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11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15493.9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在该调湿装置中设置空气通路(1、2),经由该空气通路在壳体(11)内形成在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下侧进行U形转弯的空气流,该空气通路(1、2)由室外空气通路(1a、2a)和室内空气通路(1b、2b)构成,该室外空气通路(1a、2a)从室外空气口(50、53)开始延伸与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上表面连通,该室内空气通路(1b、2b)从室内空气口(51、52)开始朝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侧方下侧延伸,再从侧方下侧绕到上侧,与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下表面连通。由此,在将室外空气进行调湿后供向室内的调湿装置中,能尽可能地以低成本防止在空气通路内产生结露。

    调湿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12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15826.8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调湿装置(110)包括其上形成有室外吸气口(150)和室内供气口(151)的壳体(111)和其中设置有两个吸附热交换器(175、176)的制冷剂回路(170),对室内空间内的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设置在吸附热交换器(175、176)的空气的上游侧且对从室外吸气口(150)流入的空气加热的辅助热交换器(194)连接在制冷剂回路(170)中。与辅助热交换器(194)相连接的制冷剂管道(85a)布置在辅助热交换器(194)的空气的下游侧。因此,在包括将流入的室外空气预热的热交换器的调湿装置中,抑制了预热性能下降。

    调湿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0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316875.3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在调湿装置(10)中设置有下侧风阀隔板(45)和上侧风阀隔板(48)。该下侧风阀隔板(45)设置在吸附热交换器(33)的下侧,且使所述风阀(D1-D4)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吸附热交换器(33)中的很多翅片(34b)不重叠。上侧风阀隔板(48)横置地设置,使得所述风阀(D5-D8)在上下方向上与吸附热交换器(33)的很多翅片(34b)不重叠,且其板厚方向为上下方向。因此,提供的是上下方向能够小型化且能够避免在调湿室产生的冷凝水附着在各风阀上的调湿装置。

    调湿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08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16875.3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在调湿装置(10)中设置有下侧风阀隔板(45)和上侧风阀隔板(48)。该下侧风阀隔板(45)设置在吸附热交换器(33)的下侧,且使所述风阀(D1-D4)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吸附热交换器(33)中的很多翅片(34b)不重叠。上侧风阀隔板(48)横置地设置,使得所述风阀(D5-D8)在上下方向上与吸附热交换器(33)的很多翅片(34b)不重叠,且其板厚方向为上下方向。因此,提供的是上下方向能够小型化且能够避免在调湿室产生的冷凝水附着在各风阀上的调湿装置。

    调湿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12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315826.8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调湿装置(110)包括其上形成有室外吸气口(150)和室内供气口(151)的壳体(111)和其中设置有两个吸附热交换器(175、176)的制冷剂回路(170),对室内空间内的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设置在吸附热交换器(175、176)的空气的上游侧且对从室外吸气口(150)流入的空气加热的辅助热交换器(194)连接在制冷剂回路(170)中。与辅助热交换器(194)相连接的制冷剂管道(85a)布置在辅助热交换器(194)的空气的下游侧。因此,在包括将流入的室外空气预热的热交换器的调湿装置中,抑制了预热性能下降。

    调湿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11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15493.9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在该调湿装置中设置空气通路(1、2),经由该空气通路在壳体(11)内形成在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下侧进行U形转弯的空气流,该空气通路(1、2)由室外空气通路(1a、2a)和室内空气通路(1b、2b)构成,该室外空气通路(1a、2a)从室外空气口(50、53)开始延伸与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上表面连通,该室内空气通路(1b、2b)从室内空气口(51、52)开始朝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侧方下侧延伸,再从侧方下侧绕到上侧,与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下表面连通。由此,在将室外空气进行调湿后供向室内的调湿装置中,能尽可能地以低成本防止在空气通路内产生结露。

    调湿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7007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16435.8

    申请日:201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在调湿装置的制冷剂回路(30)中设置有制冷剂侧切换部(32、36a),该制冷剂侧切换部(32、36a)能够在制冷剂在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3a)和辅助热交换器(35)中放热且制冷剂在所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3b)中吸热的第一状态、和制冷剂在所述第二吸附热交换器(33b)和所述辅助热交换器(35)中放热且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吸附热交换器(33a)中吸热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因此,在室外空气的温度(外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让调湿装置进行良好的运转。

    调湿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709340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435968.3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调湿装置(10)包括空气单元(11a)和调湿单元(11b)。两个吸附热交换器(75、76)水平排列着设置在调湿单元(11b)中。而且,调湿单元(11b)构成为:该调湿单元(11b)将吸附空气和再生空气中的一空气朝着两个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上方引导,并将另一空气朝着两个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下方引导,并且,再生空气朝向与吸附空气流经各个吸附热交换器(75、76)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流经各个吸附热交换器(75、76)。因此,能够在维持调湿装置的保养维修性能且不使调湿装置大型化、复杂化的状态下,使吸附热交换器内的空气在吸附动作时的流动方向和在再生动作时的流动方向彼此相反。

    调湿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00041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20119904.7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在调湿装置(10)内设置有:沿壳体(11)的前后方向延伸来将前后排列的室外空气吸入室(19c)和室内空气吸入室(19d)与前后排列的室内供气室(19a)和室外排气室(19b)相隔开的主划分部(56),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壳体(11)的前表面上而能够使室内供气室(19a)和室外排气室(19b)中位于前侧的室(19a)的内部朝外露出的前表面板(14),以及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壳体(11)上来将室内供气室(19a)与室外排气室(19b)前后隔开的供排气划分部(80)。因此,能提供能够对供气风扇和排气风扇很容易地进行保养维修、并且能够谋求隔板的密封结构简化的调湿装置。

    调湿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00040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20117771.X

    申请日:2013-03-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湿装置。该调湿装置具有多根从壳体(11)的底板(12)向上方延伸的纵支架(21)以及固定在纵支架(21)上的中间支架(23)和横支架(22),供气风扇单元(84)和排气风扇单元(87)由横支架(22)经上部划分部件(51、54、80)中的底座部(55a)和横板(56b)以及该底座部(55a)和横板(56b)所接触的所述第三中间划分部件(47)支承,吸附热交换器(33)由中间支架(23)经所述第二中间划分部件(44)支承。因此,在壳体内收纳有多个通路形成部件和多个构成部件的调湿装置内,能够抑制壳体的高度尺寸不良现象的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