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2794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255035.2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往具有球形孔结构的介孔碳骨架内充入前驱体,再经高温热还原后得到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碳复合材料。本发明首次通过溶液法获得了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纳米片外延生长于弯曲的介孔碳壁上的新结构,并可以通过调节前驱体的充入量来控制最终得到的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纳米片的层厚。本发明所得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碳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传质传荷能力、高比表面积,在储能、电催化等领域具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29765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29826.4
申请日:2015-07-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有序介孔的碳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高温热解纳米粒子前驱体反应,得到油酸包覆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然后将所得纳米粒子溶于有机溶剂中,将溶液加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形成水包油型乳液,再将油滴中的溶剂挥发蒸干,使纳米粒子排列组装形成微球,经磁铁吸附分离后,高温碳化,即得到由高度有序排列的碳包覆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堆积成的微球;最后将纳米粒子刻蚀掉,即得到含有高度有序介孔的碳球。本发明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本发明所得含有序介孔的碳球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在储能、医疗等领域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29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5167.6
申请日:2015-0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86 , H01M4/523 , H01M4/5825 , H01M4/6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均匀碳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硫酸酸化特定含氮化合物(如3-氰基吡啶或氨基乙腈硫酸氢盐等),得到离子液体;再将离子液体与所需正负极材料充分混合,在一定温度下煅烧碳化,将其应用于锂电池正负极,即得到具有高导电性及容量的碳包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本发明由其特有的氰基结构实现氮掺杂,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作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的包覆碳材料,能够与多种负极材料如硅、四氧化三铁、磷酸铁锂、石墨等材料复合,获得优异的电池循环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