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26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099089.1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F18/22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N5/0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及一种宽频振荡模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首先收集新能源电网振荡数据,分段并降维处理,通过计算每段平均值或特征值简化数据。随后,运用k‑Shape聚类算法分类数据,构建分类数据集。随机抽取各类样本训练随机森林模型,形成模式识别模型。新数据经降维后,输入模型即得振荡模式。此法通过数据降维、聚类建库及随机森林快速匹配,实现了宽频振荡数据的精准识别,整合历史、实时与仿真数据,提升识别效率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42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681364.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一种光伏场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周期性地获取储能电池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将所述储能电池聚类,获得多个电池组;在每一个周期开始,对每一个所述电池组中的任意一个电池进行充电,获取被充电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将被充电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确定为相应电池组电池的容量及充电速度;预测预设时间内的光伏发电功率及外输功率;根据预测的发电功率、外输功率及每个电池的容量、充电速度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内的充电电池顺序及充电电量。上述方案可以准确进行储能电池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3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596031.4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可 , 车克杉 , 王轩 , 王昕 , 闫涵 , 杨嘉 , 杨放南 , 李剑武 , 刘冬平 , 郭财 , 张启晟 , 韩峰俊 , 邰向花 , 王少飞 , 杨军 , 王学斌 , 刘禹彤 , 赵金朝 , 罗敏 , 杨文丽 , 徐国祥 , 祝学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网中谐波源定位方法,包括:获取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目标电网包中的多个监测点对应的监测数据;利用监测数据,在多个监测点中确定出超标监测点和可疑监测点;利用监测数据,确定超标监测点的电压幅值概率,并利用监测数据,确定可疑监测点的电流幅值概率;利用电压幅值概率和电流幅值概率,确定超标监测点与可疑监测点的互信息值;根据互信息值,确定目标电网中的谐波源。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网中谐波源定位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对目标电网中的谐波源的定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谐波定位的有效手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22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732170.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变电站无功补偿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典型日电网运行数据和调度下发的电压运行曲线;将所述电网运行数据和所述电压运行曲线对比,筛选出电压越限点;根据所述电压越限点确定电压异常分区,并根据所述电压异常分区无功功率流动情况,确定不合理站点;根据所述不合理站点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的关系,确定所述不合理站点的无功功率需求;根据所述无功功率需求确定无功补偿方案。本申请基于典型日数据筛选不合理站点,并通过对不合理站点无功需求确定无功补偿方案,提高了对无功补偿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798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8096.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2 , H02J13/0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力系统多信息源运行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力系统数据融合领域,该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总负荷与多电源输出功率时间序列的获取、采样时间点匹配、时间共同域确定、构建输出功率时点匹配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匹配负荷与电源功率,融合多电源输出。通过基准时间序列匹配模型统一时间尺度,有效融合实时数据,消除时间偏差,为可再生能源分析、负荷特性研究及优化调度提供可靠数据基础,提升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3129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869007.6
申请日:2023-07-1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8/24 , H02J3/00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变化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状态估计方法,采用小波变化提取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特征值,生成典型电能质量扰动随机数据样本,划分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比例;其次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分别进行小波变换,并根据电能质量特性模型提取电能质量扰动的多个特征值;最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完成数据自动分类和电能质量在线状态估计,本发明的优点是,相对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其电能质量特征提取更精确,分类准确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74794.3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有源调压的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鲁棒稳定分布式控制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1)控制方法理论分析;2)VSC控制系统单控制器设计;3)VSC控制系统多控制器设计,本发明优点是:本发明基于并网电网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有源调压控制方法,以提高大型新能源并网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光伏电站和风电场无功补偿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3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91604.1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光伏逆变器虚拟阻抗的电网谐波并联放大抑制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谐波放大抑制,首先,降低每个单逆变器系统的谐振电流,然后,基于与滤波电容并联的物理阻尼电阻器的单逆变器系统来初始估计期望的虚拟电阻;步骤二、虚拟阻抗控制,对输出电流与功率的谐振进行抑制,在LCL电路的电容两端并联一个电阻,对输出电流产生阻尼作用,通过控制的手段将电阻上出现的等效电流叠加到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中,本发明优点是:建立了单逆变器并网阻抗模型,根据多逆变器并网阻抗模型,对多逆变器阻抗模型波特图进行分析,提出新型逆变器虚拟阻抗控制方法,相较于加装设备参数降低了成本,降低了系统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17703.5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可 , 车克杉 , 王轩 , 王昕 , 闫涵 , 杨嘉 , 杨放南 , 李剑武 , 刘冬平 , 郭财 , 张启晟 , 韩峰俊 , 邰向花 , 王少飞 , 杨军 , 王学斌 , 刘禹彤 , 赵金朝 , 罗敏 , 杨文丽 , 徐国祥 , 祝学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稳态谐波建模方法,其包括采用线性化方法对静止同步补偿器交流电压外环进行谐波建模,得到交流电压外环的谐波模型;建立直流电压外环的谐波模型;基于交流电压外环的谐波模型和直流电压外环的谐波模型,建立电流内环的谐波模型;基于电流内环的谐波模型,得到静止同步补偿器的输出电压参考值方程,并基于输出电压参考值方程计算得到调制比;基于调制比,根据交直流侧谐波传递关系构建静止同步补偿器输出电压方程,并对其进行标幺化处理;基于静止同步补偿器输出与并网点电压电流的关系,建立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完整谐波模型。本发明能够定量评估电网背景谐波与静止同步补偿器的相互作用,并具有足够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5099.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 H04L67/12 , G06F18/2433 , G06F18/2431 , G06F18/213 , G06F18/211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攻击痕迹识别分析方法,涉及电力电网相关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电力电网的电网日志提取第一时间下的第一电网记录;激活记录解码器依次对第一电网运行信息和第一用户行为信息进行解码分析;确定第一时间的第一标记;当第一标记为异常标记时,匹配第一类别预测器;对电力电网的第一攻击痕迹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启动第一攻击处理预案进行针对性应急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攻击,难以实时、准确地识别和预测攻击痕迹,进而导致应急处理无法精准、迅速响应,使得电力电网异常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低下、安全风险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电网异常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及降低安全风险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