电极沿L型管道的横截面环绕紧贴在内壁上,测量电极穿过管壁上的通孔后通过导线依序与多路转换器、多通道电阻率测试模块和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相连;料浆流量测量装置包括称量筒和电子秤,称量筒置于电子秤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28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511257.6
申请日:2019-06-13
申请人: 太原理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L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利用离子间的强烈运动瞬间产生高温、高压的特性,在地面钻取“L式”钻井,“L式”钻井分为“L式”钻井垂直段和“L式”钻井水平段两部分,“L式”钻井垂直段穿过残采区遗留煤柱到达下伏煤层厚硬顶板,“L式”钻井水平段在下伏煤层厚硬顶板内与工作面推进方向平行,并且在垂直段和水平段的交汇处安装有导向轮,一井双用,对下伏煤层厚硬顶板及残采区遗留煤柱进行预裂,形成冲击波使厚硬顶板及残采区遗留煤柱产生裂隙并扩展,达到消减厚硬顶板及残采区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目的,从而实现煤矿绿色开采,安全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