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2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79783.5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N5/025 , G06N5/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源数据驱动的干熄焦系统余热锅炉爆管诊断方法,步骤如下:准备多源数据,并对多源数据进行余热锅炉管道健康特征提取;基于余热锅炉爆管的发生与余热锅炉管道健康特征,使用模糊推理建立余热锅炉爆管诊断决策模型;结合模糊推理,当余热锅炉设备出现故障时进行实时故障溯源,给出故障原因。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多源数据整合多个方面的数据资源,实现更加全面地提取管道特征;采用不同的特征提取算法对多源数据分别进行特征提取,能够获得锅炉爆管健康度特征;采用模糊推理的方式,实现了用近似推理代替了原本难以实现的精确条件判断,建立余热锅炉爆管诊断决策模型为判断爆管情况提供科学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5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1540446.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材制造用高温超高强钛合金、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领域。所述的高温超高强钛合金属于Ti‑Al‑Zr‑Si加过渡元素的合金体系,4.2wt.%~7.5wt.%Al、6.5wt.%~12.5wt.%Zr和0.3wt.%~1.2wt.%Si,余量为Ti元素、过渡元素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典型力学性能指标为:室温下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300MPa,屈服强度不低于1200MPa,延伸率不低于3%;600℃下的强度不低于650MPa,屈服强度不低于600MPa,延伸率不低于10%;650℃下的拉伸强度不低于450MPa,屈服强度不低于400MPa,延伸率不低于35%,兼具有良好的增材制造成形性、高温强度和塑形、损伤容限能力高、可靠性高、且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可作为尖端航空、武器装备高温结构部件的备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1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70946.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200MPa级高温钛合金热轧薄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钛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其主要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3wt.%~6.5wt.%Al、4.2wt.%~8.5wt.%Zr、0.06wt.%~0.8wt.%Si、4.5wt.%~6.5wt.%Sn、0.1wt.%~0.4wt.%Mo、0.1wt.%~2.5wt.%Nb、0.1wt.%~3.5wt.%Ta、0.1wt.%~2.5wt.%W,余量为Ti元素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预制铸板可以抑制元素溶解不均匀、提升组织均匀性;预制轧板可以避免应力集中、抑制变形开裂;分级异速热轧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减小变形抗力、防止构件变形开裂;其拉伸强度不低于1200MPa,屈服强度不低1000MPa,塑性不低于5%,兼具有良好的轧制工艺性、高强度和高塑形、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可作为尖端航空、武器装备高温薄壁部件的备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768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966390.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600℃/1GPa级高温超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Ti‑Al‑Zr‑Sn‑Si加难熔金属的合金体系,其主要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2wt.%~6.0wt.%Al、6.2wt.%~12.5wt.%Zr、5.8wt.%~6.5wt.%Sn和0.3wt.%~1.5wt.%Si,余量为Ti元素、难熔金属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首先,来料检测后配制合金。其次,分别预制高熔点中间合金块、预制低熔点Al‑Sn中间合金块,可以抑制元素溶解不均匀、提升组织均匀性。最后,将上述合金块进行真空电弧熔炼,制备合金。本发明铸态下典型性能指标为:600℃下的拉伸强度不低于1GPa,塑性不低于10%,接近镍基高温合金的水平,且密度仅为4.7g.cm3,兼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塑形、损伤容限能力高、可靠性高、且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可作为尖端航空、武器装备高温结构部件的备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3867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66390.2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600℃/1GPa级高温超高强钛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Ti‑Al‑Zr‑Sn‑Si加难熔金属的合金体系,其主要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2wt.