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878032.1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虚拟惯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惯量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利用同步发电机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输出,产生参考角;基于所述参考角,利用下垂控制获取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利用双环控制系统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电流进行调整;基于相位裕度构建虚拟惯量计算模块,计算虚拟惯量;利用恒定时间常数的一阶相位补偿进行计算,得到虚拟功率同步系统模块的最优限幅值范围;根据虚拟功率同步系统构建相位补偿模块,对相位角变化进行补偿。本发明通过精确调节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功率输出,保障电网频率与电压稳定,为分布式能源接入与电网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7637.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无权重因子模型的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快速发展与大规模采用逆变器和电压源变流器使电力系统惯性和阻尼减少;采用无权重因子模型预测控制将目标函数转换为线性二次成本函数,减少了计算量;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的内环使用SW因子控制无权重因子的电压源逆变器;通过最优切换控制电网电流,平衡中性点钳位电容器的电压,几何快速频率控制来实现最优控制;通过管理逆变器的功率注入,确保在频率限制内运行,在扰动期间实现最优功率流动,实现低惯性环境电压源逆变器电力系统频率控制,减少计算时间与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49949.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频率稳定的自主构网逆变器指数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逆变器所需的输入电信号;通过指数下垂控制器以及辅助自主功率响应控制器生成逆变器自主同步相位;通过采样的输入电信号生成逆变器的参考幅值;根据控制模块生成的相位以及参考幅值,生成逆变器的脉冲调制信号。与传统线性下垂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通过建立功率输出与频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显著提升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和功率利用率,在最大功率输出附近自然地限制了功率输出,并提供了更高的阻尼能力,改善了系统频率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72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01219.3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一种考虑电转气多源储能型微网日前最优经济调度方法:建立电转气多源储能型微网模型,是采用能源集线器方法,对电转气多源储能型微网进行建模,建立:供给侧矩阵表达式、转换组件矩阵表达式和负荷侧矩阵表达式,联立供给侧矩阵、转换组件矩阵和负荷侧矩阵,得到电转气多源储能型微网的能量关系的矩阵表达式;建立日前电转气多源储能型微网经济调度优化模型,包含目标函数、元件模型及约束。本发明在第一种微网的基础上,第二种微网加入储电和储热设备后会使得弃风量稍微减小,系统成本也会降低,体现了多源储能的优势。第三种微网加入P2G设备后,会使弃风量大幅减小,很大程度的提高了风机的利用率,证明含P2G多源储能在微网风能消纳方面的独特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2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340282.3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新能源惯量模拟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新能源惯量模拟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运行参数,采集三相电压输入锁相环中,输出交流频率,生成超级电容电压初始参考值;检测超级电容放电电流,计算生成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修正量;对生成的超级电容电压初始参考值与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修正量求和,生成最终的超级电容电压参考值;进行双向DC/DC变换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控制DC/DC功率开关器件的通断。本发明有助于提高惯量模拟的快速性与精确性,缓解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保证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经典惯量模拟进行简单修正即可实现,无需增加额外的信号量测环节,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7453381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0701781.0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阶段交叉控制的电动汽车集群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电动汽车集群有功无功混合控制的并网模型,确定对电动汽车集群进行有功无功优化控制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2)建立对电动汽车集群进行有功优化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3)将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时段划分为若干功率控制时段;4)对有功功率控制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有功功率优化结果;5)建立对电动汽车集群并网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6)对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无功功率优化结果;7)重复步骤4)~6),在各功率控制时段内对电动汽车集群进行有功优化和无功优化。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集群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66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21324.4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最小惯量需求系统可再生能源运行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将系统运行的惯量能力依次减小,并获得潮流数据文件以及系统可再生能源运行承载能力与系统惯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快速频率响应能力增加评估方法,更新系统的快速频率响应数据;根据系统惯量和系统快速频率响应需求及系统惯量和系统快速频率响应能力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惯量最小值,计算系统可再生能源运行承载能力。本发明能够在电力系统发生扰动后,精准评估系统的最小惯量需求以及在线监测系统惯量,进而确定可再生能源运行承载能力,有利于帮助调度人员判断短期内当前调度方案是否可再生能源渗透率过高,进而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90667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942098.6
申请日:2017-10-1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F24F11/46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0/10 , F24F110/12
Abstract: 一种基于用户需求的中央空调集群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室内外实时温度和中央空调的运行状态,确定最大化负荷聚合商利润的目标函数的运行约束;基于电网调度指令和负荷运行约束,负荷聚合商对中央空调的响应目标进行优化调度分配并下发至各中央空调;基于各台中央空调的运行状态和分时电价信息,求解中央空调终端设备的归一化弹性温度可调裕度,构建下层基于弹性温度可调裕度的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利用需求响应控制策略及各台中央空调的响应目标进行终端群体筛选,受控终端群体依据需求响应控制策略改变其开关状态,不受控终端群体更新其自然运行状态;所有终端群体将控制后运行状态信息在上层优化调度分配模型中进行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0745338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701781.0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阶段交叉控制的电动汽车集群功率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电动汽车集群有功无功混合控制的并网模型,确定对电动汽车集群进行有功无功优化控制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2)建立对电动汽车集群进行有功优化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3)将电动汽车集群的充电时段划分为若干功率控制时段;4)对有功功率控制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有功功率优化结果;5)建立对电动汽车集群并网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6)对无功优化的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无功功率优化结果;7)重复步骤4)~6),在各功率控制时段内对电动汽车集群进行有功优化和无功优化。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集群功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4908607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382499.1
申请日:2015-07-0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序列化的电动汽车需求响应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电动汽车充电模型,通过定义能量状态值,描述电动汽车充电状态的转换过程;通过电动汽车充电状态的转换过程,采用能量状态优先队列的控制方法改变调控对象集合中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在系统功率需求已知的条件下,与电动汽车预测模型相结合,实现了对电动汽车群体进行有效控制。该方法用限定充电边界来控制电动汽车群体短暂性启停的充电,通过改变充电上下边界的大小,来改变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启停,从而改变电动汽车群体的充电功率,不改变电动汽车的起始充电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舒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