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花卉混播组合景观的营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3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4665.4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露地花卉混播组合景观的营建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实验室模拟播种,将种子划分为大、中、小粒种子;其中是以种子三维长度中的长轴作为种子大小,大粒种子>5.0mm、中粒种子2.0-5.0mm、小粒种子<2.0mm;然后再在露地播种,大粒种子在露地播种中,每种花卉种子实际播种量为所需植株数的2-3倍,中、小粒种子则为8-12倍。这样可以通过种子的萌发数量,保证景观中所需幼苗的数量,从而确保建立效果好的景观。

    建立复层群落结构延长花卉混播观赏期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35089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32556.5

    申请日:2014-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建立复层群落结构延长花卉混播观赏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株高生长速率类型为:群落生长早期和晚期至少1个时期生长慢速的下层植物若干种;(2)选择株高生长速率类型为:群落生长中期株高生长快速的中层植物若干种;(3)选择株高生长速率类型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中至少2个时期株高生长快速的上层植物若干种;(4)将下层植物、中层植物、上层植物的种子混合播种。本发明的方法建立的花卉混播群落每年绿色期达到8个月以上,大量开花的最佳观赏期达5-6个月之久。此种方法建立的花卉混播景观可以长期保持,在5-10年之内可以维持良好景观。

    露地花卉混播组合景观的营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98838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294665.4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露地花卉混播组合景观的营建方法。该方法先通过实验室模拟播种,将种子划分为大、中、小粒种子;其中是以种子三维长度中的长轴作为种子大小,大粒种子>5.0mm、中粒种子2.0-5.0mm、小粒种子<2.0mm;然后再在露地播种,大粒种子在露地播种中,每种花卉种子实际播种量为所需植株数的2-3倍,中、小粒种子则为8-12倍。这样可以通过种子的萌发数量,保证景观中所需幼苗的数量,从而确保建立效果好的景观。

    园林工程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1948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51171.1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工程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园林工程的材料碳排放因子库、机械碳排放因子库、苗木运输碳排放因子库以及园林植物生物量模型库;根据所述园林工程的材料碳排放因子库、机械碳排放因子库、苗木运输碳排放因子库以及园林植物生物量模型库,确定规划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施工建设阶段的碳排放量、运维养护阶段的碳排放量及绿化初始碳储量;计算所述规划设计阶段、所述施工建设阶段、所述运维养护阶段的碳排放量的和,并减去所述绿化初始碳储量,得到园林工程碳排放量。本发明能够实现园林绿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精确计算。

    一种用于绿化土的热脱附修复后土壤改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87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26290.3

    申请日:2021-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绿化土的热脱附修复后土壤的改良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一种土壤改良剂,该土壤改良剂主要由园林绿化废弃物、发酵禽畜粪便和微生物菌肥组成;2)将该土壤改良剂、种植土和热脱附修复后土壤按1:0.9‑1.1:1.8‑2.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获得热脱附修复改良土,所述的种植土指表层10‑30cm的土壤;3)将该热脱附修复改良土回填绿化种植区,压实、洒水,进行植物种植和养护。经过处理,土壤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恢复良好。上述改良方法,弥补了热脱附修复后土壤生态功能受损或丧失的不足,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安全有效、无次生环境风险,拓宽绿化回填土来源,解决修复后土壤资源化利用问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849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50974.6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初期雨水净化领域,提供一种一体化初期雨水净化装置,设置在硬质路面与下凹绿地的邻接处,包括:本体,由六个面形成一个方形腔体,包括面向下凹绿地的第一侧面、面向硬质路面的第二侧面、位于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以及底面和顶面;进水口,设置在第二侧面或顶面,用于将路面的初期雨水引入所述本体内;出水口,设置在第一侧面,该出水口的底部低于进水口的底部,并且出水口的底部距离所述底面具有预定距离,在所述腔体下部形成沉淀区;消能板,从所述出水口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缓坡面。本发明能够实现初期雨水的利用并且保护路基。

    建筑物屋顶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914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13259.0

    申请日:2011-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8 Y02A30/254 Y02B80/3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建筑物屋顶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屋面绿化装置、排水道、排水管、储水装置、墙体绿化装置、灌溉装置。排水管上端与所述排水道连接,排水管中或排水管的端部设有过滤装置;储水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包括多个纵向排列的集水盒,各集水盒设置在建筑物侧面的墙壁上;上方的集水盒中的水到达设定高度后溢出,溢出的水流入其下方相邻的集水盒;墙体绿化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水装置外侧,通过引水机构与储水装置连接。本发明利用天然雨水给植物供水浇灌;也可将雨水存储起来,在非下雨时间对植物进行浇灌。同时,储水装置和植物在墙体外形成非常良好的隔热层,从而使得建筑物室内冬暖夏凉,达到节能的目的。

    一种基于生态砌块的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23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25100.8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态砌块的底泥资源化利用方法,制备步骤如下:步骤1:将底泥固化作为第一层,具体操作为:植物秸秆粉碎后平铺在底部,然后在植物秸秆上平铺不同含水率的底泥,最后将平铺好的底泥与下层植物秸秆充分搅拌均匀,即得固化后底泥;步骤2:夯实普通黏土作为第二层;步骤3:铺一层碎石作为第三层;步骤4:铺一层种植土作为第四层。本发明将处理后的河道底泥放入生态砌块中从而实现底泥原位资源化利用,底泥无需外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避免底泥的二次污染,降低了底泥处理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