%~6.0wt.%Al、6.2wt.%~12.5wt.%Zr、5.8wt.%~6.5wt.%Sn和0.3wt.%~1.5wt.%Si,余量为Ti元素、难熔金属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首先,来料检测后配制合金。其次,分别预制高熔点中间合金块、预制低熔点Al‑Sn中间合金块,可以抑制元素溶解不均匀、提升组织均匀性。最后,将上述合金块进行真空电弧熔炼,制备合金。本发明铸态下典型性能指标为:600℃下的拉伸强度不低于1GPa,塑性不低于10%,接近镍基高温合金的水平,且密度仅为4.7g.cm3,兼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塑形、损伤容限能力高、可靠性高、且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可作为尖端航空、武器装备高温结构部件的备选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948903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10338615.X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液化天然气瓶,它包括外壳和内胆及其支撑组件。将气瓶内胆设计成环状管体结构,外壳则设计成环盘状结构,整体造型类似于汽车轮胎。在上壳体(1)中间开孔,预留出外分配器(7)的空间,并留有抽真空口。分配器(7)具有导液和支撑的功能。这种气瓶结构,不仅合理的减小了车载LNG气瓶的体积,解决了气瓶占用汽车空间较大的问题,还能将汽车内部闲置的空间利用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2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426650.8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精确计算干熄焦烧损率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焦化技术领域。烧损率的在线精确计算公式为:碳元素烧损量C(烧损)=放散气中CO、CO2所含的碳元素量‑导入空气中CO2所含的碳元素量‑装入红焦残余挥发分中CO所含的碳元素量;干熄焦烧损率=碳元素烧损量/装入干熄炉的全焦量;上述公式中,除了碳元素烧损量C(烧损)和干熄焦烧损率是未知数据外,其余用于计算干熄焦烧损率的参数中全部为由在线测量的数据直接或间接计算获得的已知数据。计算方法严密,公式中的数据均是在线实时采集直接获得或间接获得的,所得数据可靠性及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82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50909.5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负荷侧负荷单元惯量的建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步骤1:面向惯量的基本负荷单元维度的建模;步骤2:对负荷侧各类负荷所能提供的惯量按所属行业进行计算,分别求出每一行业所能提供的惯量,得到电动机占比与行业惯量之间的关系;步骤3:分季节、分时段根据电动机启停情况,得到行业内电动机占比,结合步骤2得到的电动机占比与行业惯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行业惯量,计算出当前时间段负荷侧总惯量大小。本发明充分可精确计算得到负荷侧惯量,有助于系统惯量的估计,同时可提升系统频率稳定能力,为系统新能源的消纳提供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79695.5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18/2415 , G01M13/00 , G06N5/04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与知识融合的干熄焦系统健康诊断与溯源方法,包括从现场实时数据库中采集设备振动数据;滤除设备振动数据中噪声部分;构建测试数据;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入测试数据,进行故障诊断;构建知识库: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厂区设备层级分布知识库;建立基于模糊推理的故障溯源模型:推理出维修建议。本发明的优点是:结合设备故障程度、故障发生阶段,建立基于模糊推理的故障溯源模型,对设备故障给出维修建议;结合企业厂区设备分布和运行信息,提出一套从数据预处理、故障诊断、维修建议、数据库存储的完整故障溯源模方法,快速、准确的推理出故障类型及维护建议,为现场相关的故障诊断、查询和维护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519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6602.9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干熄焦智能场景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实现干熄焦系统的智能化应用。包括:构建与实体工厂一致的三维模型,并赋予各部件模型以干熄焦统一身份识别编码;赋予模型以静态属性:将包括干熄焦系统的数据以数据包形式,统一导入已经构建完成的虚拟工厂;干熄焦系统的数据包是以数字化工厂设计为基础,以干熄焦系统统一编码为身份识别信息的数据包;赋予模型以动态属性:将干熄焦系统的现场可测得数据与构建完成的虚拟工厂进行集成,实现虚拟工厂与实体工厂一致的联动;利用孪生引擎,初步建立虚实映射、联动的孪生工厂;赋予模型以智能属性:建立仿真预测模型;构建以烧损率优化为核心应用场景的数字孪生交互界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