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器身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97310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309224.X

    申请日:2009-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器身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串联绕组(HV)、公共绕组(LV2)、切换绕组(LV1),为实现低压可以接两种电压等级的电网,在串联绕组(HV)和公共绕组(LV2)之间设置有一个切换绕组(LV1),用无载开关控制其串入串联绕组或串入公共绕组,即通过此控制公共绕组的匝数可以大幅度地变化,以实现低压在两种电压等级的电网下大幅度地变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为无励磁调压,低压可在两种电压等级的电网上切换,且低压在不同的电压下还可以分别进行有载调压的自耦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采用该结构的变压器可用在三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之间,但只负责其中的高压电网分别对两种低压电网之间的潮流往来。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双器身结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低压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共用一套调压绕组造成的电压偏差过大的问题。

    一种自耦、低压双电压有载调压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97312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309231.X

    申请日:2009-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耦、低压双电压有载调压变压器,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恒磁通器身(1)和变磁通器身(2),恒磁通器身从铁心柱起从内向外的绕组排列顺序为平衡绕组(3)、公共绕组(4)、调压绕组(5)、切换绕组(6)、串联绕组(7);变磁通器身从铁心柱起从内向外的绕组排列顺序为补偿绕组(8)、激磁绕组(9);这两个器身之间的电气连接为:串联绕组(7)与公共绕组(4)串联为自耦结构,通过切换开关(12)选择切换绕组(6)是串入串联绕组还是串入公共绕组,以实现低压在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之间切换。采用了全新的双器身、变磁通补偿调压结构,可以使在两种电压等级下的低压绕组可共用一套调压绕组和有载开关,且保证各分接电压误差尽量地小。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双器身结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低压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共用一套调压绕组造成的电压偏差过大的问题。

    一种自耦、低压双电压有载调压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97312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309231.X

    申请日:2009-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耦、低压双电压有载调压变压器,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恒磁通器身(1)和变磁通器身(2),恒磁通器身从铁心柱起从内向外的绕组排列顺序为平衡绕组(3)、公共绕组(4)、调压绕组(5)、切换绕组(6)、串联绕组(7);变磁通器身从铁心柱起从内向外的绕组排列顺序为补偿绕组(8)、激磁绕组(9);这两个器身之间的电气连接为:串联绕组(7)与公共绕组(4)串联为自耦结构,通过切换开关(12)选择切换绕组(6)是串入串联绕组还是串入公共绕组,以实现低压在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之间切换。采用了全新的双器身、变磁通补偿调压结构,可以使在两种电压等级下的低压绕组可共用一套调压绕组和有载开关,且保证各分接电压误差尽量地小。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双器身结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低压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共用一套调压绕组造成的电压偏差过大的问题。

    一种分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绕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412056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96203.3

    申请日:2011-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绕组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绕组排列顺序由内向外依次为:铁心—内调压绕组(1)—内低压绕组(2)—高压绕组(3)—外低压绕组(4)—外调压绕组(5);内调压绕组和外调压绕组以高压绕组为中心对称布置在高压绕组两侧,内调压绕组、外调压绕组依次逐级串入高压绕组末端,当内调压绕组、外调压绕组依次逐级全部串入高压绕组末端后,此时变压器高压电压为极限分接。本发明每一级调压不必再跨接内、外两个调压绕组,而是按奇、偶数依次将内、外调压绕组逐级串入高压绕组;调压绕组出头导线数量减半,有效地减少空间占用,利于调压绕组出线,降低工艺制造难度,提高产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一种分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绕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412056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96203.3

    申请日:2011-1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裂有载调压变压器的调压绕组结构,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绕组排列顺序由内向外依次为:铁心—内调压绕组(1)—内低压绕组(2)—高压绕组(3)—外低压绕组(4)—外调压绕组(5);内调压绕组和外调压绕组以高压绕组为中心对称布置在高压绕组两侧,内调压绕组、外调压绕组依次逐级串入高压绕组末端,当内调压绕组、外调压绕组依次逐级全部串入高压绕组末端后,此时变压器高压电压为极限分接。本发明每一级调压不必再跨接内、外两个调压绕组,而是按奇、偶数依次将内、外调压绕组逐级串入高压绕组;调压绕组出头导线数量减半,有效地减少空间占用,利于调压绕组出线,降低工艺制造难度,提高产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一种高电压增压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92398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309015.5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增压变压器,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串联变压器(1)和励磁变压器(2),串联变压器用于联接两个高压输电系统,励磁变压器用于给串联变压器提供励磁,以使串联变压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调压调整;串联变压器(1)包含低压绕组(3)和高压绕组(4)两个绕组,由内到外依次布置;励磁变压器(2)包含调压绕组(5)和励磁绕组(6)两个绕组,由内到外依次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串联变压器用于联接两高压输电系统,励磁变压器用于给串联变压器提供励磁,以使串联变压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调压调整,本发明可以实现联接两电压接近的高压输电系统,且实现一定范围调压的变压器,实现相互输送电力的能力。

    一种高电压增压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692398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309015.5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电压增压变压器,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串联变压器(1)和励磁变压器(2),串联变压器用于联接两个高压输电系统,励磁变压器用于给串联变压器提供励磁,以使串联变压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调压调整;串联变压器(1)包含低压绕组(3)和高压绕组(4)两个绕组,由内到外依次布置;励磁变压器(2)包含调压绕组(5)和励磁绕组(6)两个绕组,由内到外依次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串联变压器用于联接两高压输电系统,励磁变压器用于给串联变压器提供励磁,以使串联变压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调压调整,本发明可以实现联接两电压接近的高压输电系统,且实现一定范围调压的变压器,实现相互输送电力的能力。

    大容量双器身调压移相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01354957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810055164.9

    申请日:2008-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容量双器身调压移相变压器,它包括有串联变压器油箱、励磁变压器油箱、串联变压器、励磁变压器、带有第一极性选择器的第一电阻式有载分接开关、带有第二极性选择器的第二电阻式有载分接开关;串联变压器每相由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组成,励磁变压器每相由高压线圈,移相线圈、调压线圈组成。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同相电压大小的变化来控制通过线路的电流,通过移相线圈的相角调节来控制并联电力系统各并联支路的实际电流,从而解决由于并联传输电路引起的过电流问题,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而高效。

    一种双器身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97310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309224.X

    申请日:2009-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器身自耦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属于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串联绕组(HV)、公共绕组(LV2)、切换绕组(LV1),为实现低压可以接两种电压等级的电网,在串联绕组(HV)和公共绕组(LV2)之间设置有一个切换绕组(LV1),用无载开关控制其串入串联绕组或串入公共绕组,即通过此控制公共绕组的匝数可以大幅度地变化,以实现低压在两种电压等级的电网下大幅度地变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为无励磁调压,低压可在两种电压等级的电网上切换,且低压在不同的电压下还可以分别进行有载调压的自耦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结构。采用该结构的变压器可用在三种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之间,但只负责其中的高压电网分别对两种低压电网之间的潮流往来。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双器身结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低压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时共用一套调压绕组造成的电压偏差过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