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氮掺杂碳球负载单原子锰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539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165280.7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氮掺杂碳球负载单原子锰抗氧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通过配制含有含氮有机化合物和锰离子的混合溶液,并将其加入作为模板的纳米微球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使含氮有机物的聚合物和锰离子包覆在纳米微球表面,经高温煅烧后得到氮掺杂碳负载的单原子锰包覆的纳米微球,再通过刻蚀处理和亲水聚合物包覆处理,得到空心氮掺杂碳球负载单原子锰抗氧化剂。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制备的抗氧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极高的金属原子利用率,还能够稳定、持久地清除过氧化氢、O2‑、‑OH,并减少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能够作为抗氧化药物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中,为临床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靶向CD44负载脊髓损伤修复药物的响应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53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1154573.5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CD44负载脊髓损伤修复药物的响应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包括磷脂、胆固醇、含有缩硫酮键的两亲性聚合物及脊髓损伤修复药物;脂质体表面还修饰有靶向CD44的多肽。本发明利用磷脂实现了脂质体的两亲性,将脊髓损伤修复药物包覆在脂质体中,同时利用具有特殊序列的多肽靶向CD44,将药物准确高效地输送至脊髓损伤部位,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利用含有缩硫酮键的两亲性聚合物进行ROS响应,使脂质体膜通透性增加,能够在损伤部位稳定持续的释放药物,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高效地清除炎症因子,减少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该脂质体作为创新型药物应用于脊髓损伤治疗时,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思路。

    一种脑积水患者分流手术疗效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3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29399.3

    申请日:2025-0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脑积水患者分流手术疗效分析方法,其通过分别检索与目标患者基础信息层面、诊断信息层面及手术信息层面具备高度相似性的历史脑积水病患亚组,按序标记为各层历史病患亚组,整理各层历史病患亚组内含各历史脑积水就诊患者的随访记录信息,构建目标患者分流手术的术后疗效预测参照曲线,基于目标患者当前随访状态下的术后疗效评分,修正目标患者分流手术的术后疗效预测参照曲线,以此反馈目标患者当前随访状态下分流手术预期疗效趋势,实现脑积水患者分流手术长期术后疗效评估,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依据,极大地提升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

    防缠绕型心电图导联线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91287U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20297705.6

    申请日:2011-08-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缠绕型心电图导联线,包括多芯屏蔽电缆、分线器、2根上肢导联线、6根胸导联线和2根下肢导联线、6个吸球式电极和4个电极夹,还包括上肢、胸部、下肢导联电缆和分离板,多芯屏蔽电缆经过分线器分出上肢导联电缆、胸部导联电缆和下肢导联电缆,上肢导联电缆分出2根上肢导联线,下肢导联电缆分出2根下肢导联线,胸部导联电缆分出6根胸导联线,上肢导联线和下肢导联线的末端连接有电极夹,胸导联线的末端连接有吸球式电极,分离板呈扇形,分离板的一面设置有凹槽,胸导联线与分离板的凹槽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发生缠绕,便于识别和操作。

    脊柱后路椎管成形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885596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277807.5

    申请日:2014-05-28

    Inventor: 戎宏涛 朱涛 刘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后路椎管成形固定装置,涉及医用骨科器械,包括端部形成有固定孔的固定片,以及与固定孔个数相对应的螺钉,所述的固定片呈“Y”型,两个短分支长度相等且都短于长分支的长度,两个短分支与长分支的端部都形成有圆型固定端,圆型固定端中间形成有固定孔,每个固定孔都配有相对应的螺钉。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实现三点固定,可有效避免固定片两端移动,达到椎管稳定成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可适用于各种椎管成形术,有效解决椎板滑移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