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生化反应处理能力的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74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490346.9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生化反应处理能力的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生物反应池、二沉池和下游处理单元,所述二沉池底部污泥进入污泥调理浓缩池,所述污泥调理浓缩池中污泥经过污泥调理浓缩池的反应区和泥水分离区后分层,上层为上清液,下层为浓缩的污泥;所述污泥调理浓缩池的上清液提升至下游处理单元,所述污泥调理浓缩池的回流污泥返回至所述生物反应池,所述污泥调理浓缩池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脱水处理单元。还公开了一种提高生化反应处理能力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提高回流污泥的浓度,减少回流污泥的体积,继而可增加生化反应系统的进水量,从而提高整个生化反应的处理能力。

    一种拆房垃圾和装修垃圾协同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00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97812.7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房垃圾和装修垃圾协同处理系统,包括拆除垃圾前处理段、装修垃圾前处理段、后协同处理段,所述拆除垃圾前处理段包括沿处理流程依次连接的拆除垃圾预分拣机、粗破碎机、1A#磁选机、1A#筛分机、1B#磁选机、1A#分选机和1B#人工分选单元,所述装修垃圾前处理段包括沿处理流程依次连接的装修垃圾预分拣机、中破碎机、2A#一级筛分机、2A#二级筛分机、2A#磁选机、2A#分选机、2B#磁选机、2B#分选机、2B#人工分选单元;所述后协同处理段包括沿处理流程依次连接的细破碎机、3A#磁选机和3A#筛分机;所述1B#人工分选单元和所述2B#人工分选单元均与所述细破碎机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节约了时间和人力。

    一种双限值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686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228922.2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限值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级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重金属总含量和浸出浓度两个维度双限值的分级方法;利用重金属总含量基准值和限值对污染土壤或底泥进行分级,强调对重金属总含量的控制,提高土壤和底泥的环境容量;利用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基准值和限值对污染土壤或底泥进行分级,强调对重金属易迁移化学形态的控制,降低土壤和底泥中的重金属向环境迁移的风险。本发明既解决了单一依靠总量分级评价的方法不能真正反应出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及迁移性问题,又解决了单一依靠形态学划分的操作性较差、而且会造成评价过度与现实不符的问题。

    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44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47529.7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生物反应池、出水池、进水池、二次沉淀池、混合反应沉淀池和排放单元,进水泵房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粗格栅,曝气沉砂池的进水口设置有细格栅,出水池和进水池均与污泥改性罐连接,污泥改性罐连接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连接有水环真空泵,污泥改性罐中设置有搅拌器和真空压力表,二次沉淀池底部还连接有回流污泥管道。本发明污泥改性罐增强污泥沉淀性能,回流污泥管道使污泥从二次沉淀池回流至生物反应池,增加外回流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反应池污泥浓度,改变菌胶团凝聚状态,从而提高生物系统脱氮除磷的能力。

    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多系统分流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27422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058181.8

    申请日:2015-02-04

    Inventor: 张云霞 史志利

    Abstract: 一种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多系统分流的处理系统,包括按高程通过挡水堤分隔成的2个以上的填埋作业区,每一个填埋作业区内均设置有渗沥液导排系统、渗沥液检测系统和地下水导排系统,在每一个填埋作业区内都设置有一个综合处理井,综合处理井与所在的填埋作业区内的挡水堤的污水进入侧相连接,设置在前一填埋作业区内的渗沥液导排系统和地下水导排系统贯穿挡水堤连接下一填埋作业区内的综合处理井,并通过综合处理井与设置在这一填埋作业区内的渗沥液导排系统和地下水导排系统相连通,渗沥液检测系统的一端连接所在填埋作业区内的综合处理井。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有效实现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渗沥液检测层及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进行分流的处理。

    一种双限值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686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28922.2

    申请日:2015-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限值重金属污染程度分级方法,该方法是基于重金属总含量和浸出浓度两个维度双限值的分级方法;利用重金属总含量基准值和限值对污染土壤或底泥进行分级,强调对重金属总含量的控制,提高土壤和底泥的环境容量;利用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基准值和限值对污染土壤或底泥进行分级,强调对重金属易迁移化学形态的控制,降低土壤和底泥中的重金属向环境迁移的风险。本发明既解决了单一依靠总量分级评价的方法不能真正反应出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及迁移性问题,又解决了单一依靠形态学划分的操作性较差、而且会造成评价过度与现实不符的问题。

    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多系统分流的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27422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058181.8

    申请日:2015-02-04

    Inventor: 张云霞 史志利

    Abstract: 一种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多系统分流的处理系统,包括按高程通过挡水堤分隔成的2个以上的填埋作业区,每一个填埋作业区内均设置有渗沥液导排系统、渗沥液检测系统和地下水导排系统,在每一个填埋作业区内都设置有一个综合处理井,综合处理井与所在的填埋作业区内的挡水堤的污水进入侧相连接,设置在前一填埋作业区内的渗沥液导排系统和地下水导排系统贯穿挡水堤连接下一填埋作业区内的综合处理井,并通过综合处理井与设置在这一填埋作业区内的渗沥液导排系统和地下水导排系统相连通,渗沥液检测系统的一端连接所在填埋作业区内的综合处理井。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有效实现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渗沥液检测层及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进行分流的处理。

    垃圾填埋场穿双层防渗结构HDPE管的防渗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4554081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038347.5

    申请日:2015-01-20

    Abstract: 一种垃圾填埋场穿双层防渗结构HDPE管的防渗系统,包括依次穿过垃圾坝体和铺设在垃圾坝体表面第一层HDPE防渗膜的HDPE管,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端与所述的第一层HDPE防渗膜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穿过垃圾坝体和第一层HDPE防渗膜的HDPE管密封连接的由四个喇叭状管套依次相套构成的喇叭状管套防渗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填埋场穿双层防渗结构HDPE管的防渗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本实用新型采用四层管套结构,可以保证HDPE管穿过双层防渗结构的密封良好,且在日益提高防渗等级的填埋场中会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