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3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59951.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房线矛盾处理装置,涉及便携架线装置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A,连接杆A内套接有伸缩杆的一头,伸缩杆的另一头套接在连接杆B的一端内,连接杆B的另一端内套接有支撑绝缘子的一个连接头,支撑绝缘子的另一个连接头套接在设置在架线头上连接杆C内,连接杆C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与卡板之间通过螺栓卡合有卡嘴板A,卡板靠近卡嘴板A一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板,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耳部,螺杆穿入设置在耳部的螺栓孔内,螺杆在靠近卡嘴板A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卡嘴板B。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便携组合式导线固定装置既可以方便带上屋顶,又可以在安装时快速组装。
-
公开(公告)号:CN119853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34881.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陆上新能源与低频送出系统的启动方法和系统,包括:闭合工频断路器,对换流阀的工频侧进行不控充电,检测工频侧的工频电压是否达到电压阈值;当工频电压达到电压阈值,启动工频侧控制系统,对工频侧进行可控充电,检测工频侧进行可控充电时的电容电压值;当电容电压值达到最小值,闭合旁路断路器,再检测工频侧的电容电压值;当再检测的电容电压值达到额定值,启动低频侧控制系统,对低频侧进行可控充电,检测低频侧的交流电压值,当交流电压值达到设定值,闭合低频断路器和低频新能源开关站,启动低频新能源发电场;本申请通过采用陆上新能源与低频送出系统将能源以低频形式输出,能够应对新能源波动性,增强远距离并网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49736.4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的均压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换流器当前仿真步长需要投入的子模块总数量以及上一仿真步长的投入子模块数量,判断待动作的子模块数量和投入子模块的增减状态;基于待动作的子模块数量、投入子模块的增减状态以及所述换流器中桥臂的充放电状态,按照未投切前的投入子模块和旁路子模块各自的电容电压顺序,对子模块进行初步投切;若初步投切后存在投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超出电压波动阈值,则按照电容电压进行轮换投切;基于轮换投切后所述换流器中子模块的状态更新所述子模块的开关状态;本申请相对于固定轮换对数的方法,克服了非必要轮换的问题,实现了动态投切。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3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110719913.9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包括:位于工频侧的多相交流电压输入端、多组电平变换控制单元和位于低频侧的多相交流电压输出端,在每个桥臂支路上设置有多个电平变换子模块,在每个电平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并联连接第一过电压保护器件,每个桥臂支路的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过电压保护器件连接,每个电平变换子模块的输出端还并联连接调压可控器件。本发明可以实现在第一过电压保护器件、第二过电压保护器件执行过电压保护不当的情况下,基于调压可控器件可最终确保当整个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发生过电压故障时使其仍旧处于安全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49922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337955.0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交变频器及电力系统,交交变频器包括:由多个链级泄能装置及多个桥臂构成的多个变频装置,每个桥臂的输入端与第一交流系统的一相交流母线对应连接,每个桥臂的输出端与第二交流系统的同一相交流母线连接,第一交流系统及第二交流系统的每相交流母线均连接系统级泄能装置,桥臂由多个级联连接的变频模块构成,变频模块由并联连接的模块级泄能装置及变频电路构成,系统级泄能装置用于泄放所述第一交流系统、第二交流系统的交流侧多余电能,模块级泄能装置用于泄放所述变频电路多余电能,从而实现系统级、模块级的泄能,进一步提高交交变频器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41770.0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提供了一种谐波环境三芯电缆接地电流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叠加工频输入信号和谐波输入信号的电流输入到接地回路,获取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电流;所述接地回路将所述三芯电缆的两端接地形成;基于所述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电流,计算所述三芯电缆的金属护层的三相自阻抗、所述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感应电压;基于所述三芯电缆的金属护层的三相自阻抗、所述三芯电缆的线芯导体的感应电压,确定三芯电缆的接地电流。该方法兼顾工频输入信号与谐波输入信号,将两者共同作用于电力电缆的接地电流计算当中,实现谐波环境下的三芯电缆接地电流计算,能够提高接地电流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395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811113177.7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邓占锋 , 徐云飞 , 赵国亮 , 李卫国 , 刘海军 , 周哲 , 黄杰 , 乔光尧 , 康伟 , 石秋雨 , 曾洪涛 , 苏铁山 , 陈明庆 , 李芳义 , 靳艳娇 , 马美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取能用电流互感器及使用其取能的静止同步串联补偿装置,该取能用电流互感器包括:铁芯、主绕组电路、取能绕组电路、辅助绕组电路和微处理器,主绕组电路、取能绕组电路和辅助绕组电路分别绕在铁芯上,主绕组电路串联于静止同步串联补偿装置的主回路,根据静止同步串联补偿装置主回路中的电流产生感应电流,微处理器根据感应电流控制取能绕组电路为静止同步串联补偿装置的功率单元供电,并根据感应电流控制辅助绕组电路为负载供电。通过实施本发明,取能绕组电路和辅助绕组电路同时励磁,保证取能绕组输出电压稳定,且合理分配两绕组磁通,提高了绕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6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07302.7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系统、新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新能源系统,包括:电网;新能源场站,通过输电线路接入所述电网;静止式电压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新能源场站中,用于控制所生成的内部电势为所述新能源场接入所述电网的并网点注入电流,以提供支撑电流。通过静止式电压支撑装置改善并网点处的等效阻抗特性,最大限度阻止宽频振荡的出现。同时静止式电压支撑装置能够调整装置内电势,从而调整注入并网交流母线的无功功率,达到稳定交流母线电压幅值的目的,使得其它电网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57976.1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潮流控制器有源无源环节协同控制方法及装置,混合潮流控制器包括有源的电力电子换流阀以及无源的移相变压器,方法包括:接收调节指令;根据调节指令控制移相变压器对线路潮流进行粗调节,控制电力电子换流阀对线路潮流进行细调节。本发明基于混合潮流控制器采用调节指令控制电力电子换流阀以及移相变压器对线路潮流进行调节,由于移相变压器是分档调节的,难以将线路潮流进行连续、准确的调节,而结合电力电子换流阀能够有效弥补该缺陷,从而实现线路潮流的大范围、柔性化连续控制的目的,达到提高潮流调控准确度的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对线路潮流进行连续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94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2326.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获取电力系统数据集、分别获取柔性调控设备数据集和柔性调压设备数据集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潮流影响分析、电力系统的静态电压影响分析,进而实现了电力系统的稳态分析,进一步,可以应用于有柔性设备布局需求的场景,有利于电力系统的柔性升级转型,为电力系统的形态功能变化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