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往复移动的液压机械尤其是液压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40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680052683.9

    申请日:200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C1/26 F04B9/107 F04B13/02 F04B53/22

    Abstract: 一种液压机械,尤其是液压马达,包括:外壳(1);能够在外壳中滑动的活塞(4),该活塞分隔两个腔(8、9);用于向由活塞分隔的腔供给液体并用于使腔排空的液压转换装置(C),这些转换装置包括作用在分配元件上的至少一个连杆(14),所述分配元件可以采用两个稳定位置;以及触发装置,其包括在活塞行程末端能够在弹性装置(E)的作用下促使转换装置的位置突然改变以使行程反向。弹性装置(E)在其每个端部固定在铰接元件(20a、20b)上,所述铰接元件(20a、20b)分别容纳在设置于连杆上和机械另一移动部件(18)上的壳体(21、22)内,每个壳体(21、22)在与由弹性装置(E)在壳体上施加的力的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上开口,使得每个铰接元件(20a、20b)可以克服所述力的作用从其开口壳体(21、22)中被移出,由此简化了组装和拆卸。

    隔膜泵和用于所述泵的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7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80059707.8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一种包括本体(1)的隔膜(M)泵,其包括抽吸接头(2)和排放接头(3)、抽吸阀(4)和排放阀(5);所述隔膜(M)被设置在其中的控制腔室(6),和位于所述隔膜的与所述控制室相反的一侧的工作腔室(10);适合于将控制腔室(6)连接至本体的控制接头(9)的控制管道(8),所述控制管道使得能够在隔膜上交替地施加真空和压力;所述本体(1)包括相对于控制管道(8)横向地定向的外壳(11),所述外壳在一端处朝向外部敞开,而在另一端处被包括抽吸开口(14)和排放开口(15)的底部(13)封闭,隔膜(M)靠近所述底部定位并且被接合在所述外壳中的帽塞(16)保持,所述帽塞具有形成控制腔室(6)的凹部,所述控制腔室(6)被连接至通向套筒的侧表面的通路(7)以建立与控制管道(8)的连通,帽塞(16、16a)在所述外壳中通过与泵本体相连接的环形件(17)来保持就位。

    隔膜泵和用于所述泵的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6835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9707.8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一种包括本体(1)的隔膜(M)泵,其包括抽吸接头(2)和排放接头(3)、抽吸阀(4)和排放阀(5);所述隔膜(M)被设置在其中的控制腔室(6),和位于所述隔膜的与所述控制室相反的一侧的工作腔室(10);适合于将控制腔室(6)连接至本体的控制接头(9)的控制管道(8),所述控制管道使得能够在隔膜上交替地施加真空和压力;所述本体(1)包括相对于控制管道(8)横向地定向的外壳(11),所述外壳在一端处朝向外部敞开,而在另一端处被包括抽吸开口(14)和排放开口(15)的底部(13)封闭,隔膜(M)靠近所述底部定位并且被接合在所述外壳中的帽塞(16)保持,所述帽塞具有形成控制腔室(6)的凹部,所述控制腔室(6)被连接至通向套筒的侧表面的通路(7)以建立与控制管道(8)的连通,帽塞(16、16a)在所述外壳中通过与泵本体相连接的环形件(17)来保持就位。

    可往复移动的液压机械尤其是液压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1371040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680052683.9

    申请日:200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C1/26 F04B9/107 F04B13/02 F04B53/22

    Abstract: 一种液压机械,尤其是液压马达,包括:外壳(1);能够在外壳中滑动的活塞(4),该活塞分隔两个腔(8、9);用于向由活塞分隔的腔供给液体并用于使腔排空的液压转换装置(C),这些转换装置包括作用在分配元件上的至少一个连杆(14),所述分配元件可以采用两个稳定位置;以及触发装置,其包括在活塞行程末端能够在弹性装置(E)的作用下促使转换装置的位置突然改变以使行程反向。弹性装置(E)在其每个端部固定在铰接元件(20a、20b)上,所述铰接元件(20a、20b)分别容纳在设置于连杆上和机械另一移动部件(18)上的壳体(21、22)内,每个壳体(21、22)在与由弹性装置(E)在壳体上施加的力的方向大致相反的方向上开口,使得每个铰接元件(20a、20b)可以克服所述力的作用从其开口壳体(21、22)中被移出,由此简化了组装和拆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