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40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8673.7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配电领域,特涉及一种不稳定微电网的控制装置。本发明的包括多个发电单元、控制单元和直流母线,控制单元控制多个发电单元向直流母线端供电,发电单元包括发电装置、缓冲电路、蓄电池、换能器,发电装置、缓冲电路、蓄电池、换能器依次顺序连接,控制单元分别与缓冲电路、蓄电池、换能器连接。本发明便于设备的维修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38393.3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唐红燕 , 张健 , 许宏洋 , 周冀 , 李文明 , 周敏 , 段成斌 , 高源 , 邢震 , 马龙 , 马世旭 , 段一平 , 犹洲 , 乔海春 , 刘军 , 白守平 , 冶学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多目标优化技术领域,包括,采集运行数据,对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基于预处理的运行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电压偏差和功率平衡偏差;根据电压偏差、功率平衡偏差和运行数据,判断配电台区柔性互联系统运行状态;若判断结果为运行状态正常,则利用多目标优化算法生成优化运行指令,并将优化运行指令传送至配电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执行中心;配电台区柔性互联系统的执行中心根据优化运行指令完成动态控制和故障自愈恢复;本发明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对配电台区的电压偏差、功率平衡偏差和线路损耗进行综合优化,显著提升了配电台区柔性互联系统运行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92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14244.1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5/01 , G06N3/006 , G06N20/00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规划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出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的规划思路,包括交直流混联电网规划分层优化方法以及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网架结构优化策略;S2、基于所述交直流混联电网规划分层优化方法构建三层交直流混联电网模型;S3、基于所述交直流混联配电网网架结构优化策略对交直流基本组网模式和系统源荷不确定性进行建模;S4、提出交直流混联电网的规划流程,按流程结合系统优化配置方案制定规划方案;S5、提出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分析比选规划方案。本发明为指导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规划优化提供了方法,解决了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对于交直流混联配电网不适用的问题,以达到指导交直流混联配电网规划优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7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9072.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与配电网平滑切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分层分群策略下的配电网与微电网协同运行方法,包括微电网与公共连接点PCC之间并联设置一组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的输出电压与微电网处于孤岛运行状态或并网状态的电压相一致,储能设备与微电网的连接端设置有变压器,用于将储能设备的放电电压与微电网处于孤岛运行状态的输出电压相一致。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微电网与公共连接点PCC之间并联设置一组超级电容器,在微电网与配电网切断或并网时,由超级电容器提供对应的电压值保证微电网以稳定的电压值进行断开和并网,有效消除并离网切换时的暂态振荡,实现平滑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7291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518684.5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电网控制领域,特涉及一种开放型能量控制装置。本发明的内部电网连接多路发电系统、用电设备、切换开关,每一路发电系统包括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缓冲电路和发电装置,内部电网通过切换开关切换内网供电或外网供电;工业网连接内部电网设备,用于设备信号的采集和控制指令的分发,工业网采集信息并将将控制指令分发给切换开关、发电系统,控制设备的运行。本发明可以实现微电网网络与互联网的信息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2578.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微电网与灵活性资源协同优化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包括设定两组储能装置对新能源发电设备的电能进行存储,两组储能装置相互并联设置,两组储能装置通过电力电子接口与微电网相连,选择双向储能变流器做为微电网与配电网并网运行的接口设备。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两组储能装置,用于交替储能以及连续平稳供电,避免新能源发电设备的电能造成浪费,两组储能装置切换时采用延时断开设计,使得储能装置的电能持续给到微电网,提升微电网供电的质量,使得微电网与配电网并网后提供稳定的电能输送,同时设置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微电网的电力数据,及时断开微电网、启用配电网进行输送电力,保证用户用电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4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826558.0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农村区域韧性配电网的发展指标体系,包括二层阶梯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本发明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阶梯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应变力、协同力、防御力、感知力、恢复力、学习力六个宏观指标以及二十个微观指标,从应变力、协同力、防御力、感知力、恢复力、学习力六个韧性配电网的关键特征开展评价,形成具备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适应高原农村区域韧性配电网的发展指标体系。本发明有助于建立更为精细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韧性电网评估的准确性,填补了当前韧性配电网评价体系中关于高原农村配电网的空白,解决了现有的评价体系无法适应以高原农村为背景的韧性配电网的评价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99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83502.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6/2458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业务评价体系构建方法,通过监控业务评价系统采集的数据构建评价体系;该方法为:对指定单位业务中的对象进行多次价活动,计算每次每项评价指标得分;根据每项评价指标得分对比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多次评价结果中指标的得分波动和得分排名变化调整业务中多个指标对应的配置的数据变化区间;循环评价中,完善多个指标之间权重值的分配均衡后,对变化趋势稳定的指标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调整业务中的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对不同业务监控管理。通过本发明能够反应具体业务的开展情况,分析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在电力系统机构中建立具有多维度、全流程、全节点的评价体系监控业务,提升电网监控业务管理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0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1387768.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Inventor: 杨铭 , 潘全芳 , 李永胜 , 朵向阳 , 贺桂琴 , 秦雁 , 赵首明 , 段成斌 , 马军 , 赵红雨 , 张永科 , 郑洪飞 , 代当周 , 程浩 , 戴慧 , 马美君 , 马永珍 , 申文娟
IPC: G06F40/295 , G06F18/214 , G06F40/289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40/284 , G06F16/3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监控告警信息智能识别和自动映射方法和装置,将需要进行识别和映射的监控告警信号根据电力词库识别电力实体,输入预先构建的监控告警信息智能识别模型,实现告警信号的自动识别映射至预先构建的监控信息标准化典表,完成电网监控告警信息智能识别和自动映射。本发明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监控信息智能分词识别和标准化自动映射,提升监控信息映射效率和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99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783502.6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6/2458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业务评价体系构建方法,通过监控业务评价系统采集的数据构建评价体系;该方法为:对指定单位业务中的对象进行多次价活动,计算每次每项评价指标得分;根据每项评价指标得分对比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多次评价结果中指标的得分波动和得分排名变化调整业务中多个指标对应的配置的数据变化区间;循环评价中,完善多个指标之间权重值的分配均衡后,对变化趋势稳定的指标解析;根据解析结果调整业务中的资源配置,最终实现对不同业务监控管理。通过本发明能够反应具体业务的开展情况,分析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资源配置,在电力系统机构中建立具有多维度、全流程、全节点的评价体系监控业务,提升电网监控业务管理水平。
-
-
-
-
-
-
-
-
-