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95875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0283669.X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维石墨烯包覆MOF的复合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MOF及其衍生物在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较大,离子传输受限和导电性差等问题,本发明采用Ostwald熟化理论将MOF材料包裹在三维石墨烯里面,形成的三维石墨烯包裹的MOF气凝胶,然后通过热转化合成三维石墨烯包裹的MOF衍生物凝胶,这些气凝胶被压实成柔性的薄膜,直接作为电池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电极的比容量大,快速充放电能力强,循环寿命长等,有望大规模制备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689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170562.6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1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波还原剥离氧化石墨烯或其复合物的高效催化宏量制备方法。为了解决微波还原氧化石墨烯过程中反应时间长(700 W空气氛下30 min以上,1000 W空气氛下15 min左右)同时剥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鳞片石墨粉(80~120目)添加痕量到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的微波还原体系中,利用其在微波环境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实现局部超高能环境,瞬间还原并剥离氧化石墨烯或其复合物,同时实现良好的准单层剥离效果。该方法制备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无污染高效率,具有规模化工业生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2968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70562.6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1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204/04 , C01B2204/30 , C01P2002/82 ,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微波还原剥离氧化石墨烯或其复合物的高效催化宏量制备方法。为了解决微波还原氧化石墨烯过程中反应时间长(700 W空气氛下30 min以上,1000 W空气氛下15 min左右)同时剥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鳞片石墨粉(80~120目)添加痕量到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的微波还原体系中,利用其在微波环境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实现局部超高能环境,瞬间还原并剥离氧化石墨烯或其复合物,同时实现良好的准单层剥离效果。该方法制备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无污染高效率,具有规模化工业生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544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336241.1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35/08 , C25B1/04 , C25B11/091 , H01M4/9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石墨化碳/石墨烯复合物电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过量金属诱导的复合策略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石墨烯复合物,然后利用石墨烯的微波吸附致热效应瞬间产生的高温将MOF转化成金属和含碳的气体,实现核壳结构金属@石墨化碳类似于化学气相沉积的秒级合成,进而得到金属@石墨化碳/石墨烯复合物。通过改变MOF的组分或者在微波过程中引入N、P、S、B等元素前驱体,获得一系列核壳结构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异质原子掺杂石墨化碳壳/石墨烯复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料资源丰富;制备的电催化剂材料催化活性高,循环寿命长,可成为水分解设备、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的下一代催化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45771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11469.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01J29/03 , B01J29/14 , B01J29/46 , B01J29/76 , B01J37/03 , B01J37/06 , B01J37/08 , B01J35/10 , C07C1/20 , C07C11/04 , C10G5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性功能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磁性功能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是利用梯度晶化限域生长技术,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裹一层具有有序微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壳层。包括采用溶胶‑凝胶化学合成法,在无机磁性纳米颗粒外面先后包裹无定型二氧化硅和酚醛树脂壳层,再经过碳化‑刻蚀,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碳包裹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再将中空结构的磁性纳米颗粒置于分子筛母液中经过三次水热晶化后焙烧,得到磁性纳米颗粒外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催化剂。该磁性功能沸石材料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对于在磁稳定床反应器中的沸石催化的反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5443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36241.1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石墨化碳/石墨烯复合物电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采用过量金属诱导的复合策略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石墨烯复合物,然后利用石墨烯的微波吸附致热效应瞬间产生的高温将MOF转化成金属和含碳的气体,实现核壳结构金属@石墨化碳类似于化学气相沉积的秒级合成,进而得到金属@石墨化碳/石墨烯复合物。通过改变MOF的组分或者在微波过程中引入N、P、S、B等元素前驱体,获得一系列核壳结构金属和金属化合物@异质原子掺杂石墨化碳壳/石墨烯复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原料资源丰富;制备的电催化剂材料催化活性高,循环寿命长,可成为水分解设备、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的下一代催化剂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865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0461.X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Xene量子点及其高产率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刻蚀剂和插层剂对MAX相物质进行处理制备MXene纳米片;S2:利用氧化剂和酸性刻蚀剂对MXene纳米片处理制备多孔/介孔MXene纳米片;S3:在保护气氛下对多孔/介孔MXene纳米片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制备得到MXene量子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方法可解决目前制备MXene量子点所存在的产率低以及难以分离的问题,所制备的MXene可应用在生物医学、电催化、超级电容器及电池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45771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711469.6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B01J29/03 , B01J29/14 , B01J29/46 , B01J29/76 , B01J37/03 , B01J37/06 , B01J37/08 , B01J35/10 , C07C1/20 , C07C11/04 , C10G5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磁性功能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磁性功能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是利用梯度晶化限域生长技术,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包裹一层具有有序微孔结构的沸石分子筛壳层。包括采用溶胶‑凝胶化学合成法,在无机磁性纳米颗粒外面先后包裹无定型二氧化硅和酚醛树脂壳层,再经过碳化‑刻蚀,得到具有中空结构的碳包裹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再将中空结构的磁性纳米颗粒置于分子筛母液中经过三次水热晶化后焙烧,得到磁性纳米颗粒外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催化剂。该磁性功能沸石材料具有较强的磁响应性,对于在磁稳定床反应器中的沸石催化的反应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14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0199024.2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小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步骤为:先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均匀生长大尺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然后将聚合物通过原位聚合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包裹,在空气中煅烧,通过热辅助的粉化作用得到超小尺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晶。本发明优点: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能耗低,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晶尺寸均一(~5 nm)。该材料可以直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基于整个电极的比容量大(1301 mAh g‑1),循环寿命长(1000圈后容量保持率有98.6%),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144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199024.2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小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步骤为:先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均匀生长大尺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然后将聚合物通过原位聚合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包裹,在空气中煅烧,通过热辅助的粉化作用得到超小尺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晶。本发明优点: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能耗低,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晶尺寸均一(~5 nm)。该材料可以直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基于整个电极的比容量大(1301 mAh g-1),循环寿命长(1000圈后容量保持率有98.6%),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