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1012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580075252.3
申请日:2015-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9 , H01F27/2823 , H01F27/2828 , H01F37/00 , H02M5/458 , H02P27/06
Abstract: 目的是谋求电抗器的小型化。电抗器(20)包括:线圈(33)以及端子台(22),所述端子台(22)上固定有从线圈(33)的卷芯方向的两端引出的导体线(33a、33b)。端子台(22)包括:输入侧端子台(41),所述输入侧端子台(41)上固定有从线圈(33)的一端引出的输入侧导体线(33a);以及输出侧端子台(42),所述输出侧端子台(42)上固定有从线圈(33)的另一端部引出的输出侧导体线(33b),输入侧端子台(41)和输出侧端子台(42)分别根据输入侧导体线(33a)以及输出侧导体线(33b)在卷芯方向上的引出位置而在该卷芯方向上有高度差地被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0093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0938053.0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绞合线断线的线圈零件。本发明的线圈零件包括:绕线管(2);线圈(3),在绕线管(2)上卷绕绞合线而成;引线(4),与绞合线的端部电连接;以及配线部(5),固定于绕线管(2),用于对绞合线和引线(4)进行配线,配线部(5)包括:收容部(51),收容将绞合线的端部和引线(4)的端部电连接的接合部(7);插通孔(52),设置于收容部(51),使绞合线的端部插通收容部(51)的内部;以及筒状部(53),设置于收容部(51)的邻近,供从收容部(51)引出的引线(4)穿过,且引线(4)从收容部(51)折回,穿过筒状部(53)而引出至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100939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1910938053.0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绞合线断线的线圈零件。本发明的线圈零件包括:绕线管(2);线圈(3),在绕线管(2)上卷绕绞合线而成;引线(4),与绞合线的端部电连接;以及配线部(5),固定于绕线管(2),用于对绞合线和引线(4)进行配线,配线部(5)包括:收容部(51),收容将绞合线的端部和引线(4)的端部电连接的接合部(7);插通孔(52),设置于收容部(51),使绞合线的端部插通收容部(51)的内部;以及筒状部(53),设置于收容部(51)的邻近,供从收容部(51)引出的引线(4)穿过,且引线(4)从收容部(51)折回,穿过筒状部(53)而引出至外部。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88724.5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田村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绞合线断线的线圈零件。本发明的线圈零件包括收容体(6),收容体包围线圈零件主体的上表面以外的周围以收容线圈零件主体,线圈零件主体包括线圈(3)和安装线圈的芯(1)。在收容体(6)的与线圈(3)的卷轴平行的侧面设置有延伸设置部(621),延伸设置部(621)比芯(1)的上表面更向上方延伸设置。在延伸设置部(621)设置有:狭缝(621a),与卷轴平行地延伸设置;以及爪(621b),设置在比狭缝(621a)更靠上方处,爪(621b)在与狭缝(621a)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折痕,并向线圈(3)侧弯折,爪(621b)的边缘与芯(1)的上表面相向。
-
公开(公告)号:CN10721012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75252.3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9 , H01F27/2823 , H01F27/2828 , H01F37/00 , H02M5/458 , H02P27/06
Abstract: 目的是谋求电抗器的小型化。电抗器(20)包括:线圈(33)以及端子台(22),所述端子台(22)上固定有从线圈(33)的卷芯方向的两端引出的导体线(33a、33b)。端子台(22)包括:输入侧端子台(41),所述输入侧端子台(41)上固定有从线圈(33)的一端引出的输入侧导体线(33a);以及输出侧端子台(42),所述输出侧端子台(42)上固定有从线圈(33)的另一端部引出的输出侧导体线(33b),输入侧端子台(41)和输出侧端子台(42)分别根据输入侧导体线(33a)以及输出侧导体线(33b)在卷芯方向上的引出位置而在该卷芯方向上有高度差地被配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